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都過著不喜歡的人生,你在哪裡?

99%的人都過著不喜歡的人生

英雄遲暮令人唏噓,可英雄也曾懦弱,

雖多了分真實,但也多了分幻滅。

99%的人都過著不喜歡的人生,你在哪裡?

99%的人都過著不喜歡的人生

文∣簡淺

摘自《你不拼搏,誰也給不了你想要的生活》

十六七歲時,我身邊常有人問:“好害怕一生都是個普通人,做不喜歡的工作,過不喜歡的人生,潦草結婚生子,再老去死去。”

年齡越大,這麼問的人就越少了。太多人在碌碌無為的路上前赴後繼認命,滿腔熱血漸漸涼去,瞳孔裡沒了光,養了一身膘,在辦公室裡耗時間,下班後狐朋狗友喝幾杯酒擼幾把串,嘻嘻笑笑算是又過去了一天。

被生活磨去激情的人,大抵都信奉著“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很輕鬆”的人生信條,將青春期迎風大喊的誓言真隨風飄了去。

我們一步步將自己的人生摧毀,全然不知。

失去動力的人,腦海裡往往有個聲音不斷在響:不喜歡又如何,兩眼無神、四肢無力地生活倒也不錯,反正人生這玩意兒,過了就過了,我不是邁克爾·傑克遜也不是喬布斯,犯不著去改變世界。

我很欣賞過一個女孩,她曾威風凜凜站在演講臺上,在氣勢如虹的配樂中講解她的參賽作品,語畢,掌聲雷動,臺上的她,如一代女俠破空而出,夠酷。生活中的她,少了幾分銳利,她皮膚白皙,面孔俏麗,與她遙遙對坐時,她展顏一笑,彷彿萬千束光打在她身上,夠美。

本以為這樣的女孩未來將光芒萬丈,再見到她時……罷了,不再多提。她像是失了魂,不苟言笑,眼神放空,外表還算是光鮮,可明顯看得出,她已失去了少女時的衝勁。

我感到惋惜,也不願過多交談,細究到底她人生這幾年究竟發生了什麼才讓她轉變如此之大。

去年,我參加微博的一場線上訪談互動活動,她全程看完我回答的每個網友提問,在活動結束後,她在微博發私信給我,問:你還記得我嗎?

我當然記得她,誰都會記得最亮的那束光,即使她會慢慢黯淡。

她自顧自打了好幾大段話來,大概表示羨慕我現在的生活,後悔當初慢慢覺得堅持和努力沒什麼用,選擇天天晚上去酒吧喝酒、白天在宿舍睡覺的生活,畢業工作兩年來,也渾渾噩噩,不知未來在哪裡。

我回復:我還記得我們認識時,你那場演講,一直記得。

3天后她回覆了我,說——

看完你的回覆,我大哭了一晚上。

有一個詞,每次聽到,我都感到心酸,叫“遲暮”。

初讀《楚辭·離騷》時,我看見這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倍感悲涼,後來越來越多人愛說“英雄遲暮”,含義類似。

最心酸的,並不是“遲暮”。“遲暮”好歹也如朴樹在《平凡之路》中所唱,“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轉眼都消散如煙”,曾經無比璀璨過,過完喜歡的一生後,英雄美人皆遲暮,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這讓我想起悟空在拜師求藝時說:“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賠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你以為他是無法無天的反叛者,以為他是遇佛殺佛的殺胚,以為他是血性男兒,是孤膽英雄,那一句“俺老孫是齊天大聖”多血脈僨張,染一身血腥大殺四方再踏遍風塵,傳說只給他人言說。

未料,他在習得那一身本領尚不是不死之身時,也只是見機行事、怕惹是非、畏畏縮縮的普通石猴。

英雄遲暮令人唏噓,可英雄也曾懦弱,雖多了分真實,但也多了分幻滅。

最心酸的,是從未璀璨過,在不喜歡的人生中耗費了太多光陰,想要再次起身時,才驚覺腰已被壓彎,無法直起,望著眼前荊棘,只懊惱過往曾有越過它的勇氣和體力時未曾行動,如今只能踏著荊棘,鮮血淋漓也不能逃離。

你害怕嗎?怕一輩子都過不喜歡的人生,做不喜歡的事,和不喜歡的人相處嗎?

人生由無數場摺子戲組成,你方唱罷我登場,有些戲令人昏昏欲睡,有些戲令人拍案叫絕。我們的人生,大多數時光都在昏昏欲睡的無聊中被消磨殆盡,可總要有那麼幾齣戲,豔驚四座,掌聲震耳欲聾。

別到最後,你淪落到那麼幾場值得回味的好戲都未曾出演,收幕撤臺時,荒涼,荒誕,荒唐。

在有勇氣和力量越過荊棘時,就越過去,哪怕你落入荊棘,最終的結果仍是滿身鮮血,可你仍能逃離,滿身傷口最終都會結疤落下,痊癒也不是不可能。

別等,不要等,不要等到徹底被磨去銳氣、失去動力時,才發現在荊棘中痛不欲生,那時候再逃,你逃不掉了,你永遠只能活在掙扎中,永遠困在你不喜歡的荊棘人生中。

我只想成為1%的人,過我喜歡的人生。

99%的人都過著不喜歡的人生,你在哪裡?

你不拼搏,誰也給不了你想要的生活by簡淺

別再猶豫和彷徨,別再懶惰和幻想,趁你還年輕,還有熱血與夢想時,全力以赴去拼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