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人 關於“江蘇不見面審批” 這些乾貨快來pick!

我畢業了想創業,政府有啟動資金支持嗎?

我要辦購房證明,線上可以辦理嗎?

我要開公司,要去哪裡辦相關證明?

……

生活中遇到的這些“十萬個為什麼”,都離不開一個關鍵詞——政策

江蘇人 關於“江蘇不見面審批” 這些乾貨快來pick!

好消息來了!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由江蘇省委改革辦和江蘇省廣播電視總檯合作推出的江蘇首檔大型政策解讀電視節目《黃金時間——改革政策e解讀》正式開播!

解讀江蘇最新出臺的改革政策,回應百姓關切;關注改革政策的執行,權威部門負責人親自解答;聚焦社會關注度高的重點領域、熱點話題,設置議題主動應對……你來問我來答,讓改革政策“活”起來!

關於政策的“十萬個為什麼”,請來這檔節目找答案吧!

江蘇人 關於“江蘇不見面審批” 這些乾貨快來pick!

2017年6月,江蘇出臺《關於推行不見面審批(服務)改革實施方案》。在這一年的時間裡,政策執行得怎麼樣?老百姓的生活、工作有沒有更方便?江蘇省編辦、省公安廳、省國土廳、省工商局、省住建廳等部門負責人圍繞群眾關心的話題,講政策、列數據、談變化。來看本期節目為我們揭曉——

江蘇人 關於“江蘇不見面審批” 這些乾貨快來pick!

江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大力推進放管服的改革,把不見面審批作為改革的重要抓手,以“讓企業創業受尊重,讓百姓辦事不求人”作為價值追求,做到“不見面是原則,見面是例外”,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增強企業和群眾對改革的獲得感。

江蘇人 關於“江蘇不見面審批” 這些乾貨快來pick!

不見面審批有兩層含義,一是全程不見面,在法律允許的框架下,主要通過網上辦,代辦制和快遞送等方式,做到不見面就能夠辦成事。二是法律規定必須見面的,通過優化審批流程,儘量減少需要見面的環節。

 “不見面”是一種理念和目標,在江蘇各個政府部門中,哪些已經打開了不見面審批的大門?

168個警務事項可網上辦理

三個全覆蓋:企業登記更方便

江蘇工商部門網上辦理全程電子化登記,實現三個全覆蓋:主體全覆蓋,工商登記的對象,包括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個體工商戶現在可以全部實行網上辦理;業務全覆蓋,設立登記、變更登記、註銷登記可以全部網上辦理;區域全覆蓋,市、縣(區)網上登記系統全部上線。

不動產登記:只見一面就能辦成

近年來江蘇國土資源系統通過流程優化、流程再造、依託信息化手段,省本級的50項行政權利事項當中有45項實現了不見面審批,佔比90%。主要涉及建設用地審批、建設用地議審以及採礦權的審批等。

不再來回跑!住建資格認證網上辦

江蘇省住建廳目前不見面審批的項目有88項,已經覆蓋了廳裡業務的80%以上,包括所有的企業的資質、個人資格,還有一些行政獎勵事項等。

審核材料的時候採用兩種方式:一種是電子化,電子化證書通過網上可以查到,在工程招投標、工程管理的時候電子證書就能作數,不一定要提供紙質證書;另一種是需要打印的證書,可以通過EMS快遞送上門。

多圖聯審 為企業開工節省時間

淮安市、南通市和泰州市最近推出了數字化聯合審批系統,實現施工圖在網上提交、網上審圖、網上反饋、網上查詢,基本7天就能夠完成審圖,大大節約了企業成本。

 江蘇政務服務網:10萬個事項網上辦

江蘇政務服務網作為政務服務的總門戶,很多老百姓需要跑腿辦理的事情,通過網站和客戶端都能一鍵完成。

推進協同辦理,精減辦事材料,減少群眾跑腿次數,江蘇政務服務網是江蘇不見面審批的一個基礎平臺。打開江蘇政務服務網的移動APP,老百姓可以看到不見面審批的事項已經按照地區、部門提供了各種的分類,總共將近10萬項。

同時江蘇政務服務網APP還提供大量的方便老百姓的服務,比如預約門診、交通違章的罰款補繳、參保繳納、婚姻登記預約等。對於服務過程中有不滿意的地方,老百姓還可以通過12345進行反映。

不見面審批,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給咱們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好。

減少見面環節 開辦企業只需3個工作日

開辦企業主要有名稱預先核准、設立登記、銀行開戶、刻制公章、辦理稅票等一系列環節。從去年開始江蘇採取一系列措施,通過信息共享、網絡連通,儘量讓企業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劃重點啦:

工商登記:以前N天,現在1天;

人民銀行開戶:以前N天,現在半天;

辦理稅票:以前N天,現在半天;

刻制公章:以前N天,現在半天。

所以,按照3個工作日辦結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據統計,目前每天新登記市場主體4000多!大大激發了市場主體的活力,使創業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三個工作日內完成企業開辦也是江蘇省“3550”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江蘇人 關於“江蘇不見面審批” 這些乾貨快來pick!

“3550”改革是江蘇省委省政府推出的一項重要改革舉措。在這個過程中,之所以能夠實現“3550”的改革目標,不見面審批發揮了重要作用。

 流程大瘦身 不動產登記5個工作日辦結

 確保“不動產登記5個工作日完成”的秘訣又在哪裡呢?那就是江蘇省國土廳與住建部門、稅務部門共同商定的改革創新路徑——一窗受理。

江蘇人 關於“江蘇不見面審批” 這些乾貨快來pick!

2017年9月,江蘇省全部實現了5個工作日辦結。如果想諮詢或監督不動產登記工作,還可以撥打全國首家全省統一的不動產登記服務熱線96510!

以前辦事需要公章“長征圖”,現在辦事只縮成一枚公章。這樣的變化離不開這個關鍵詞——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 。

江蘇人 關於“江蘇不見面審批” 這些乾貨快來pick!

組建了行政審批局以後,審批事項由在多個部門之間在運轉變成了在審批局內部流轉,有效解決了審批當中時間長、蓋章多、收費多、中間環節多還有材料多等一長四多的問題。例如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就能從274個工作日壓縮到50個工作日內。

目前,江蘇省正開展三批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第一批試點在淮安市盱眙縣、南通市、蘇州工業園區、鹽城市大豐區進行;第二批試點在蘇州、無錫等四個設區市,張家港等七個縣市區,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9個開發區進行;第三批試點的相關工作也正在有序推進中。

蓋廠房 拿到施工許可不再難

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之前,蓋個廠房可不是簡單的事,它涉及到立項、規劃、土地、環保、住建等相關部門的審批。大好投資機會常常會在這段時間內浪費。

有了“3550改革”,50個工作日內,一個企業就能完成從立項到項目施工許可的審批過程。目前全省企業開辦時間平均是29天,據瞭解97%以上的工業企業都能在5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拿到項目施工許可。

 代辦制:讓專業的人幫你辦事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完全不瞭解流程的老百姓,提供的資料可能會不停地修改,如何避免浪費時間呢?在“3550”改革實施過程中,2017年,南京市江寧區首創預審代辦制。

採用預審審批+無償代辦,為項目投資審批按下快捷鍵。一個項目一個代辦員,項目單位提出代辦申請。

哪些事情是可以代辦?找誰來給代辦?職能部門通過線上預審代辦系統,開展預審批和並聯審批。項目信息、審批意見等材料電子流轉,意見共享。在預審批基礎上,代辦員全程代辦項目報批手續、跟蹤督促項目審批,投資者只需配合提供材料,真正做起了甩手掌櫃。

審批有人辦,過程有人問,結果有人盯。預審完成後,企業只需補齊土地手續,即可快速完成正式件轉換。拉長全程代辦鏈條,健全預審聯辦平臺。從項目立項到開工建設,20多個審批環節,最快可以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

預審代辦,擠出來的時間,節約下來的是成本。2017,江寧區總投資1047億元、113個項目,平均辦理時間縮短3-4個月,為企業節約成本4億多元。

江蘇省工商局近幾年跟銀行合作,現在已簽約15家銀行,通過銀行來代辦工商登記,現在商業銀行的網點能夠代辦工商登記的已經達到兩千多個。

通過代辦制度,政府部門成為企業的“店小二”。既然是要數據多跑路,那對於政府部門來說,怎麼能夠保證收集的數據是準確、真實的呢?對於咱們老百姓來說,怎麼去保證提供的數據能夠被合適利用而不會造成信息洩露?

技術制度雙保險 保障信息安全

在起步開展政務一張網建設過程中,公安機關就同步對安全管理進行了頂層設計,開展了嚴格規範的技術建設和管理制度的建設。政務一張網運行一年多來,至今沒有發生過一起數據洩露、造假、被別人冒用的問題。

靠譜!電子營業執照防抵賴防篡改

電子營業執照是由通過國秘辦認可的加密技術保障的,防抵賴、防篡改。在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方面使用時可以保障安全。現在正使用的電子執照可以直接下載在手機上,也可以在PC端展示,因為這都是符合國務院加密技術,能保證交易安全。

審批結果網上驗證 確保信息可靠

現在所有的審批結果都電子化,使用單位在使用這一信息的時候,可以通過網站進行驗證,確保信息提供人提供的信息正確可靠。

數據在網絡上的奔跑,提升了辦事效率,也必然考驗著安全監管的能力。

為了防止“一放就亂”的現象出現,江蘇在《關於全省推行不見面審批(服務)改革實施方案》中就明確指出,“要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主管、誰監管,誰行權、誰擔責”的原則,執行隨機抽查、獎勵舉報、懲罰性賠償等手段,建立有效的監管體系。

根據《省政府關於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意見》,對監管部門監管不力造成損失的,要依法追究責任;對冒用信息、謊報信息的個體,將綜合運用市場性懲戒、行政監管懲戒、司法性懲戒等手段,讓失信行為無處藏身。

當前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江蘇的不見面審批服務改革還會在哪些領域有所突破?有沒有時間表?

江蘇人 關於“江蘇不見面審批” 這些乾貨快來pick!

中央出臺的《關於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向全國推廣江蘇不見面審批的經驗做法。省委書記婁勤儉提出,行政審批要從門檻管理走向信用管理,要放大不見面審批改革的亮點效應,加強不見面審批的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打造更有吸引力的營商環境。省長吳政隆也指出,要儘快出臺全省統一的不見面審批標準,真正做到讓群眾和企業不出一扇門、不見一個人辦成所有的事。

當前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江蘇的不見面審批服務改革還會在哪些領域有所突破?一、儘快出臺不見面審批標準化、規範化的指引,儘可能地減少優化審批的流程。二、探索拓寬不見面審批的一些途徑,使不見面的審批事項要越來越多,需要見面的審批事項要越來越少。三、開展不見面審批的評估,使做得不好的地方讓他們做得更好。

 讓改革跑出加速度,讓百姓更有獲得感。進入新時代,各部門正更加努力地把不見面審批服務改革打造成為江蘇特色,打造成企業群眾認可的改革品牌,為推進高質量發展新實踐,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注入強大動力。

江蘇人 關於“江蘇不見面審批” 這些乾貨快來pic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