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騰訊做的 App,我能活過一週嗎?

只用騰訊自家的 app,我能活過一週嗎?

在進行這次「只用騰訊系 app」實驗的前前後後,這個問題我已經自問了不下於三十次。

只用騰訊做的 App,我能活過一週嗎?

不過實驗真正開始的時候,我還是有了擔心:萬一呢?但實驗還是如期進行。

實驗準備工作

我先是把騰訊系 app 全部載到了手機裡,給自己設下規定,實驗期間只用這些 app,其他一律不聞不問不動。相應地,如果在電腦上使用騰訊以外的服務,則不算在此次實驗當中。

只用騰訊做的 App,我能活過一週嗎?

就只有這些 app 能用了

只用騰訊做的 App,我能活過一週嗎?

App Store 裡騰訊系 app 多到截圖放不下 注:Android 陣營當然與此大致無異,只是我此次使用的是 iPhone。

使用初體驗:有慶幸但沒有僥倖

隨即,我在電腦上打開了騰訊文檔,建立一份新的文檔,敲下了前面這段文字。而為了方便我隨時記錄下實驗中的感受,我在手機裡也安裝了 TIM,這樣一來,即時我在搭地鐵在吃飯,也可以通過手機裡的 TIM 繼續碼字。

只用騰訊做的 App,我能活過一週嗎?

由於停止使用騰訊以外的應用,我開始不斷提醒自己,檢查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以防對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麻煩。

於是,我順手在 TIM 裡寫下了當天的待辦事項,而 TIM 也會在我設置好的時間裡提醒我。

只用騰訊做的 App,我能活過一週嗎?

為了充分發揮騰訊系 app 的功能,我還會用到《騰訊叮噹》,因為和騰訊系 app 打通了,因此它比蘋果自帶的 Siri 好用,我可以通過它設定鬧鐘和播報新聞、播放音樂。

只用騰訊做的 App,我能活過一週嗎?

圖自:騰訊

比較方便的是,可以通過《騰訊叮噹》直接購買電影票,既免去了我無法在線買票的擔憂,又在手機裡省下了一個購票 app 的位置。

不過為此,我破了個例。因為購票的功能事實上是《貓眼電影》提供的,而騰訊的「娛票兒」(目前該 app 已無法下載和使用)已經歸在它的旗下。也就是說,如果我要買票,就只能動用第三方服務,也就是《貓眼電影》。

如果不使用這個功能,我依然無法在線買票看電影。

為了保證這次實驗的準確性——杜絕使用一切第三方服務,我將無法在線購買電影票,那我只好選擇瀏覽資訊解解悶啦。

騰訊旗下的《騰訊新聞》、《天天快報》、《騰訊體育》等都可以暫時滿足我對信息的需求,《騰訊微博》暫時替補《新浪微博》,用《微視》、《下飯視頻》等可以看看小視頻。

只用騰訊做的 App,我能活過一週嗎?

騰訊系短視頻 app,同類型 app 在騰訊系比較常見

下班回家後,想要釋放一天的疲憊,打開《全民 K 歌》,聽完好友的更新後可能還要自己挑幾首最近流行的歌曲滿足一下對自我聲線的認同。「小小娛樂一下第二天工作會更有效率。」我告訴自己。

騰訊系 App 能支撐我的日常生活嗎?

對事物的戒除都有一個適應期,第一天也許比較好過,但如果是一週,中間就可能會出現很多坎坷。

比如,到了週末,不想在廣州炎熱的夏天做一個行走的高溫體感志願者,就想待在家裡點點外賣吹吹空調過個佛系的週末,可偏偏打開手機沒有一款應用可以讓我點外賣,尷尬就不約而至了。

廚房太熱,買菜也要下樓,還不如直接出去吃,於是宅家玩手機的週末就破碎了。

只用騰訊做的 App,我能活過一週嗎?

圖片來自:Pixabay

蘋果原生相機沒有美顏功能,打開《天天 P 圖》,就可以製作一張「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美化過的照片。而且我驚喜地發現《天天 P 圖》還有很多小功能:貼紙有組合套餐,星光鏡正是 ins 上超級火的做法,修圖的基本功能如馬賽克、邊框、虛化、夜景增強、摳圖等也都不可缺一地收納在這一個應用中,一遍嘗試下來,玩得不亦樂乎。

只用騰訊做的 App,我能活過一週嗎?

只用騰訊做的 App,我能活過一週嗎?

App Store 裡 Tencent Mobile 開發的部分遊戲

播放著周董的新歌,我選擇看看書。時間過得很快,看著屏幕上方的進度提示,「前路雖長,尤可期許」,突然覺得外面的浮躁和喧譁通通和今晚無關。

只用騰訊做的 App,我能活過一週嗎?

這時看到《騰訊手機管家》裡的通知,今天喝水目標達成。

非常神奇的是,騰訊似乎在很多 app 中都很注重待辦清單功能,《騰訊手機管家》中也內置了此項功能,只不過因為它有進度提示,所以我可以設置一天喝 5 杯水,並逐杯標記。

只用騰訊做的 App,我能活過一週嗎?

如果問騰訊 app 是否能滿足我的日常生活,經過這幾天的實驗,我可以放心的說也不是不可以,基礎功能和休閒娛樂功能都具備,生活還是蠻精彩的。

總結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只用騰訊系 app 並未給我造成多大的影響。

如果真的要說有,唯獨是在點外賣、在線買電影票這樣的事上。但吃飯可以出去吃,電影票可以現場買,價格和方便程度在每個人的現實情況中可能都不同。

在使用中我也發現,騰訊系 app 中還有這些比較好用的工具:比較有實用價值的《小 Q 畫筆》(可以幫你做各類型的圖注 )、《騰訊翻譯君》;QQ 生態中持續扶持的帶有 IP 的應用,如 DOV(日跡工具)。

只用騰訊做的 App,我能活過一週嗎?

圖片來自:QQfamily

雖然這次我限制了自己用這些第三方服務,但事實上如果加上這些,有「騰訊因子」的應用和服務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無孔不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