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亟需保護的海洋生物

過度捕撈、非法販賣、旅遊影響、氣候變化、疾病、汙染等因素無一不在威脅著海洋物種的生存。這些因素雖然各異,但都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並且大多是可以預防的。海洋是一個複雜且敏感的生態系統,食物鏈上的一個變故可以對其他生物產生致命的影響。

今天,就帶大家瞭解一下全球十大亟需保護的海洋生物!

01

鯨鯊

全球十大亟需保护的海洋生物

鯨鯊是世界上最大型,也是最瀕危的魚類之一。鯨鯊大多聚集在熱帶海洋,尤其是澳大利亞的西海岸,據悉目前大約還有7000頭生存的野生鯨鯊。

鯨鯊性格溫馴,主要以海藻類等微小動植物為食,其聚集地皆成為觀光景點,也導致了它成為旅遊船螺旋槳下的犧牲品。

除此之外,商業捕魚所帶來的食源短缺和非法捕撈,也讓鯨鯊的存亡更進一步受到威脅。鯨鯊的肉、鰭和魚油在國際市場上價格甚高,使它們成為了重點捕抓對象。

02

藍鰭金槍魚

全球十大亟需保护的海洋生物

藍鰭金槍魚最常見於地中海。作為製作壽司和魚生的食材,其在亞洲魚類交易市場上非常搶手,一條成年的藍鰭金槍魚成交價可高達175萬美元。

身為金槍魚家族的一員,相對於其他兩種食用魚——太平洋藍鰭和南半球藍鰭,北方藍鰭有著龐大身軀和長達約40年的壽命。為了能更好地保護這一數量最大但也飽受過度捕撈和非法捕魚等威脅的物種,數據追蹤系統開始普及化,讓我們更瞭解藍鰭金槍魚的習性和季節性遷徙。

03

黃唇魚

全球十大亟需保护的海洋生物

黃唇魚的主要集中地在我國南海,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然而,這一石首魚家族的成員卻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滅絕危機,主要原因包括其極為珍貴的魚鰾。藥膳用的魚鰾在中國被稱為“花膠”,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受到重視,價格也迅速升高。

一般的黃唇魚能長到兩米長和達到100千克重,魚鰾會根據黃唇魚的大小、形狀甚至性別而有所不一。目前,較好的花膠價格能達到每千克20000~64000美元不等。由於黃唇魚的數量不明確,保育活動更為艱鉅,近年來希望我國政府禁止花膠貿易的呼聲也有所增加。

04

麋角珊瑚

全球十大亟需保护的海洋生物

麋角珊瑚分佈在加勒比海、墨西哥灣、佛羅里達以及巴哈馬。在過去的30年間,麋角珊瑚數量驟降了80%,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將其列為極危級別。

麋角珊瑚在海洋界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不僅是龍蝦、鸚哥魚類和槍蝦科等動物的居所,也參與建設珊瑚礁。健康的麋角珊瑚一般能以每年5~10釐米的速度成長。

氣候變暖,珊瑚群白化和疾病都是導致麋角珊瑚死亡的原因。特別是“白化病菌”(一種由能在溫暖水下繁殖的細菌)一直威脅著麋角珊瑚的存亡。這種細菌曾是20世紀80年代麋角珊瑚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只有在美國,珊瑚採摘被列為非法活動。

05

黑鮑魚

全球十大亟需保护的海洋生物

可食用的黑鮑魚生長在北美西海岸,從20世紀70年代起就因為過度捕撈而開始出現數量銳減的現象,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中部和南部尤為嚴重。

據統計顯示黑鮑魚的產量大約從1973年的800噸減少至1992年的17.4噸。在一些水域,黑鮑魚也因鮑立克次體病(又名鮑枯萎綜合症,一種因水溫變化而導致的細菌感染)導致數量在1975年至2015年間驟降了80%。目前在美國採捕黑鮑魚是違法的,但在南美、墨西哥一帶仍然盛行。

06

玳瑁

全球十大亟需保护的海洋生物

玳瑁是出沒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一種海龜。目前為止,玳瑁的總數不明,據估計約有8000只適合繁殖的野生雌性玳瑁。玳瑁喜歡聚集在珊瑚礁群,並且喜歡捕食水母。正因如此,玳瑁才會誤將海水中的塑料袋等垃圾認為是食物。吞食後的塑料並不會被玳瑁的身體消化,反而會留在食道中,讓玳瑁痛苦地死去。

現今全球共有7種不同類別的海龜,它們全都被列為瀕危物種,大都因為氣候變化、汙染和非法捕撈所造成。除此之外,海龜的蛋、肉和外殼都是漁民們的目標。由玳瑁的外殼所製成的飾品在東亞尤受歡迎。氣溫升高也影響著在沙灘中被孵化的海龜們的性別。

07

後鰭鋸鰩

全球十大亟需保护的海洋生物

後鰭鋸鰩出沒於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南中國海、南非、紅海以及波斯灣。非法捕撈、汙染和全球變暖等問題導致其將逐漸滅絕。

後鰭鋸鰩是鋸鰩科中身型最大的成員,一條成年的後鰭鋸鰩約7米長。它們喜歡在淺灘活動,因此常被商業漁船和流刺網所傷。近年來,意外捕撈也是導致後鰭鋸鰩數量減少的原因之一。後鰭鋸鰩的唇部扁長容易被纏繞在漁網中。生態環境的變化也讓它們失去了原有的家園,加上它們的繁殖期緩慢,這些都導致了後鰭鋸鰩數量增長遙遙無期。

08

新西蘭海獅

全球十大亟需保护的海洋生物

新西蘭海獅是當地的特有物種,也是當地最大的海獅類別,目前大約還有1萬隻生長在奧克蘭群島附近。

全球十大亟需保护的海洋生物

相比1998年,幼海獅的數量已減少了50%。為此,新西蘭政府已經擬定好了管理方案,並開啟公眾質詢,讓新西蘭海獅不會再因為商業捕魚、意外捕撈以及受克雷伯氏菌屬所導致的疾病而持續減少。

09

北大西洋露脊鯨

全球十大亟需保护的海洋生物

目前僅存的三頭野生北大西洋露脊鯨在夏季時,遨遊於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的東南部、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灣北部,冬季時出沒在日本海、臺灣海峽和墨西哥灣附近。

全球十大亟需保护的海洋生物

早在20世紀30年代,北大西洋露脊鯨就開始遭到日本和歐美捕鯨船的獵殺,如今更是成為商業漁船和漁網下的犧牲品。科學家相信,生存在北大西洋東部的露脊鯨已經滅絕,目前只有在美國和加拿大東岸才能找到它們的蹤跡。海洋溫度的上升也極大影響了露脊鯨的食物來源。

10

小頭鼠海豚

全球十大亟需保护的海洋生物

瀕臨滅絕的小頭鼠海豚生活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是世界上最小的鼠海豚科物種,也是當地意外捕撈的最大犧牲者。

全球十大亟需保护的海洋生物

與小頭鼠海豚居住在同一海域的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因其魚鰾(花膠)的價格高昂而被過度捕撈。漁民們所使用的流刺網會意外地捕抓到附近出沒的小頭鼠海豚。據統計,大約每5只小頭鼠海豚中就會有1頭因意外捕撈身亡。該物種也許會在2018年完全滅絕。墨西哥政府已經在2017年7月採取取締流刺網行動,但流刺網捕魚依然猖獗。

全球十大亟需保护的海洋生物全球十大亟需保护的海洋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