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龍泉社區:脫貧“摘帽” 描繪鄉村振興畫卷

聚源鎮龍泉社區幅員面積2.5平方公里,所轄村民小組8個,總戶數712戶,總人數2175,黨小組8個,黨員79人。由於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產業基礎薄弱等突出問題,2016年被成都市確定的第三輪第二批相對貧困社區。

【鄉村振興】龍泉社區:脫貧“摘帽” 描繪鄉村振興畫卷

龍泉社區兩委幹部,抓住基礎設施落後這個主要矛盾,解決基礎設施建設陳舊這個突出問題,開展精準脫貧。

八條路

興建基礎設施

疏通致富脈胳

摘掉相對貧困

三條渠

一座橋

【鄉村振興】龍泉社區:脫貧“摘帽” 描繪鄉村振興畫卷

兩年時間,該社區開展精準脫貧工作,依靠“一橋三渠八路”的建設規劃,不斷夯實社區路、橋、渠等基礎設施建設,致富脈絡得以疏通,順利摘掉了相對貧困社區的“帽子”。

【鄉村振興】龍泉社區:脫貧“摘帽” 描繪鄉村振興畫卷

1

溝通了,農作物遠離洪澇產量提高

龍泉社區1組村民王國書家的獼猴桃地。這兩天,王國書一家正忙著給獼猴桃授粉。獼猴桃地面積大概有10畝,而用於洩洪、灌溉的二斗渠1號渠正好從中而過。按理說,緊鄰灌溉渠對農作是大有益處。可王國書卻說,從2011年開始種植獼猴桃開始,這溝渠每年都會給她添不少麻煩。2017年,社區利用扶貧資金將1號渠翻新、擴建,問題解決,產量和收入都隨之增加。

【鄉村振興】龍泉社區:脫貧“摘帽” 描繪鄉村振興畫卷

道路和i溝渠修沒有修好時,是什麼樣的呢?

【鄉村振興】龍泉社區:脫貧“摘帽” 描繪鄉村振興畫卷

【鄉村振興】龍泉社區:脫貧“摘帽” 描繪鄉村振興畫卷

村民

以前每年一到夏天下大雨的時候, 我們心頭就緊張 下雨,溝渠不通水排不及時,田裡全部漫水,有時我們要用工具舀, 獼猴桃樹容易淹死 對產量影響很大

基礎設施完善了,對你的生產生活有沒有改變?

【鄉村振興】龍泉社區:脫貧“摘帽” 描繪鄉村振興畫卷

【鄉村振興】龍泉社區:脫貧“摘帽” 描繪鄉村振興畫卷

村民

社區在去年利用扶貧資金將一號渠翻新、擴建,問題隨之解決。算了算,照目前這長勢,今年這10畝獼猴桃的產量有望突破1萬斤。

2

路寬了,道路貫通吸引產業入駐

基礎設施的完善,給當地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如龍高路,全長4公里,連接IT大道與灌溫路,擴建前路面寬度僅3.8米,擴建後達到5.6米,同時新建長度76米,寬12米高林大橋。交通便利後,道路兩側種植大戶租地規模和數量不斷增多,讓村民們的勞務收入得以增加。

龍高路擴建後,對你的生產生活動影響怎樣?

龍高路修通了,有些老闆就來這裡租地種花薈、苗木、蔬菜。年紀大了,不想出去,能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點錢。

村民

那你每天都做些什麼?收入是多少?

每天在園林裡修剪樹枝、栽栽樹呀,能賺到110元到120元一天。

村民

3

“帽”摘了,社區發展精氣神足了

基礎設施的完善,實現了農業產業的集約、提效、增值,農民收益增強,群眾實實在在的受益,整個社區的發展活力也不斷增強,幹群凝聚力也大大提高。

"GOOD

基礎設施建設

1.一橋即高林大橋拆舊建新項目,該大橋主橋副橋跨度76米,寬12米,2017年9月新橋竣工通車。

2.三渠即龍泉社區二三四斗渠,全長4568米,寬約2至3米,深約1.2至2米,今年12月初步竣工驗收,總費用約230萬元;

3.八路即2016年和2017年共8條產業路,總建設里程約6.2公里,2016年4條村道於今年11月通車使用,2017年4條村道目前2條竣工、另2條春節前竣工;

4.兩項農業基礎設施即建設2.1公里碎石路及1.5公里U型槽、兩個調水堰塘;

5.新建約800米斗渠,整治約460米村道,全村安裝監控設施,建設2個群眾活動中心;

6.新建道路、院落景觀約1000平方米,新建15個垃圾池,採購電動垃圾車和完善標示標牌等。

基礎完善給龍泉社區發展注入了強心針,同時,也為當地村民們描繪出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下一步,龍泉社區將圍繞精華灌區建設,充分利用好其特殊的區域優勢和資源稟賦,融合鄉村振興戰略,在發展鄉村旅遊、觀光農業上做文章,增強鄉村內生髮展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