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為何一直鬥不過老蔣呢?最終還成為人人唾棄的大漢奸

汪精衛為何一直鬥不過老蔣呢?最終還成為人人唾棄的大漢奸

汪精衛很早就追隨孫中山參加反清起義,1911年刺殺攝政王載灃更讓他一舉成名,成了全國知曉的少年英雄。如果他後期沒有投日,這個人在歷史上的評價是不低的。所以,他曾經的戰友後來無限惋惜的說他:“卿本佳人,奈何做賊?”雖然有這麼多光環且資格老,但是汪精衛年紀卻不大。所以,孫中山在世的時候,實際是把他當接班人培養的。孫中山去世的時候,遺囑執筆人就是汪精衛。孫去世後,國民黨的主席也是汪精衛。有名氣、有資歷、還實際也做了一把手,但是汪精衛還是敗給了蔣介石。原因何在?

汪精衛為何一直鬥不過老蔣呢?最終還成為人人唾棄的大漢奸

首先,蔣介石自出任黃埔軍校校長後就一直把控著軍權,這一點是汪精衛無法比擬的,蔣介石在出任北伐軍總司令後,更是進一步登上權力巔峰。雖然汪精衛在黨內和國民政府內部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但是不管是汪精衛的班底(如陳公博、周佛海等人)都沒有掌握軍界的權力。整個國民黨政權的核心軍事力量都掌控在蔣介石手裡面。蔣介石麾下的陳誠、胡宗南、湯恩伯、杜聿明等人都各自掌握著軍隊的命脈,因此,在汪蔣鬥爭中,蔣更加具有底氣與實力。

汪精衛為何一直鬥不過老蔣呢?最終還成為人人唾棄的大漢奸

其次,蔣的權謀之術絕非汪精衛所能匹敵。蔣能屈能伸,為了獲取更大的政治利益,蔣不惜多次冒險,以退為進,從而尋求更多的支持。但是汪精衛如非迫不得已,根本沒有魄力與勇氣去以退為進。汪和蔣也並非是完全的鬥爭關係,1932年,蔣介石出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後,汪精衛出任國府行政院長,開啟了長達數年的汪蔣合作時期。汪精衛最終之所以叛變,成為漢奸,實際上與汪蔣之爭就有很大關係。

汪精衛為何一直鬥不過老蔣呢?最終還成為人人唾棄的大漢奸

1938年,汪精衛雖然被選為國民黨的副總裁,成為國民黨名義上的二號人物,但是汪精衛實際上並沒有任何實權,並且蔣介石在各個方面都限制汪精衛,因此在日本人的誘降下,汪精衛最終選擇了叛變投敵。在人生的最後歲月裡,在國人的唾棄聲裡,汪精衛揮亳寫詩:“心宇將滅萬事休,天涯無處不怨尤。縱有先輩嘗炎涼,諒無後人續春秋。”這時的汪精衛終於幡然醒悟,知道他死後必將遭到所有國人的怨恨和唾罵,他的罵名肯定是跑不了了。這首詩既是汪精衛臨死之際的自悲和懺悔,也是對世人的警告,希望不會再有人去續寫他的“春秋”、他的罪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