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为何一直斗不过老蒋呢?最终还成为人人唾弃的大汉奸

汪精卫为何一直斗不过老蒋呢?最终还成为人人唾弃的大汉奸

汪精卫很早就追随孙中山参加反清起义,1911年刺杀摄政王载沣更让他一举成名,成了全国知晓的少年英雄。如果他后期没有投日,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评价是不低的。所以,他曾经的战友后来无限惋惜的说他:“卿本佳人,奈何做贼?”虽然有这么多光环且资格老,但是汪精卫年纪却不大。所以,孙中山在世的时候,实际是把他当接班人培养的。孙中山去世的时候,遗嘱执笔人就是汪精卫。孙去世后,国民党的主席也是汪精卫。有名气、有资历、还实际也做了一把手,但是汪精卫还是败给了蒋介石。原因何在?

汪精卫为何一直斗不过老蒋呢?最终还成为人人唾弃的大汉奸

首先,蒋介石自出任黄埔军校校长后就一直把控着军权,这一点是汪精卫无法比拟的,蒋介石在出任北伐军总司令后,更是进一步登上权力巅峰。虽然汪精卫在党内和国民政府内部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但是不管是汪精卫的班底(如陈公博、周佛海等人)都没有掌握军界的权力。整个国民党政权的核心军事力量都掌控在蒋介石手里面。蒋介石麾下的陈诚、胡宗南、汤恩伯、杜聿明等人都各自掌握着军队的命脉,因此,在汪蒋斗争中,蒋更加具有底气与实力。

汪精卫为何一直斗不过老蒋呢?最终还成为人人唾弃的大汉奸

其次,蒋的权谋之术绝非汪精卫所能匹敌。蒋能屈能伸,为了获取更大的政治利益,蒋不惜多次冒险,以退为进,从而寻求更多的支持。但是汪精卫如非迫不得已,根本没有魄力与勇气去以退为进。汪和蒋也并非是完全的斗争关系,1932年,蒋介石出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后,汪精卫出任国府行政院长,开启了长达数年的汪蒋合作时期。汪精卫最终之所以叛变,成为汉奸,实际上与汪蒋之争就有很大关系。

汪精卫为何一直斗不过老蒋呢?最终还成为人人唾弃的大汉奸

1938年,汪精卫虽然被选为国民党的副总裁,成为国民党名义上的二号人物,但是汪精卫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实权,并且蒋介石在各个方面都限制汪精卫,因此在日本人的诱降下,汪精卫最终选择了叛变投敌。在人生的最后岁月里,在国人的唾弃声里,汪精卫挥亳写诗:“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这时的汪精卫终于幡然醒悟,知道他死后必将遭到所有国人的怨恨和唾骂,他的骂名肯定是跑不了了。这首诗既是汪精卫临死之际的自悲和忏悔,也是对世人的警告,希望不会再有人去续写他的“春秋”、他的罪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