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何將明孝陵的神道設計成彎道?因為“白日遇鬼”事件?

大牛無形

明孝陵是朱元璋和皇后馬大腳的合葬墓,位於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是我國現存古代最大的帝陵之一,也是南京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距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相比於明朝之前的一些帝王陵墓,明孝陵有一個與眾不同、神秘的特點:一般帝王陵寢的神道都是直的,唯獨它卻是彎的,繞過梅花山,體現了因地制宜的特點。

那麼,其中的原因究竟如何,為什麼當初會有這樣獨特的設計呢?這和當中的一個典故有關:


梅花山原為孫陵崗,又稱吳王墳,是三國東吳大帝孫權及步夫人的合葬墓。當初修建明孝陵之時,有人曾建議朱元璋將孫權墓搬遷,而朱元璋卻堅持保留此地,並豪情萬丈地說:“孫權也是一條好漢,留著他為我守門吧。

於是,就將孫權墓保留,將神道設計成彎道,繞過梅花山,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與眾不同的設計。



至於“白日遇鬼”事件,是一個流傳很廣的傳說故事:


話說朱元璋當上大明的開國皇帝之後,覺得常遇春功勞很大,於是賞賜給小常幾個美女。但不嘗想,常遇春的老婆是個超級醋罈子,而常遇春本人雖然在外是個戰無不勝的大將軍,對內卻是個“妻管嚴”,十分懼內,一直不敢“享用”這幾個御賜美女。

有一次,其中一個”御賜“美女端來一碗燕窩湯,我們的常將軍只不過多看了幾眼她的玉手,常遇春的老婆便醋意大發,命人砍了這位可憐的女子的手臂。


這不是當眾打了老朱的耳光嗎,老朱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將常遇春的老婆大卸八塊,剁成肉醬,烹製成“前無古人,後無來才”的“妒婦湯”,並請常遇春和眾大臣品嚐。


這件事發生之後,據說老朱此後就夜夜不得安寧,“醋罈子”的冤魂夜夜闖入朱元璋的夢中,將他折磨得苦不堪言。更詭異的是,有一次,朱元璋去察看明孝陵時,竟在光天化日這下“撞見”了常遇春的老婆。


她直直地走到朱元璋面前,指著他的鼻子大罵不已,還說不但要讓老朱生前不得安寧,死後也不得安寧。朱元璋驚恐不已,便採信風水大師的建言,將明孝陵的神道設計成彎道,以阻止只會“直來直往”不會“拐彎抹角”的常遇春的老婆擅闖地宮。


而傳說終歸是傳說,據歷史記載,常遇春的妻子是藍氏,為明朝開國名將藍玉之姐,先不說此女子是否真的就是妒婦,以她當時的身份和地位,也斷無可能這樣輕率地處死並殘忍地煮成湯。而名將常遇春在洪武二年,北伐中原之時就已暴病身亡,年僅四十,時間上來看也對不上。況且,以朱元璋的一生戎馬、殺伐果決,會害怕區區一婦人的魂魄,那他就不是朱元璋了!以他一身的煞氣,大概有鬼也得繞著他走,避他三分吧!


所以不難看出,這種說法更大程度上是以訛傳訛的民間傳說,一旦八卦涉及到帝王將相,這種流傳只會越傳越廣,到最後面目全非。


由此可見,明孝陵迂迴曲折的神道佈局形式,是在風水理論(朱元璋十分相信風水,衛星上看,明孝陵甚至為北斗七星佈局)、等級制度的影響下,受特殊的地形環境制約所形成的前所未有的、獨特的佈局形式。


八零印記

朱元璋的明孝陵與其他大佬們的陵寢有很多迥然不同之處,其中之一就是別的大佬們陵寢的神道都是直的,而朱元璋的神道卻是彎彎曲曲的,為什麼老朱會標新立異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奧秘。

實際上,關於朱元璋的明孝陵的神道是彎的而不是直的事情,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早就進行了研究,並且給出了三種比較靠譜的猜測。

一是明孝陵宮前正對著梅花山,而梅花山是孫權的陵墓,針對這個現實情況,朱元璋曾說:“三國的孫權是條一等一的好漢,但我超一等的好漢,我死後要讓孫權這條好漢來為我看大門。”因此,為了繞開梅花山,就將神道修建成了彎曲的。

二是朱元璋的創新所致,朱元璋本就是一個屌絲,一生坎坷曲折,少年時放過牛,青年時做過和尚、當過乞丐,後來參加紅巾起義,最後好不容易實現了逆襲,成為九五之尊。正是由於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他就下令將自己陵寢的神道修建成彎曲的,以此象徵這自己坎坷曲折的一生。

三是玄妙無比的風水學所致,明孝陵的神道由衛崗的下馬坊至文武方門的神道長達2400米左右,環繞建有三國時代孫權墓的梅花山形成一個彎曲的形狀,形似北斗七星,暗合“魂歸北斗”與天帝所居北斗並被“四靈”相繞的神秘佈局。

總之,朱元璋明孝陵彎曲的神道開創了歷代帝王之先河,而其中的原因,後人只能根據現有的史料予以猜測,真實的原因,還是有待進一步的考古和歷史研究發現。各位,關於明孝陵的神道設計成彎道,有何見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