晉升為大區經理後,團隊管理方面該做些什麼?

以下是對喜馬拉雅團隊管理課學員問題的解答。

1、倪老師,從城市經理晉升為大區經理之後在團隊搭建上以及日常人員管理需要做哪些事情?

這個問題,我想從兩個方面來回答。

一方面,從業務層面,你管理的業務領域增加了。從管理單一市場,轉變為管理多個市場。

過去可能你在管理單個城市經理的時候,你需要身先士卒,帶領團隊在一線開拓業務,主要的精力是在業務層面。

晉升為大區經理後,團隊管理方面該做些什麼?

但當你要管理多個城市的業務的時候,你的工作的中心就會發生變化,你會把業務方面佔80%的時間,降低到50%。因為你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制定整體策略,驅動各個城市的經理,指揮和協助他們完成各個城市的業務目標。這是第一方面的轉變。

那關於在團隊搭建和日常人員管理方面,我建議你做好以下幾件事情:

第一,建立清晰的發展目標和策略。

讓你所管轄的團隊成員,不論是城市經理,還是下一級的員工都對我們整個團隊當期的任務目前保持清晰一致,將你們的目標層層分解到位。

第二,根據你的業務發展目標,組建今天和明天的隊伍。

所謂明天的隊伍,就是你要有一支不斷成長,不斷尋求10倍增長可能的團隊,這包括在意識上和能力。建立一套可以讓成員學習成長的機制。

第三,在團隊內部建立清晰的職業成長階梯,讓團隊成員看到成長的路徑。

第四,在團隊的管理中,關注協同和協作。

各個城市區域,既有相互競爭,也要相互協作,協作大於競爭。

第五,建立共識的優秀的團隊氛圍,這對於業務團隊尤為重要。

這樣的文化包括敢於拼搏、挑戰不可能、團結、關愛。你作為領導者,要身體力行,起好表率作用。

最六,建立一套靈活,多層次,兼顧長期和短期利益的激勵機制。

用激勵來推動團隊成員的努力奮進。

晉升為大區經理後,團隊管理方面該做些什麼?

2、管理中和下屬走太近影響執行力,但不走太近有時候又不利於歸屬感建立,應該用怎麼樣的標準來衡量這個度呢?

這是一個好問題,也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團隊管理者到底應該和團隊成員保持什麼樣的一種關係。

這裡面有個原則給到大家,叫做Rule by Rules。

這涉及到管理中的理性管理和感性管理的問題,在於團隊成員的相處過程中,我們不能做到完全以理性相處,這樣會讓人覺得沒有人情。但是完全的感性相處,也會讓我們在工作任務的執行推動中,產生問題。

那合適的度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呢?特別是在今天,我們更強調團隊關懷的時代。這裡面有個原則英文叫做Rule by Rules。

我們往往產生和員工走的太近會影響執行力,是因為員工把你給他的工作指令當做個人關係上的指令,那沒有達到預期結果,你也只能依靠對於朋友的方式來接納這個結果。

Rule by Rules的原則告訴我們:在工作中,當你給員工分配任務,以及執行不到位應該受到的評判,這個Rule原則不是你們個人關係的原則。而是

在團隊內部,一個大家公式的團隊的運行的法則。

晉升為大區經理後,團隊管理方面該做些什麼?

舉個例子,比如下屬小張是你的閨蜜,你們平時關係非常要好,一起吃飯逛街。這一次小張負責的任務因為她個人的疏忽,沒有執行到位,對整個團隊的業績產生影響。那如果你要批評小張的時候,你一定會有很多的顧慮,擔心你們的融洽關係會被破壞。小張也會因為你的批評產生情緒,不能接受。因為這裡面有情感因素。

但是遵循Rule by Rules的原則,員工的行為的好壞,不是我作為領導個人的評價。你的行為因為違反了我們這個團隊共同確定的規則,你的過失是對整個集體的不負責任,而不僅僅是我領導的尺度,覺得你錯了。那這個時候他被制度約束、制裁,他內心的目標是整個集體,是集體的規則,而不是,我的閨蜜領導針對我個體。那這樣的批評他就好接受,並不易產生情緒問題。這就是rule by rules的原則,用規則和原則來管理,而不是個人的情感。

當然,這要求作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你需要在事前,把規則制定好,那任何成員在日後違反了這個規則,都是違反了整體的利益,不是我個人的情感偏好覺得。

另外,還有就是,在執行的過程中,要通過1-2次事件,來樹立你的權威,讓團隊成員意識到,在錯誤面前,你的態度是嚴厲的不容商量的。

有了這樣的基礎,你在工作和生活的更多時間,儘可能與員工保持愉快、融洽的關係。這樣員工就會對你有了一個基本的判斷。我們領導是,在工作問題面前非常嚴格,容不得差錯的。但在平時,又是一個平易近人的領導。形成這樣的印象後,你的工作就好開展了。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