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縣法院堅持“八化”決戰執行攻堅

今年是“基本解決執行難”的決戰決勝之年,和縣法院緊緊依靠和縣縣委、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在上級法院的精心指導和統一部署下,堅持“八化”,強勢出擊,對抗“老賴”,打出了聲威,打出了權威,打出了司法公信力。截止5月底,累計執結案件389件,執行到位金額1.97億元,實際執結率、實際執行到位率、執行完畢率等核心指標位居全市法院前列。省高院董開軍院長在一次專題培訓班上,點名表揚了和縣法院典型案例“15天內執結一起18年前的陳年舊案”。

一是堅持執行保障最優化。執行保障是執行工作的基礎和前提。該院黨組高度重視,及時成立執行攻堅領導小組,由院長擔任組長,全程參與。調整、充實執行隊伍,將精兵強將集中到執行隊伍中來,現在編執行幹警16人,確保在編執行人員佔在編總人數不低於15%的比例要求。同時在後勤、裝備、信息化等方面做到優先考慮、優先安排、優先解決,全力以赴、保障到位。

二是堅持執行案件項目化。項目化操作可以促進執行工作有的放矢、有序推進。該院對所有未結案件,逐案梳理,按照有、無財產可供執行,是否符合“終本”方式結案,分類推動,對有財產可供執行的,因案施策,精準發力。實施“掛圖作戰”,對錶推進,對標完成,做到“掛圖作戰”目標明確,因案施策方向清晰,有序攻堅每一起執行案件,規範完成“三個90%”的目標任務。

三是堅持執行實施團隊化。團隊化運作可以促進執行工作全面提質提效。該院分別在執行局和人民法庭組建執行實施團隊,建立起權責明確、架構清晰的執行辦案團隊工作模式。推行“2+3”(2為執行局、法警大隊,3為三個人民法庭)模式,定期開展集中執行,按區域、逐鄉鎮分片式梳理、地毯式摸排,實現“應執盡執”,擴大執行戰果。

四是堅持執行措施層級化。層級化舉措可以增強執行工作的威懾力。該院堅持“強”字當頭,“打”字當先,用足、用活、用好失信曝光、司法拘留、移送拒執、刑事自訴四種手段。全面錄入並曝光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做到“應納盡納”。對“老賴”,首先按不申報財產的情況,對其拘留15天,不履行義務時,再次對其拘留15天,突破老賴的心理防線,迫使其履行義務。二次拘留後,符合拒執罪構成要件的,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符合公安不予立案情形的,引導當事人依法啟動刑事自訴程序。截止5月底,共曝光失信被執行人178名,司法拘留老賴34人,按拒執罪移送14人,採取拘留措施的案件80%都順利執結。

六是堅持執行管理精細化。精細化管理可以促進執行工作標準化、規範化。該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斷強化流程管控,對每一個流程節點,嚴格操作,步步到位,點擊結案時,由各執行實施團隊負責人審核把關,杜絕流程節點不規範情形,確保新收案件信息錄入準確無誤。實行執行案款“一案一賬戶”,全程留痕,透明高效。堅持每日一統計、每週一調度、每月一小結,做到責任到人、指導到位、卡口到點。

七是堅持執行宣傳立體化。執行宣傳是執行工作的重要方面和重要手段。該院創新宣傳方式,擴大宣傳效果,做到執行宣傳全覆蓋、高頻度、大力度,確保執行宣傳鋪天蓋地、狂轟濫炸。在城區、社區、小區、公園、公交站、鄉鎮等公眾場所張貼宣傳海報800餘份,在LED顯示屏上循環播放宣傳片,印發致申請執行人的一封信和敦促被執行人履行法律義務告知書共600餘份,編印《每週執行戰報》。截止五月底,共發佈執行稿件200餘篇,其中國家級媒體刊登20餘篇,省級媒體刊登150餘篇。《人民法院報》、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中國法院網、安徽法院網等多次報道該院執行信息。

八是堅持立審執一體化。一體化運行可以形成執行工作的強大合力。該院出臺《關於加強立案、審理、執行工作協調配合的意見》,進一步加強立案、審判與執行工作的協調配合,做到立案審理、立案執行、審理執行統籌兼顧。樹牢“大執行”理念, 著力“五個突出”,即突出信息共享、突出地址確認、突出應保盡保、突出裁判精準、突出調度銜接。相關做法被市中院作為信息專報上報給省高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