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遇平桂——農旅結合美了鄉村富了民

“藕”遇平桂——農旅結合美了鄉村富了民

“藕”遇平桂——農旅結合美了鄉村富了民

在賀州市平桂區第一屆荷花藝術節上,“荷”文化的韻味令市民耳目一新。

賀州市平桂區雙季蓮藕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位於公會鎮石塔村,這裡種植有鄂蓮6號、7號、10號等6個新品種的雙季蓮藕6000多畝。這些新品種有花色豔、花簇密、形態美、花期長的特點,每年荷花開放時,都會吸引大批市民前來“觀荷、賞荷、品荷”。

“藕”遇平桂——農旅結合美了鄉村富了民

6月9日,正值荷花盛開季。平桂區在石塔村舉辦第一屆荷花藝術節,推出了民族服飾展示、詩詞朗誦、旗袍秀表演、器樂演奏、太極劍展演、藝術寫生及攝影採風等多項精彩活動,3000多市民及攝影愛好者共赴這場以“荷”文化元素為主題的“文化盛宴”。

與以往單純賞荷不同,今年荷花藝術節帶來的文藝活動將“荷”文化元素融進景緻中,無論是民族服飾展演,還是太極劍展示,都讓市民有不同的感受。該區副區長秦克宏說,荷花藝術節是“農旅結合”的一次有益嘗試,目的就是要把廣西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基地、現代農業園開發與美麗鄉村建設等融合起來,帶動鄉村旅遊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藕”遇平桂——農旅結合美了鄉村富了民

據瞭解,平桂區雙季蓮藕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於2016年4月開始建設,按照規劃,以種植觀賞性極強的雙季蓮藕為主導產業,公會鎮石塔、雙石兩村為核心區,新新、紅宜和田富村為拓展區,連勝、社山、新農及周邊村為輻射區。

核心區重點建設了主觀景長廊,蓮藕產業標準化種植示範區、新品種展示區、民宿體驗旅遊度假區以及園區接待中心,力爭把示範區打造成“生態種植、產業孵化、示範推廣、產業脫貧、科普培訓、旅遊觀光、農事體驗”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

“藕”遇平桂——農旅結合美了鄉村富了民

為此,該區引進了鄂蓮系列新品種進行推廣示範,採用新的種植技術——蓮藕土工膜雙季栽培、藕魚共生種養立體模式,種植雙季藕6000多畝,其中土工膜雙季藕面積996畝、藕魚共生立體種養面積800畝。

石塔村成立了蓮藕種植專業合作社。據合作社負責人介紹,他們除了採用新品種和新技術,還配備無人機、蓮藕專用採挖機等一批新設備。在這些新技術新設備的支持下,雙季藕畝產可達3000-4000公斤,能大幅提高農民收入。

“藕”遇平桂——農旅結合美了鄉村富了民

去年,該區已發展雙季蓮藕面積2萬畝,總產6萬噸,產值近3億元,示範區帶動1800多戶周邊農民種植蓮藕。

隨著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蓮藕產業在平桂區興起,該區雙季蓮藕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也成了賀州鄉村旅遊的景點之一。而要提升鄉村遊的吸引力,還要不斷挖掘鄉村遊的“文化深度”,舉辦荷花藝術節,就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雙季蓮藕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的發展壯大是平桂區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的一個縮影。目前,該區已建成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6個,發展專業合作社76家,帶動農戶種植蓮藕、葡萄、百香果、草莓、番茄等果蔬作物2.3萬畝,養殖瘦肉型豬2.4萬頭、三黃雞39萬羽,解決5780人創業和就業問題,增加農民收入8860萬元。

“藕”遇平桂——農旅結合美了鄉村富了民

在發展模式上,平桂區採用“金融+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及農旅結合”模式帶動產業發展,引導和帶動貧困戶參股分紅,實現脫貧增收。同時,示範區輻射帶動了楓木坪生態園、香桂緣苗木基地、萌嶺葡萄園等鄉村旅遊產業基地發展,發展葡萄、草莓、香瓜等休閒觀光采摘基地1260畝。

一季度,平桂區共接待國內遊客124.85萬人次,同比增長43.49%;國內旅遊收入超過14億元,同比增長46.22%。(廣西日報 駱怡 蔣勤 陶勝平)

“藕”遇平桂——農旅結合美了鄉村富了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