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山裡28年前的棄嬰,獨自奉養7位無血緣關係的“爹媽”


28年前,石阡縣河壩場鄉高屯村村民肖守義與妻子潘昌英在去幹農活的山路邊,意外撿到了一名出生只有3天的女嬰並帶回家中撫養,她就是肖飛。圖為肖飛與養父母、公公婆婆、叔叔嬸嬸和伯伯以及兩個兒子的合影。

貴州大山裡的一名弱女子,9年來一直無怨無悔獨自奉養著7位無血緣關係老人,她說她不怕苦和累,只怕老人生病。圖為一張小桌子,兩碗豆角和兩碗萵筍,加上一碗拌米粉,全家人圍坐一起,吃得津津有味。

肖飛一個人帶著兩頭豬仔如趕集般從家裡坐班車到了普興村,與吳軍舉行了簡單再不能簡單的婚禮。她的新房是吳軍從一個牛圈裡經過簡單改造後騰出來的、不到10平米半新房半廚房的小屋。目前,肖飛在後屋養了一頭牛、兩頭豬、15只鴨和22只雞。

7位老人年紀最大的78歲,平均年齡67歲,有3人智力低下,3人身體殘疾或生活失去自理能力,飲食起居都得靠肖飛照料,但她硬是把一家人打理得頭頭是道,井井有條。

每天早上6點肖飛就要起床,為老人們做飯、洗衣、洗漱、打掃房間,之後下田薅草、打理莊稼,幹了農活回來一進屋就操起菜刀,準備全家人的晚飯,照顧孩子的學習,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操勞著。

肖飛的養父肖守義說起話來吞吞吐吐,行動緩慢,反應遲鈍,但他心地特別善良,從小就一直教育著肖飛如何做人。肖飛雖然文化不高,卻從小就懂得了積善成德的道理,善有善報是肖飛養父最常說的一句話。

結婚後僅僅半年,為了掙錢養家,吳軍不得不外出打工,每年只能回家一 、二次。肖飛既要照顧養父母,還要照顧公公婆婆、叔叔嬸嬸和伯伯,只得每天兩頭跑,不得已她將養父母接到普興村的公公婆婆家,從此7位老人同住一個屋簷下,肖飛開始了與眾不同的照顧7位老人的新媳婦生活。圖為肖飛帶著孩子下田幹活。


在這個家裡,她不停的日夜忙碌,基本上就是重複著看似簡單的小事情。在她精心的照顧下,老人們的頭髮、衣服、被褥都是乾乾淨淨的。老人們對她有深厚的感情和依賴,常說:“只要半天聽不到媳婦說話,看不到媳婦的影子,心裡就不安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