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秋分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問題來了:如何慶祝這個節日?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今日談及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稱要堅持節儉熱烈辦節日,既要有節日的儀式感,又要避免鋪張浪費,要形成上下聯動、多地呼應、節儉樸素、歡慶熱烈的全國性節日氛圍。

农历秋分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问题来了:如何庆祝这个节日?

資料圖:航拍下的江西新餘仙女湖區河下鎮滸溪村稻田和龍蝦生態養殖基地與村莊、河流、溝渠共同構成一幅幅田園畫卷。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情況。

韓長賦介紹,近日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精心組織,加強指導,秉承“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的宗旨,遵循“務實、開放、共享、簡約”的原則,堅持農民主體、政府引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開展喜聞樂見的活動,展示科技強農新成果、產業發展新成就、鄉村振興新面貌。

對此,韓長賦稱,“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一個全國性的廣大農民參與的節日。所以,這個節日一定是很隆重的、很豐富的,在全國層面也會舉辦一些活動,但更多的是在地方,發揮地方的創造性。各個地方有自己的農事特點,無論是農耕生產方式還是農產品品類,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不會全國統一搞很多的規定動作,主要是讓各個地方、讓廣大農民來創造。中國農民的創造力是非常強的,家庭承包、鄉鎮企業、進城打工等等,都是農民的創造。農業農村部會牽頭組成一箇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進行頂層設計,同時發揮地方創造。相信各地方的活動會各有特色、異彩紛呈。

韓長賦對此表示,這是第一個農民的節日,而且今年又是第一年舉辦,一定要搞好。最近,農業農村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在研究這個問題。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組織指導工作。總的考慮是,辦好這個節要做到“四個堅持”。

一是要堅持因地制宜辦節日。鼓勵各地從實際出發,結合當地的民俗文化、農時農事,組織開展好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做到天南地北、精彩紛呈。突出地方特色,不搞千篇一律。我剛才講,不會搞全國統一的規定動作,而是讓地方去創造。

二是堅持節儉熱烈辦節日。鄉村風情不在奢華,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既要有節日的儀式感,又要避免鋪張浪費,要形成上下聯動、多地呼應、節儉樸素、歡慶熱烈的全國性節日氛圍。

三是堅持農民主體辦節日。農民是豐收節的主體,農民廣泛參與是關鍵,這是億萬農民的節日。所以,我們支持鼓勵農民開展與生產生活生態相關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讓農民成為節日的主角,農民的節日農民樂。

四是堅持開放搞活辦節日。“中國農民豐收節”是綜合性的節日,既是農民的節日,也向其他社會群體開放。所以,要用開放思維辦節日,組織開展億萬農民慶豐收、成果展示曬豐收、社會各界話豐收、全民參與享豐收、電商促銷助豐收等各具特色的活動,還要舉辦各種優秀的農耕文化活動,讓全社會、全民都感受到豐收的快樂。

韓長賦進一步指出,中國農民豐收節一定能夠辦成農業的嘉年華、農民的歡樂節、豐收的成果展、文化的大舞臺。今年是首屆,要探索、要創新、要積累經驗。在各方面努力下,尤其是有農民的參與和創造,“中國農民豐收節”一定會越辦越好。中國農民豐收節在全中國、全世界,一定會成為一個節慶的大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