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藍根變“治癌藥”,竟是來自“男友”的“甜蜜陷阱”?

“治癌良藥”蘊藏商機,轉手倒賣就能大賺一把,正是聽信了所謂“男友”的謊言,高女士陷入了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中。

今年年初,家住太原的53歲高女士到三橋責任區刑警隊報警,稱自己被男友詐騙5萬元。“我就是歲數大了,想找個伴,沒想到卻遇到了騙子。”經過警方一番詢問,高女士說,自己的這個男友是通過某婚戀網介紹的。

1月15日

高女士通過某婚戀網與男子“李偉”相識。因二人年紀相當,見面後高女士對李偉印象不錯,兩人很快確定了戀愛關係。

1月24日上午

李偉領著高女士見到了自己賣藥的朋友國某。緊接著,一個自稱買方的人號稱要買20萬元的藥。李偉告訴高女士買賣雙方都在這兒,有10萬差價不賺太可惜。為了徹底打消高女士的顧慮,李偉痛快地拿出3萬元交給國某用於購買“治癌藥”,並示意高女士儘量補齊進藥的剩餘錢款。

見此情況,出於對男友的信任,高女士拿出自己的5萬元積蓄交給國某購買藥物。在收到8萬元現金後,國某將特效“治癌藥”交到高女士的手上。可不久,良藥不僅沒帶來利潤,高女士發現男友李偉與國某都“人間蒸發”了。意識到上當的高女士,選擇報警求助。

6月中旬

李偉和國某相繼被太原警方抓獲。經查,婚戀網上資料齊全的“李偉”,真實姓名為王某,今年53歲,黑龍江人,有盜竊和詐騙前科。本案中,另一名嫌疑人國某也是黑龍江人,同為詐騙慣犯。而該案中的“買方”,則是王某臨時僱傭的。

據王某交代,通過利用虛假資料在婚戀網註冊,他們專門物色高女士這種單身女性作為目標,伺機下手作案。至於二人所賣的特效“治癌藥”,其實就是普通的板藍根沖劑,每包幾元而已。

警方提醒

在此類案件中,不法分子一般先是虛構身份信息、學歷和家庭背景,假冒白富美、高富帥、成功人士等,想方設法哄騙對方,給予對方足夠的關懷和溫暖,在獲取對方信任後,進一步升級為“戀人關係”,隨後編造“手頭資金週轉不靈”“家裡遭遇突發變故”等理由,或者提出幫助受害人“做投資”“託人找關係辦事”等藉口,實施詐騙活動。

板藍根變“治癌藥”,竟是來自“男友”的“甜蜜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