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防沉迷”網遊是兒童節最好的禮物

幫助孩子“防沉迷”網遊是兒童節最好的禮物

江德斌

極易沉溺其中的網遊,嚴重戕害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也釀成了無數家庭悲劇。加強網絡遊戲的監管力度,給少年兒童帶來一個純淨的網絡文化空間勢在必行。對此,各部委文件一道又一道,媒體的批評一篇又一篇。但是,騰訊等大遊戲廠商(平臺)對此似乎無動於衷,幾乎沒有任何改正動作。兒童節前夕,不禁要問,還需要多少道文件,騰訊們才肯稍加收斂?

幫助孩子“防沉迷”網遊是兒童節最好的禮物

近年來,網遊的副作用愈發凸顯,諸如青少年沉迷遊戲、玩家低齡化、天價充值、誘發暴力悲劇事件等,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的傷害,令無數人感到焦慮,希望找到有效的方法,把孩子從網遊裡拖出來,不再長期沉溺其中。

據媒體調查顯示,近九成孩子上網有玩遊戲,近八成孩子初次接觸遊戲源自身邊同學,凸顯兒童對網遊的接觸率非常高。由於遊戲具有情節刺激、內容豐富、操控性強等特點,很容易吸引用戶玩下去,而兒童處於生長髮育階段,心智尚未成熟,自制力不足,易陷入網遊不能自拔,需要企業、社會、學校、家庭合力幫助兒童“防沉迷”。

企業在開發遊戲時,為利潤考慮,研究玩家心理,想盡辦法吸引玩家、留住玩家時間、誘惑玩家付費等,以獲取高額回報。顯然,遊戲公司肩負不可推卸的責任,不能為了盈利而罔顧社會道德,基於保護兒童的立場,應主動建立可靠的“防沉迷”系統,防範孩子沉迷遊戲,限制未成年人接觸不適宜遊戲,以有效規避政策風險。

幫助孩子“防沉迷”網遊是兒童節最好的禮物

事實上,對於網遊給孩子造成的危害性,政府早已高度重視,並出臺相關法規,對遊戲進行約束管理。今年僅僅一個多月,就有多個部委發佈了三份措辭嚴厲的文件和通知,對部分遊戲進行點名警告,要求引導兒童文明上網,防範沉迷網遊。可是,包括騰訊在內的遊戲公司,對各部委的文件通知置之不理,並未拿出切實有效的手段,對自家遊戲進行徹底整改,依然保持高增長的態勢,大肆賺取遊戲暴利。

之所以如此,皆因網遊的利潤空間巨大,據上市公司的財報顯示,部分網遊毛利率甚至超過茅臺,年均增速也非常快,遠超國外遊戲公司,盡享我國遊戲人口紅利。可見,以騰訊為代表的遊戲公司,不僅財大氣粗臉皮夠厚,而且為了賺錢無視法律法規,甚或以各種藉口洗脫責任,已成為妨礙網遊規範化管理的最大阻力。

擁有強大技術實力的騰訊,去年推出《王者榮耀》“防沉迷”系統“三板斧”,輕易就被不法商家破解掉,令人不免懷疑其誠意究竟有多少,是否只是打著幌子,不捨得割棄這塊豐厚的利潤?目前,騰訊已成長為世界最大的遊戲公司,網遊成為第一大收入來源,在行業裡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卻未能發揮應有的帶頭作用,在青少年“防沉迷”方面做得不夠,社會口碑極差,以致成為眾矢之的。

由此可見,僅靠遊戲公司的自覺性,乃是與虎謀皮,顯然是不夠的,也不現實。法律要“硬”起來,對這些血脈管裡流著“孩子們骨血”的遊戲公司,採取最嚴厲的監管措施,要求騰訊、網易等遊戲公司,必須建立起完善的“防沉迷”系統,避免孩子接觸不適宜遊戲。同時,鼓勵遊戲公司開發對少年兒童身體素質有積極影響的作品,諸如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傳統文化等益智網遊。如此,才是在兒童節來臨之際,送給廣大兒童的最好禮物。

幫助孩子“防沉迷”網遊是兒童節最好的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