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科考船需求預測

极地科考船需求预测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极地科考船需求预测

隨著國際社會對於極地海洋的日益重視,各國紛紛加大了對極地海洋冰區航行船舶和調查作業船舶的投入,特別是提高破冰能力,設計和建造新一代考察破冰船,更新和改造老船(隊)。環北極國家中,除冰島、丹麥以外,俄羅斯、加拿大、美國、芬蘭、瑞典、挪威都擁有一支強大的破冰船隊。俄羅斯最多,擁有32艘破冰船,含7艘核動力破冰船,大部分用於北冰洋,2艘用於南北極考察。加拿大有6艘破冰船,主要用於北冰洋。美國有5艘破冰船,都是南北極考察船,英國和日本有2艘,用於南北極考察。中國、法國、德國、荷蘭、阿根廷、澳大利亞、韓國、南非等國也擁有1艘破冰船,用於南、北極考察,世界破冰船隊供63艘,其中60%的船舶船齡為20年。

近10年來,在極地科考船中,具有較強破冰能力的科考船是主力船型。據中國船級社上海規範研究所副所長鍾晨康介紹,日本在2009年已建造完成新一代“白瀨”號破冰船,韓國也在2009年建造投入使用一艘破冰船。美國計劃到2015年更新“極星”號與“極海”號2艘現役破冰船,並另外建造2艘破冰船;俄羅斯原有南北極考察船2艘,“KRASIN”號和“費德羅夫院士”號,2012年又建造下水一艘科考船;英國、法國均在建一艘極地科考破冰船分別計劃在2019年和2017年投入使用,同時也在更新現役船舶。歐盟、挪威已經完成新一代極地科考破冰船的設計,目前正進入建造階段。歐盟科考船(北極光號)計劃裝備1000米海底鑽探設備,可適用於全年南、北兩極全海域作業,整船造價6.5億歐元。印度新近使用兩艘極地科考船,編隊開展南大洋海洋考察。據消息,這表明各國在極地國際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加快和加大了對極地考察的戰略投入。

我國國家海洋局已經規劃拓展兩極海洋戰略空間,大幅度加強北冰洋、南大洋綜合考察,並將極地環境和資源調查作為極地考察重點任務。鍾晨康表示,目前正新建一艘極地科考破冰船,與 “雪龍”號船一起形成具有冰區作業和環境與資源調查能力的破冰船編隊。在兩極冰區海洋進行海底地質地形、油氣、生物資源調查、航道測量和極地海洋基礎研究,掌握目標區域詳細的資源種類和分佈情況,為未來開發利用極地資源能源作好充分準備。新建的破冰船主要承擔極區海洋油氣資源、極區海洋生物資源和冰區海洋環境調查工作,“雪龍”號船主要承擔南、北極考察站的物資和人員輸送,兼顧海洋環境的常規化觀測和調查。依靠這支船隊的合理分工,使兩極海洋調查切實滿足環境資源科學調查的需求。此外,利用這支船隊,可以承擔兩極海洋資源調查國家重大專項任務,深入到冰區開展大範圍、長時間的調查作業。未來,我國將形成“二船多站一基地”(目前已有4站)的考察規模和基礎設施體系,以適應和滿足國家對於兩極地區的戰略目標和需求。預計我國還將再自主設計和建造一艘極地科考破冰船。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