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特朗普要出大招?印太美軍迎來新司令

2018年5月30日,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宣佈,太平洋司令部更名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簡稱印太司令部),菲利普·戴維森出任首任司令。這意味著戴維森將統轄美軍全球六大戰區中覆蓋區域最大的戰區。

這位新司令上任後,中美軍事鬥爭將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軍情」特朗普要出大招?印太美軍迎來新司令

以對華強硬著稱的前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

一位複合型人才

戴維森是美國海軍的四星上將,曾擔任美國艦隊司令部司令,同時擔任美國海軍北方司令部司令。戴維森來自美國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市。1982年,他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之後一直在美國海軍服役,曾參加1991年的海灣戰爭。2014年12月19日,他擔任美國艦隊司令部司令。應該說,這是對他在管理和領導海軍艦隊能力方面的一個巨大承認。

從在美國海軍服役的經歷看,戴維森從一開始就是一名精通水面作戰的指揮人員。他最初在美國海軍的護衛艦泰勒號上服役,後陸續成為驅逐艦、巡洋艦(蓋茨堡號)的艦長,指揮自己所在的艦艇加入美國海軍的各種活動。後來,他還成為一艘航母的指揮官,負責指揮美軍的艾森豪威爾航母戰鬥群編隊在全球的部署。

在他的最近一次任務中,戴維森擔負著美國第六艦隊指揮官的角色,負責指揮這支打擊和支援部隊,同時擔任美國海軍艦隊副司令,負責美國海軍在歐洲和非洲的行動。

在海洋之外,戴維森在艦隊、跨部門和聯合作戰等改革中都擔任過“旗手”。他曾在美軍聯合參謀部任職,並擔任美國副總統的海軍軍事事務助理。

從戴維森的履歷來看,他有長期的一線指揮經驗,又有多種高級管理崗位的經驗,這體現出美軍特別重視對高級將領進行跨軍種輪崗鍛鍊。戴維森雖出身於海軍,也長期在美國海軍服役,但是在他被提拔為將軍之後,就被安排到位於歐洲的北約司令部,以及在華盛頓的美軍聯合參謀部任職,而且他還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擔任過高級軍事顧問,任職經歷可以說很豐富。另一方面,戴維森還有物理學學士學位和國家安全戰略碩士學位。跨學科學習,以及跨軍種崗位的輪換,有助於培養高素質複合型軍事人才。

印太司令部在美軍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美軍最終選擇戴維森出任印太司令這一至關重要的位置,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從戴維森在過去的發展履歷來看,他的能力和資歷確實已經滿足出任這一重要職位的硬性條件。同時,他上一個崗位是美國艦隊司令部司令,這表明他對美國海軍現有的艦隊實力、運行狀態和相關調度非常熟悉。當他出任印太戰區司令後,他將會很清楚,自己指揮的印太美軍能得到多大的支援,印太美軍在西太平洋的活動究竟該保持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才不至於像2017年那樣頻繁出現事故。

「軍情」特朗普要出大招?印太美軍迎來新司令

菲利普•戴維森上將正式成為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

其次,從過去的慣例看,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的人選多數是從太平洋戰區內部遴選。比如,在戴維森之前的哈里斯,最初就是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之後才晉升為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為什麼這次美軍沒有從太平洋戰區內部選擇哈里斯的繼任者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2017年美軍太平洋艦隊頻頻發生事故,有些還導致了相當慘重的人員傷亡。所以,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斯威夫特本來很有可能成為繼任的人選,但是頻繁發生撞船事故必須有所交代。雖然後來美軍第七艦隊司令奧庫安中將“扛了這顆雷”,被美國軍方撤職,但是斯威夫特作為美軍太平洋艦隊的負責人,肯定也要擔負一定的責任。所以,能保留原職已經算很給面子了,而且保證這位海軍上將順利地退休。

對華強硬的新司令

1982年,從海軍學院畢業的戴維森早年就在太平洋艦隊服役,後來他又到美國東岸和歐洲戰區服役,逐漸擔任高級軍事指揮官(曾擔任第六艦隊司令)。

2017年,戴維森其實就已經深入接觸了太平洋司令部下的海軍第七艦隊,因為該艦隊當時在西太平洋連續出現撞船或擱淺事故後,是由戴維森負責主導美國海軍對這些致命事件的調查。

從重要性上看,總部設在夏威夷的美軍印太司令部是目前美軍9個聯合司令部中,規模最大、責任區最廣的戰區司令部。該戰區司令部編內軍人和文職人員近40萬人,下轄太平洋艦隊、海軍陸戰隊太平洋部隊、空軍太平洋部隊和陸軍太平洋部隊。

按照美軍的慣例,戰區司令部司令的任期通常是3年,司令部通過國防部長向美國總統彙報。所以,戴維森也十分清楚自己身上的重任。在美國新版《國防戰略報告》中,對美國的5個重大威脅中,有4個是在印太戰區。這意味著印太戰區司令部司令肩上的擔子會十分的“沉重”。

未來在戴維森執掌美軍印太司令部後,這個美軍最大的戰區將持何種對華態度呢?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只有“強硬”兩個字。

首先,從目前美國國內對華氣氛來看,執政的共和黨保守派的政治精英越來越有一種焦慮感,這種焦慮感來自於擔心中國的崛起會從根本上影響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這種“零和博弈”的對抗思維顯然佔據了主導聲音,也影響著目前美國政府和美國軍方的政策及行為方式。

「軍情」特朗普要出大招?印太美軍迎來新司令

美軍太平洋艦隊基地

其次,太平洋司令部前任司令哈里斯以對華強硬的態度著稱,這種態度讓哈里斯在美國軍方和美國地區盟友(主要是日本和澳大利亞)中間得到了一些讚譽。而軍人對外的姿態天然就會比行政官員更加強硬,所以戴維森的對華態度,也不會比哈里斯軟。

在之前的聽證會上,這位海軍上將就對中國軍力發展表示出憂慮。他不僅宣稱,美國在中遠程導彈和高超音速武器方面已經遠遠落後於中國,還表示美國在太平洋地區前沿部署的力量太過薄弱。戴維森呼籲,美軍各大軍種都需要增加在亞太前沿的兵力部署,他說,中國已經能夠有效控制南海制海權,並且可以向美國在整個亞太區域的軍事存在發起挑戰。

按照戴維森的觀點,上任後他將按照五角大樓2018版《國防戰略報告》,加強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備狀況,目的就是為了“確保提高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部隊的持續戰備狀況,以跟上中國快速現代化的腳步”。

戴維森認為,由於印太地區的距離因素,美國不能僅僅依靠美國本土的部隊快速馳援,這不足以阻止中國的攻擊或者造成既成事實。目前美軍前沿部署和輪流部署的部隊,在整個太平洋司令部任務區內部署的兵力都嚴重不足。所以,現有的兵力結構和軍事存在“不足以對抗印太地區的威脅”。

在武器需要方面,戴維森提出美軍在太平洋還需要一種兼具遠程、高速、致命這三大性能的精確打擊武器(導彈),這種武器可以裝備在戰艦、潛艇、巡邏飛機,以及陸基起飛的戰機上,如轟炸機和戰鬥機。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戴維森認為美軍目前在太平洋地區部署的第五代戰機數量還不夠,必須要在數量上能夠壓倒對手的第五代戰機,以及與之配套的加油機和運輸機。

綜合來看,戴維森上任後,印太司令部很可能會進一步充實一線力量,目標是在印太地區有效遏制中國。而且,戴維森已經提出在印太司令部任務區內,要進一步加強在情報監視和偵察方面的能力。這些都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

美日對抗中國“反介入”

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反介入/區域封鎖能力目前是令美國人最擔憂的。戴維森也承認,在近期內,如果要在反介入環境下取得優勢,新裝備、新能力的加強都是必須的。

「軍情」特朗普要出大招?印太美軍迎來新司令

美國第二艦隊曾擁有大量的艦艇,高達上百艘

美國軍方認為,中國試圖利用日益增長的軍事力量,包括從反艦巡航導彈到先進潛艇,甚至是快速增長的近海艦艇部隊,挑戰該地區美國主導的秩序。

在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附近的海域,美軍宣稱“緊張局勢急劇升級,中國在那裡建立了越來越多的軍事設施”。隨著中國以其龐大規模的力量存在和影響力,正在對美軍在南海形成挑戰,該地區的遊戲規則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面對這些“挑戰”,美國和日本在亞太的海軍力量正在為應對反介入帶來的挑戰,改進以前的“空海一體戰”概念,在全球公域中建立了“介入與機動聯合”概念。美軍認為,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作戰概念,為應對中國的反介入能力提供了可信的回應。

這一概念描述了聯合部隊在反介入威脅範圍內的一套必要的應對特徵,包括:可分配、彈性、可伸縮性、規模足夠大、持續時間充裕等。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資深教授米蘭·維戈描述了這一作戰思維,即作戰指揮官的每一個決定和行動,如何有助於完成最終的戰略和作戰目標。

美軍認為,只有擁有正確的“作戰思維”才能對抗中國的反介入。作戰技巧中常用的一個關鍵術語是三個重要因素——時間、空間和力量。

由於中國軍隊已經在周邊海域建立起強大的軍事力量存在和火力覆蓋,美軍研究人員認為,美國和日本必須採取基於高質量(相對於大批量)的防禦姿態,來平衡一些作戰因素。

與此同時,日本海、東海和南海的地理面積過於龐大,單一的力量無法維持和平與穩定。尤其是在與中國軍隊的數量對比方面,力量差距太大了。只有通過快速反應的高質量軍事作戰力量,才能夠克服空間和硬實力上的缺陷。

根據澳大利亞報紙統計的美國第七艦隊、第七艦隊駐日兵力和中國海空軍實力對比,可見其中駐日的第七艦隊兵力處於非常劣勢的地位。

美國和日本的行動目標是明確的,即根據國際海商法的規則保持印度洋和太平洋,包括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航道的開放、自由。

對於美國海軍和日本海上自衛隊來說,建立一支能夠對抗中國反介入威脅的“聯合艦隊”,教育和培訓是至關重要的。加強對聯合行動的教育和培訓,將提高部隊的質量,減少反應時間,並幫助兩國海軍形成有效的聯合行動。

「軍情」特朗普要出大招?印太美軍迎來新司令

2017年, 第七艦隊在西太海域多次發生撞船擱淺事故

如今,美國海軍高層最擔心的方面是“後續部隊”,這些部隊平時部署在美國本土,在衝突情況下將會被部署到太平洋戰區的管轄範圍內。目前這些部隊人力不足、訓練不足,裝備也沒有到位。在部署速度上難以滿足進行快速軍事反應的需要。

找到一個“幫手”

在美歐防務圈最近引起熱烈討論的話題,當屬美國海軍宣佈將重新啟用第二艦隊。時隔7年之後,美國海軍恢復這一專注於北大西洋安全的艦隊,絕大多數的分析認為,美國是在強化應對俄羅斯在北大西洋帶來的越來越大的安全威脅。

第二艦隊將對(美國)東海岸和北大西洋的船舶、飛機、地面力量進行業務及行政領導。重新歸來的第二艦隊司令部將設在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初期將有15名人員,最終擴編至超過200人。

美國海軍方面稱,第二艦隊的指揮官尚未任命,但預計在未來幾周內將作出決定。海軍作戰部長理查德森表示,司令部將在2018年夏天(很可能是7月1日)開始運作,這是美國海軍在未來幾年中要面對的安全環境的變化。

目前美國海軍共有六支艦隊,番號分別為第三艦隊、第四艦隊、第五艦隊、第六艦隊、第七艦隊和第十艦隊。而第二艦隊重返之後,將與第六艦隊一起,鎮守大西洋等海域。

但是,美國海軍的目的可能並非僅限於此。它的更大目標是同時遏制中俄海軍。從戰略上看,這也與美國之前發佈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和軍方的《新國防戰略報告》都把中國和俄羅斯當做主要對手是分不開的。美國防長馬蒂斯強調,美國不能坐視中國和俄羅斯軍力擴張。

這顯示美國軍方有意把重心從打擊極端主義回調到對傳統國家安全的威脅應對上。

為什麼說美國海軍恢復第二艦隊,針對的目標不僅僅是俄羅斯?因為這一建議是作為前任美國海軍艦隊司令部司令的戴維森給美國海軍高層提出的。

第七艦隊2017年在西太平洋海域多次發生撞船或擱淺事故之後,時任美海軍艦隊司令部司令的戴維森上將負責對事故進行調查。作為調查報告的一部分,戴維森就建議海軍重新啟用第二艦隊,以強化對美軍在北大西洋軍事行動的指揮與管控,同時讓海軍艦隊司令集中精力,更好地為包括第七艦隊在內的前沿部隊協調整個海軍的資源。

2018年初,五角大樓公佈的《國防戰略報告》將“美國應對中國和俄羅斯的長期戰略競爭”,作為國防部和美軍的首要任務。自從2018年1月以來,美軍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落實這一新的國防戰略。

根據防長馬蒂斯的規劃,未來美國海軍的海上部署週期將縮短,但是調動會變得更加頻繁,以此增強美國海軍的快速反應能力,確保某地區有事,美國海軍可以在短時間內集中優勢兵力進行應對。

而如果美國人希望像在北大西洋、地中海遏制俄羅斯那樣,在西太平洋遏制中國,那麼美國人是“打錯了算盤”。畢竟,最近10年裡,中國海軍有了長足的進步,各型主戰艦艇的建造速度猶如“下餃子”。美軍如果加劇對抗,2017年第七艦隊發生的各種重大事故很可能會再次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