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改革草案出爐,起徵點提高,稅率結構調整,這些人群最將受益

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將在19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第七次大修,也將迎來一次根本性變革。

對於廣大普通人來說,本次個稅改革都有哪些改變,又有那些人群將最受益呢?

個稅改革草案出爐,起徵點提高,稅率結構調整,這些人群最將受益

四項勞動性所得綜合徵稅

現行個人所得稅法採用分類徵稅方式,將應稅所得分為11類,分別實行不同徵稅辦法。

改革後的草案將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等4項勞動性所得納入綜合徵稅範圍,適用統一的超額累進稅率。

同時,對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仍採用分類徵稅方式,按照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個稅起徵點提高

按照現行個人所得稅法,工資、薪金所得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準為3500元/月,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

改革後,草案將上述各項所得費用綜合累計計稅,綜合所得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5000元/月(6萬元/年)。

按此標準並結合稅率結構調整測算,取得工資、薪金等綜合所得的納稅人,總體上稅負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稅負下降明顯,有利於增加居民收入、增強消費能力。

個稅改革草案出爐,起徵點提高,稅率結構調整,這些人群最將受益

調整稅率結構

一、綜合所得稅率

這也是對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影響較大的地方。具體表現為:

1、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3%稅率的級距擴大一倍,現行稅率為10%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3%;

2、大幅擴大10%稅率的級距,現行稅率為20%的所得,以及現行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10%;

3、現行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20%;

4、相應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這三檔較高稅率的級距保持不變。

二、經營所得稅率

以現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稅率為基礎,保持5%至35%的5級稅率不變,適當調整各檔稅率的級距,其中最高檔稅率級距下限從10萬元提高至50萬元。

個稅改革草案出爐,起徵點提高,稅率結構調整,這些人群最將受益

設立專項附加扣除

根據現行稅法,個人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屬於專項扣除項目,本次草案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哪些人群將受益

對於本次稅改,中低收入人群應納稅額將大幅降低,此外,由於本次草案增加了專項扣除費用,包括了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對於租房買房黨是大大利好。此外,對於育有子女的父母,子女教育支出的扣除降低了撫養子女的成本。同時,大病醫療支出扣除也緩解了很多家庭的醫療支出負擔。

總體來看,本次個稅改革實現了稅收減負的目標。財政部部長劉昆稱,總體上稅負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稅負下降明顯,有利於增加居民收入、增強消費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