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集體經濟 讓鄉村發展有“後勁”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實踐證明,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能讓農村農業的發展擁有持續不斷的“後勁”,讓農民真正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陝西,許多鄉村牢牢抓住了改革開放帶給農村的機遇,通過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讓農民在奔小康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然而,產業結構不合理,主導產業不明確,集體企業規模不大、效益不好等問題,在陝西農村普遍存在。

實現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必須將改革進行到底。要以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為目標,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集體資產權能,探索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在明晰產權歸屬的基礎上,管好用好集體資產,激活農村各類生產要素潛能,尤其要發揮好人力資本作用,探索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集體經濟運營新機制。

實現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必須用特色產業支撐。由於農村的資源狀況、外部環境、地理位置等情況不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模式也應該堅持因地制宜,著力發展特色產業。充分開發利用村集體所有的土地、山林、水面、礦產、旅遊等自然資源,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走上多種產業共同發展、多種經營方式並舉的道路。

實現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必須走融合發展道路。要提升對三產融合重要性的認識,真正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新力量,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為農民就業增收開闢新渠道,為城鄉融合發展增添新途徑。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還必須考慮可持續發展問題。推動農村發展,實現農民富裕,要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不能採取只顧眼前的短期行為,更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搞發展。只有可持續,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才能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