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期40天!今年7月17日開始進入“三伏天”

“夏至三庚數頭伏”,準備好迎接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了嗎

新華社天津6月21日電 21日18時7分迎來“夏至”節氣。“夏至三庚數頭伏”,天文專家通報說,今年的入伏日期是7月17日,“三伏天”長達40天。

夏至不僅是北半球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還決定著當年“三伏天”的長度。

據瞭解,“三伏”的具體日期是由節氣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與五行搭配中屬金,金怕火,在數伏天氣中逐日消減,因此古人以庚日來計“伏”。

傳統推算方法規定,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總稱為“三伏”。

“由於庚日在陽曆中的日期每年都有變化,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但都是在7月中旬入伏。”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當出現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今年夏至到立秋有5個庚日,因此今年的中伏是20天。”

具體到今年的“三伏天”來說,7月17日交“初伏”,7月27日交“中伏”,8月16日入“末伏”,8月26日“出伏”。

“三伏天”的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保健專家提醒說,此時節,公眾要格外注意防暑降溫,清淡飲食,及時補水,注意補充鉀元素,多吃苦味食物,規律睡眠,高溫時段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周潤健)

來源|新華社

題圖|視覺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