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鬧了個破天荒大笑話,散戶陸續散場,局面堪比15年股災

中國股市到底經歷什麼?

1990年~1996年:散戶江湖時代

一說起上世紀90年代初的股市,很多人可能會想起1994年那部電影《股瘋》——上海街頭,洶湧的人流提著板凳去排隊等待第二天證券營業部開門,開門的一剎那,因為擁擠,很多張臉被擠貼到玻璃上而變形……

在上世紀90年代上半期,股市的投資主體主要為中小股民。有調查顯示,25歲到55歲的適業人群構成了個人投資者的主體;總體受教育程度較低。

“楊百萬”是這批投資者中成功的典型代表,他憑藉著對政策的敏感、善於利用不對稱的市場信息,能吃苦耐勞,從而在當年國庫券倒賣風潮中發家。1990年,“楊百萬”在別人還對國庫券大感興趣的情況下轉戰股市。1990年12月19日,他購買的500股電真空股票,成為交易所的第一筆交易。

1996年~2002年:機構坐莊投機時代

在“327國債期貨事件”後,國債期貨市場被關閉,大量資金流向股市,直接導致了1996年大牛市的出現。

可以說,1996年到2002年是中國證券市場上最為沸騰的歲月,與美國上世紀60年代的股市相比並不遜色,內幕交易、莊股文化盛行。這段時期內,“垃圾股”得到了極大的追捧,ST股票甚囂塵上。這段時期也是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以及諸多形形色色的資本系最為活躍的年代。

2002年~2007年:內外資機構群雄爭霸時代

這一階段,可謂是中國證券市場上群雄爭霸的年代,QFII、險資、社保基金、陽光私募、“漲停板敢死隊”紛紛崛起。

我國在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加入WTO後,證券業開始進入對外開放全新階段。2002年7月,中國證券市場引入了QFII(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作為先進投資理念的導入者,QFII在A股多次扮演跑在市場曲線前面的角色。讓市場稱奇的是QFII屢屢精準的抄底技術。

2003年1月,新修訂的《保險法》開始實施,國內保險資金運用開始進入快車道,保險公司購買證券投資基金佔保險公司總資產比重由10%上升到15%。2004年10月24日,中國保監會和中國證監會聯合批准保險資金可以直接進入股市。

2007年至今:產業資本、金融資本雙格局時代

2008年的股市大跌,早已遠去,但究竟緣何大跌,其實業內並沒有共識。很多人認為是受海外金融危機傳導的結果,亦有人把二級市場上大小非的解禁拋售行為作為“罪魁禍首”等等。

近乎整年的市場大跌,各方面的因素必然有之。但我更傾向於從市場的參與者角度來分析——以大小非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雙向博弈是主要原因。

2007年10月到2008年4月這6個月中,以大小非股東減持為代表的產業資本,不計成本拋售解禁股,話語權驟然增加,成為參與中國證券市場價值重估的新生力量。而金融資本則被迫通過殺跌來壓低整體估值,使得產業資本在拋售過程中收益大幅降低。最終,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雙向博弈加速了市場的尋底過程。

經過2008年的大跌,以大小非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力量並非是減弱了,其實是增強了,而那場大跌的最終勝利者其實是產業資本。


散戶如何在股市中戰勝自己?

要想在股市中活得更久就要學會如何在股市中戰勝自己,這其中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要認清股票本身價值所對應的股價,其次要做的也是最難做到的就是要遵守操作紀律!

1、正確評估股票的價值

股票的價值從學術上來講主要分為四類:股票的票面價值、股票的賬面價值、股票的清算價值、股票的內在價值,我們最關注的就是股票的內在價值,也就是股票未來收益的現值,股票的內在價值決定股票的市場價格,股票的價格總是圍繞內在價值波動。

就股票本身的價格來講最直接的是受到二級市場供求關係的影響,卻又圍繞著本身價值波動,所以呈現出價格高低起伏的波動特徵,比如說家電這個週期性的行業有需求的旺季也有需求的淡季,股價就呈現出高低起伏的走勢,我們看下康佳A的走勢很容易就能明白這個道理,如圖3-10所示。

中國股市鬧了個破天荒大笑話,散戶陸續散場,局面堪比15年股災

圖 3-10 康佳A 2007年5月至2011年3月的走勢圖

將時間拉長自然就會體現出一個公司的價值所在,圖3-10是康佳A 5年的走勢,股價大多都在黑色方框的範圍內波動,價格總是圍繞價值在波動。

對於一些成長型的股票要認真地分析行業的發展,一個行業的科技含量至關重要,能否將科技轉化成生產力是一個行業能否體現本身價值的根本,對於週期性行業我們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對於成長型的行業我們要認清其發展前景,然後再去評估其價值所在。比如生物製藥這個行業,這是“十二五”規劃期間的重點項目之一,也是造福國民的發展規劃。我們看下疫苗大亨華蘭生物自2008~2011年的走勢,如圖3-11所示。

中國股市鬧了個破天荒大笑話,散戶陸續散場,局面堪比15年股災

圖 3-11 華蘭生物2008~2009年走勢圖

2008年公司的價值逐漸被一些機構投資者所認可,公司的股價開始迅速上攻,快速上攻以後逐漸向公司本身的價值靠攏,自2009年5月公司的價值被挖掘認可到2009年11月公司的股價逐漸向本身價值靠攏歷時6個月,若是能夠認清這家公司的價值所在,半年的時間將會有翻倍的超額收益,但是這些股票被炒作之後都會經歷一段長時間的熊市,它們的價值被提前炒作,後市面臨的是價值迴歸,往往會走出較弱的走勢,我們看下四川長虹的走勢,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如圖3-12所示。

中國股市鬧了個破天荒大笑話,散戶陸續散場,局面堪比15年股災

圖 3-12 四川長虹1996年6月至2005年11月走勢圖


在介入強勢股之前,我們首先要強調一個前提,即擬介入的強勢個股必須是公司基本面良好、在行業中有較高地位、成長性和業績明顯可期的個股。確定了這一點,才可以根據我們的研判進行介入。

一、在早市開盤後,發現分時走勢穩步向上、技術形態也處於向上趨勢而且成交量開始迅速放大的個股,我們應該做好隨時介入的準備。一旦確定是強勢股,就要毫不猶豫地介入。經驗告訴我們,許多漲停板的個股,都是從早市開盤後不久就發起衝鋒的,一口氣衝上3-5個點,然後稍作迴盪再發起第二次或者第三次衝鋒,直至漲停。

二、每天衝在漲幅榜前面的一些個股,如果前一交易日表現強勢,今天的表現也非常搶眼,那麼就可以作為強勢股的候選對象,作好介入準備。

三、前一天漲幅較大而次日卻低開不少,在低開後又持續走高,而且伴隨著股價的上升,是一批大手筆的成交單迅速成交,這種股票就是典型的強勢股,應該在迴盪的時候積極介入。

四、在分時走勢圖上,那種走勢平穩的個股,也就是不管是漲是跌,都是走平行直線的個股,一旦突然出現放量直線拉昇的走勢,應及時跟進。因為這種旱地拔蔥的推高,往往就是強勢股發飆的開始。

五、時刻關注成交量排行榜,對於突然放量尤其是首次進入成交量排行榜的個股要特別留意。成交放量而且是處於上升階段的股票,應該是機構建倉後可能會立即拉昇的個股,所以要及時跟進。但如果是放量下跌的股票,則要當心是機構在出貨,就不要盲目去碰。

六、介入到強勢股之後,如遇調整,只要沒出現重大的利空消息,逢下探超5個點時,應敢於加倉;如在短暫的調整後出現重新上攻,則可以加大倉位。必須強調,跟進強勢股確實需要膽量和勇氣。

中國股市鬧了個破天荒大笑話,散戶陸續散場,局面堪比15年股災


絕對乾貨!9張思維導圖讓你徹底搞懂股市!(珍藏版)

中國股市鬧了個破天荒大笑話,散戶陸續散場,局面堪比15年股災

中國股市鬧了個破天荒大笑話,散戶陸續散場,局面堪比15年股災

中國股市鬧了個破天荒大笑話,散戶陸續散場,局面堪比15年股災

中國股市鬧了個破天荒大笑話,散戶陸續散場,局面堪比15年股災

中國股市鬧了個破天荒大笑話,散戶陸續散場,局面堪比15年股災

中國股市鬧了個破天荒大笑話,散戶陸續散場,局面堪比15年股災

中國股市鬧了個破天荒大笑話,散戶陸續散場,局面堪比15年股災

中國股市鬧了個破天荒大笑話,散戶陸續散場,局面堪比15年股災

中國股市鬧了個破天荒大笑話,散戶陸續散場,局面堪比15年股災


在市場上賺錢的法則就是止住虧損和滾動利潤。然而,預期理論:從根本上認為一般人都是在虧損上冒險而對利潤卻很保守。我們的行為和我強調了20多年的交易準則正相反。記住你的期望值是經過大量的機會每一風險美元可以掙到的收益,因此,你玩遊戲的次數越多,就越有可能實現遊戲的期望值。極其成功的預測甚至也會導致你輸掉全部的資本。怎麼辦呢?你可以有一個準確率為90%的交易方法,但是你利用它進行交易仍然會賠掉所有的錢。期望值是負的,這就是一個你在90%的時間裡交易成功但最終你卻會賠掉所有的錢的交易系統。我們對於投資行為存在強烈的追求正確的心理傾向,這妨礙了我們實現真正的潛在利潤。

記住期望值和成功的概率不是一回事,人們存在對每筆交易都想盈利的傾向,因此往往被成功概率很高的進入系統所吸引。可是這些系統也非常頻繁的和鉅額損失緊密相關而導致負的期望值。即使你的系統有很高的正的期望值,也仍然可能會賠錢。如果你在某筆交易上冒了太大的風險且輸了,那麼你就可能將難以賺回本錢。

投資者通常都會一直等到市場移動開始時才進入市場。你必須千方百計地提高獲勝的概率。提高獲勝概率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入市前,確保市場正按照你預測的方向移動。這些“烏龜們”通過對突破點進行交易賺了很多錢。如果市場已經創了20天的新高,他們就入市做多頭;如果市場已經創了20天的新低,他們就入市做空頭。另外一個獲勝概率很高的方案。當市場在其交易範圍的最高價位收盤時,它在更高價位開盤的概率就非常高,反之亦然。可靠度為70-8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