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這幾樣美食,多少上海囡囡從小吃到大?舉手舉手!

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

在上海,最不用擔心的就是美食,除了全國各地的菜系以外,還有全世界的經典菜品。不過來來回回,品嚐過那麼多佳餚,還是覺得本幫菜最符合熱線君的口味。

所以,熱線君特備為大家整合了上海寧最愛的美食連鎖店,很多上海囡囡都是從小吃到大的!話不多說,請繼續往下看!

沈大成

說到上海,就不得不提到南京路步行街,步行街上琳琅滿目,有家店不僅吸引著各地遊客,也是老上海們的最愛,那就是沈大成食品店。

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
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

為什麼沈大成如此有名氣,每天生意都那麼好?這家老字號可是有著悠久的歷史,沈大成創建於光緒六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曆史,沈大成總店地址位於南京東路636號。

沈大成注重選料,講究製作精細,發揚傳統,立意創新,因而一舉成名。店內特色點心有蟹粉小籠,小餛飩等。還有松鼠桂魚,響油鱔絲,油爆蝦等特色上海菜口碑甚佳。

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
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

除了一樓,二樓外,沈大成的最大特色就是外賣窗口了,好吃也不少啊。

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
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

光明邨大酒店

光明邨大酒家是滬上老字號名店,位於淮海路上,店門口常年都排著長隊。光明邨以特色壽筵、書法婚宴、書法助興為文化服務特色。光明邨也是老上海們口種經常提起的常客,本幫菜價格還算親民,店門口整天就是食客絡繹不絕。

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

原來最熱銷的是一樓外賣冷菜窗口,還有個是鮮肉月餅,兩排隊伍有的一拼。

整天為什麼排隊也真是很想了解一下:據說光明邨排隊已經有三十多年曆史了,而且很早以前還只是賣點心的,後來才改名為光明邨大酒店。來這裡吃飯其實是種情懷,是對青春的祭奠!光明邨大酒家門口全年常供的鮮肉月餅是很多人的心頭好!

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

二樓主要供應各種中式傳統小吃點心,三樓與四樓主要供應各類家常炒菜。在飯點的時候,在光明邨吃飯也是要排隊的,和外賣窗口差不多,也會排30分鐘以上,喜歡這家老字號的食客可要有耐心了。

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

德興館

在上海,德興館也真正算的上是老字號了。德興館總店位於廣東路471號,德興館是創建於1878年光緒年間的百年老店,以蘇錫邦麵點享譽申城,在老上海眼裡,它的名氣可不是一般的響。

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

來到這,有一樣招牌不得不點!那就是他們家的燜肉,據瞭解其著名的燜肉秘方,最初是來自宮廷御廚,德興館在原汁原味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拓展了傳統口味。

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

大胃王的熱線君忍不住又叫了一客小籠包,個頭飽滿,皮薄餡料足,恨不得一口一個!

來來來!地球人都知道的小籠包正確吃法:先咬一口皮,再猛吸湯汁,最後一口下肚,這樣吃絕對一點湯汁都不浪費哦!

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

當然,德興館的供應品種已由“面”向本幫桌菜和大眾小吃發展,從傳統特色湯麵、鮮肉月餅、粽子等,到紅燒鮰魚、八寶辣醬等中檔菜餚一應俱全。

記得到德興館兩樓點菜呢,點本幫菜對一桌上海土著來說是毫無壓力的~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家的招牌紅燒鮰魚,最近好像漲價了,72元/份,典型的濃油赤醬,一大盤魚肉與又鮮又嫩,是上海寧喜歡的偏甜的味道,特別下飯,帶親戚朋友來絕對擇臺型哦~

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

鮮得來

作為一個的的刮刮額上海小寧,“鮮得來”的排骨年糕是一定會去吃過的。這家開了差不多有100年的地方小吃店,在上海幾乎是婦孺皆知、家喻戶曉,味道始終如一。“鮮得來”的排骨年糕別具特色,這裡的排骨是傳統的面拖做法,外層包裹著厚實的麵粉,雖然有人說賣相一般,但肉質卻是格外鮮嫩。

一份排骨年糕再加一碗單檔是來這裡的老食客們的標配,當然蘸醬也是有講究的,一定要用店裡的自制調料——辣醬油。

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

上海鮮得來排骨年糕快餐公司座落在雲南南路美食街上。原先的老店開在西藏路上光明中學圍牆外一個不起眼的門臉,實際是建築的地下室。那時候是工薪的年輕人常去的地方。90年代,鮮得來搬遷到雲南南路。排骨年糕快餐公司前身是創始於1921年的鮮得來排骨年糕店,1993年被國內貿易部授予中華老字號稱號。

早在1921年,創始人何世德舉家三口在藍維藹路誌德行里弄口(現西藏南路177弄口)放上三隻半臺子、幾條長凳、一隻鐵鍋、爐子等設攤,佔地僅幾個平方米。何世德的小年糕全部按傳統工藝手工操作,做出的排骨年糕潔白細膩、鮮糯可口、肥而不膩,既保持了肉質原有的鮮度,又有一定的營養價值。當時他每天供應五香水煮排骨和小年糕的數量並不多,一斤排骨斬四塊 ,塊塊帶骨,厚薄均勻,大約每塊在2兩半左右。由於何世德講究質量、價廉物美,而且就餐方便,深受社會下層廣大食客的歡迎,生意日見其好,名氣也逐漸響起來了,吃客們都說:"價錢便宜,經濟實惠,味道真是鮮得來!",攤主何世德因此得了個“排骨大王”的美稱,遂以食客的讚語“鮮得來”引為招牌,也因自己的名字中有"德",而做生意又最講究“道德”,以“德”似“得”,曰:“味鮮美、重道德、生意來”,這塊招牌在上海灘越叫越響,有時生意火爆的需要排隊才能買著,一些食客買了以後也不帶回去吃,就迫不及待的站在一旁吃起來了。

解放後,“鮮德來”多次更名,經過幾番周折,排骨年糕店終於恢復了“鮮德來”的老字號招牌,招牌由著名書法家任政先生題寫。

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

只要和上海人說起排骨年糕,10個人可能有9個人都會提到鮮得來,可想鮮得來在上海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兩條軟糯酥脆的年糕,薄薄白白的,一塊糯滑可口色澤金黃的排骨,炸得酥香軟嫩,不像外面的排骨咬上去感覺全是麵粉,再淋上上海特有的辣醬油,咬上一口,糯中髮香,鮮嫩適口,味道老好了!

只是和原來相比,排骨和年糕都瘦身了,然而味道還是記憶中的味道,怎麼吃也吃不膩。店裡原先用的泰康黃牌辣醬油也變成了鮮得來自制的辣醬油。鮮得來排骨年糕的口味,在眾多的上海美食中,仍然是風華絕代的。因為,老食客來鮮得來吃的不僅是味道,也是對過去美好回憶的一種懷念。

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

店裡其他小吃的售價也是相當親民的,10塊錢以下的小菜也有許多,要知道這可是在人廣附近哦,如此美味的小吃真的是太實惠了。

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

怎麼樣,

小夥伴們是不是都在咽口水呢~

心動不如行動,GOGOGO

還有哪些美食伴你成長?

告訴熱線君吧!

-End-

嘿,看這裡。

吃货|这几样美食,多少上海囡囡从小吃到大?举手举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