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想太多”,正在毀掉你!

臨近畢業季,有個學通信工程的學弟找到我:“葉哥,我想進聯想公司,你覺得聯想怎麼樣?”

我說:“專業上還算對口,校招去了嗎?簡歷有沒有投?”

他說:“還沒有想好,還在考慮,去了做什麼崗位還沒想清楚呢”。我告訴他,先去招聘網站和人家官網看看招聘什麼崗位、看看自己符合哪些崗位的要求,綜合分析之後趕緊投簡歷、面試。

七八天過去後,學弟又來找我:“葉哥,聽說這這些大公司面試都很嚴格呀,而且要求很高,就算入職,競爭也很激烈,我在想自己到底要不要去”。

“大公司必須嚴格篩選呀,競爭激烈才能讓自己快速成長,簡歷投了嗎?面試幾輪了?”

他理直氣壯地說,還沒有,還沒研究好,我再想想。

無奈,我只能嘆氣,這些小孩就是想得太多,寫簡歷投簡歷這麼基礎的東西都不願先做了。作為一個職場老司機、崗位老油條,我經常被別人問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我想做一場和成長社線下活動一樣有趣又好玩的活動,如何開始呢;我想做一套好看又賣貨的廣告,怎麼做呢;我想跳槽怎麼辦?……

對於這些又大又空的問題,我的回答一律都是:先去做了再說

錢鍾書和楊絳都說過一句話:這些年輕人最大的問題,就是讀書太少而又想得太多。

想得太多——這是很多職場新人甚至職場老司機的通病,第一步都沒有做,腦子裡已經想了無數種可能。其實,想太多反而成為了我們做人做事的累贅。

你的“想太多”,正在毀掉你!

1

想太多會滋生焦慮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作為一個小白,我很受同事們的關照。每天中午吃飯,頂頭上司老陳都會帶著我,這給我融入團隊融入工作極大幫助。

但是有段時間,老陳中午吃飯也不叫我,在公司照面了也只是點點頭不說話。那段時間我覺得非常不對勁,每天下班後就在想,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得罪了老陳,或者是自己業務沒做好,每晚翻來覆去睡不著,也不敢主動去問老陳怎麼回事。那段時間一直活在焦慮不安中、情緒低落、工作壓力很大、工作效率低下。

一個多星期後,老陳找我談話,問我最近為何工作狀態不好,我才說出了自己的擔憂。老陳哈哈大笑,他說,你想多了,我上週拔了個牙所以只能吃一些清淡的流食,說話也不利索,所以沒跟大家吃飯、說話。

我大氣一鬆,原來是自己想太多了。

2

想太多會錯失機會

去年,小程序剛推出的時候,所有人都意識到這是個巨大的風口、機會無限。朋友的公司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部門總監是個穩重派,做什麼都得想清楚了才開工。三思後行、謀定後動、先論證在執行一直是他的信條,他要先看看大家怎麼做,我們再來做。

結果,一個月後,競爭對手推出的三款小程序都火了,收割了無數讚譽和流量。而我們呢,連小程序註冊的300塊錢都沒花出去,白白錯失了小程序第一波流量紅利。

在互聯網行業,最怕的就是慢,等你想一想的時間,對手已經邁出了十步。互聯網圖的就是快,凡是應該做了再說,不行再慢慢迭代修正。

俗話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互聯網公司的老總們一思考,競爭對手就會哈哈大笑。

當你還在猶豫,當你還在糾結,當你還在期待一個萬事俱備的開始時,行動派們早已著手去做了。差距就是這樣被拉開的。

俗話說,想吃蘋果,得先把蘋果樹種了。

與其一直在糾結著要不要開始、如何開始,還不如挽起袖子,先邁出第一步。管他的!先做再說!

你想要進大公司,那麼先打開電腦,寫下一份簡歷投遞出去;

你想成為村上村樹,那麼先寫下第一個字;

你想要環遊世界,那麼就走出家門,去你力所能及的地方;

別等錯失一切那一天,才發現自己對未來曾有過無數的想法,但這一切都只停留在想想而已的階段,這時候卻已經沒有時間和機會從頭再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