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兩場“硬仗”,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

打好兩場“硬仗”,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

河源市連平縣內莞鎮塘興村黨支部書記周維俊、村委會主任周澤卿、村黨支部委員周國捷和村委會委員周忠強、周石水、周海光、黃彩娣等7人騙取私分危房改造補助資金286.5 萬元,周維俊、周澤卿、周國捷、周忠強等4人受到開除黨籍處分,並連同周石水、周海光、黃彩娣等3名非黨員村幹部一併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揭陽市惠來縣岐石鎮覽表村原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吳友平涉嫌惡勢力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3 年;汕尾市海豐縣赤石鎮新裡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劉水清等5人申報並騙取危房改造補助資金共9.4萬元後私分,被開除黨籍並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按照中央紀委和省委的部署,廣東增強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基層“拍蠅”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結合起來,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落實政治責任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黨的十九大後,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全國部署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強調“掃黑除惡要與反腐結合起來,與基層拍蠅結合起來,既抓涉黑組織,也抓後面的“保護傘”,並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要求廣東“按照黨中央部署要求,強力掃黑,鐵腕懲惡,消除病灶,剷除土壤,使黑惡勢力違法犯罪得到根本遏制”。

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廣東開展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和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工作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度重視,省委書記李希多次強調“要深入開展民生領域專項整治,對膽敢向扶貧民生、救濟救災款物伸手的決不手軟”;在全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會議上,要求“堅決打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攻堅仗,把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努力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前列”。

省紀委監委緊跟中央和省委部署,把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和懲治涉黑涉惡腐敗放在各項工作的突出位置來謀劃部署,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施克輝先後出席全省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全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會議並作講話,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認真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堅決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堅決懲治為黑惡勢力充當“保護傘”的黨員幹部,以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的紮實成效取信於民,決不能讓基層群眾失望寒心。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省紀委監委先後召開全省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全省加大力度查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工作會議、全省扶貧領域專項巡視巡察工作動員會,起草並以省委名義印發《關於進一步壓實責任加大懲治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工作力度的方案》,廣州、韶關等參照省紀委監委的做法相應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以市委名義印發了相關工作方案,清遠等地建立了市委主要負責人牽頭的領導小組,有力推動了責任落實。

省紀委監委機關成立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專項工作辦公室,由一名省紀委副書記和兩名分管常委擔任正副主任,下設綜合協調組、線索管理組和審查調查組,在省紀委常委會領導下負責具體統籌專項鬥爭中的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各地級以上市紀委監委參照省的做法,建立紀委常委會和紀委書記(監委主任)領導、分管領導具體統籌、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大部分縣(市、區)紀委監委也普遍組建了工作機構,切實加強對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工作的組織領導。

據悉,2017 年1 月至今年2 月,全省共立案查處扶貧領域違紀違法案件1775 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318 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40 人;今年以來,全省共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71 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03 人,移送司法機關18人,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和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工作均取得了新的階段性成效。

立足職責定位 切實增強監督執紀問責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打蛇打七寸”。抓好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和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工作,關鍵要緊扣廣東的實際,找準重點問題,聚焦突出矛盾。“要立足紀檢監察機關的職責定位,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精準識別、項目資金、低保救助、學生補助、醫療救助、危房改造、養老醫療保險等扶貧領域重點問題或關鍵環節,容易滋生黑惡勢力的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緊盯鎮村扶貧人員、行業主管部門和執紀執法單位幹部,咬住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不放鬆,切實增強監督執紀問責的精準性和有效性。”3 月28 日,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在全省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和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

圍繞項目和資金兩條主線,通過聚焦7 項扶貧領域重點工作,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巡視巡察機構和公安、信訪、審計、扶貧等部門起底問題線索4539 條,對查否的問題線索100%“回頭看”。清遠市多部門聯動進村入戶對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危房改造補助資金髮放、低保五保審核、助學資金髮放等政策落實情況進行逐一比對核查,發現問題線索141 條。

在涉黑涉惡問題方面,圍繞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權力運行兩條主線,省紀委監委梳理了一批重大典型的領導幹部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通過直查督辦等方式,全面啟動初核。

在抓緊抓實抓好兩項工作中,廣東堅持統籌推進,層層傳導壓力、壓實責任。廣東省紀委監委對各級幹部提出明確要求,對在扶貧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態度消極曖昧、工作推動不力,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待黨中央決策部署,導致群眾反映強烈、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要堅決查處,嚴肅問責。2017 年1 月至今年2 月,全省共立案查處扶貧領域失職失責人員452 人,問責領導幹部92 人。

鐵面執紀執法 突出審查調查的嚴肅性和震懾力

“動扶貧資金財物‘奶酪’、橫行鄉里欺壓百姓等行為,損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眾獲得感,揮霍的是基層群眾對黨的信任,不管涉案金額多少,涉及幹部大小,都要毫不留情予以查處,絕不姑息‘連根拔起’。”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特別對發扶貧財、賺“黑心”錢的惡性案件,對黑惡勢力違法犯罪和腐敗問題長期、深度交織的複雜案件,對脫貧攻堅領域涉黑涉惡腐敗的雙性案件,要雷霆出擊、嚴懲不貸。

線索大起底、摸排全覆蓋本身就是一種威懾。省紀委監委充分發揮紀檢監察信訪主渠道、巡視巡察“利劍”、派駐“探頭”等各種監督主體作用,深入開展問題線索“大起底”。1 月23 日至3 月20 日,省紀委監委共梳理摸排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線索90 條。

在省紀委監委的統一部署、指揮下,廣東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掃黑除惡和反腐敗鬥爭結合起來,深挖黑惡勢力“保護傘”。惠州市公安局少數民警充當涉黑犯罪團伙“保護傘”問題就是其中一例。惠州市公安局少數民警長期充當該犯罪團伙“保護傘”,涉及刑偵、禁毒等警種共21 人。惠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原支隊長劉來發等3 人為涉黑組織充當“保護傘”,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8 名違紀民警受到黨內警告、行政記過、留黨察看兩年、行政撤職等不同程度的紀律處分,2 名領導幹部被嚴肅問責。

“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和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工作,是兩場同時開打的‘硬仗’。”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廣東將繼續加強組織領導、做好前瞻謀劃,徹底掃除扶貧和涉黑涉惡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以實際成效兌現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