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吃這些藥,一定躲著太陽走!


導語

夏天來了:吃這些藥,一定躲著太陽走!

什麼是光敏反應?為什麼老張的皮炎與服用左氧氟沙星相關呢?哪些藥物與光敏反應相關?有什麼方式可以有效預防?這一節就來了解下這個知識。

藥物的光敏反應

藥物的光敏反應是指使用藥物後,暴露於紫外線所產生的皮膚性不良反應。根據發生機制,可分為光毒性反應和光變態反應。

光毒性反應係指藥物吸收的紫外光能量轉化為單線態氧、超氧離子等高反應性物質在皮膚中釋放,從而導致炎症介質及細胞因子產生和釋放而使皮膚損傷。臨床大多表現為過度曬傷樣反應。

光變態反應屬遲發性變態反應,係指藥物吸收光能後呈激活態,並以半抗原的形式與皮膚中的蛋白結合,形成的藥物-蛋白質結合物,經表皮的郎格爾漢斯細胞傳遞給免疫活性細胞,引起變態反應的作用。臨床表現與Ⅳ型過敏反應類似。發生於少數過敏體質的人。

夏天來了:吃這些藥,一定躲著太陽走!

藥物致光敏反應的主要表現

在光照皮膚處出現紅斑、水腫,同時伴瘙癢、灼痛或出現色素沉著,重者可有水皰,水皰潰破後可形成潰瘍或糜爛,甚至有發熱、頭暈、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狀。

夏天來了:吃這些藥,一定躲著太陽走!

常見引起光敏反應的藥物

可引起光敏反應的藥物主要有:抗菌藥物(喹諾酮類、磺胺類、四環素類)、磺酰脲類、利尿藥、非甾體類抗炎藥、口服避孕藥等。

1、抗菌藥物

(1)喹諾酮類:大多數喹諾酮類藥物在使用後經紫外線照射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光敏反應,是光敏反應發生率比較高的一類,如司帕沙星、依諾沙星、氧氟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等。

(2)四環素類:如金黴素、土黴素、多西環素、米諾環素等,其中多西環素產生單線態氧能力最強。

(3)磺胺類:主要為複方新諾明和甲氧苄啶,光毒性的產生與自由基生成有關。

(4)抗真菌藥物:如灰黃黴素、酮康唑、伊曲康唑。

2、其它主要藥物

(1)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吡羅昔康、酮洛芬、萘普生、雙氯芬酸鈉、吲哚美辛等,而有關布絡芬和舒林酸的光毒性反應報道很少。

(2)利尿藥:如呋塞米、噻嗪類利尿劑,氨苯蝶啶等。噻嗪類所致的光敏性皮膚損害的形態多種多樣,可表現為紅斑、皮炎、紅斑狼瘡樣反應、苔蘚樣斑塊和瘀點瘀斑。

(3)降脂藥:如非諾貝特、苯扎貝特、吉非羅齊、辛伐他汀等,其中非諾貝特光毒性最強,其光毒性與其給藥劑量和光照強度相關。

(4)抗瘧藥:氯喹、伯氨喹、羥氯喹等。

夏天來了:吃這些藥,一定躲著太陽走!

如何有效預防光敏反應?

  • 有光敏反應史的看病時應告訴醫生,應慎用光毒性藥物。使用此類藥物期間及停藥後5天內應避免接觸陽光或紫外線。
  • 患者在使用該類藥物時如需外出應特別注意皮膚防護,可塗搽防曬霜,撐遮陽傘。
  • 如出現皮疹後應立即停藥觀察,必要時到皮膚科就診。
夏天來了:吃這些藥,一定躲著太陽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