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城北變化大,卻為何遲遲發展不起來?六大原因制約發展

這些年,城北有很大的發展,甚至打造出了城北新區,成了烏魯木齊三大最具有競爭力的片區(新區)。

廣義上說,城北以及城北新區為南至河北路、東至河灘路、北至安寧渠附,西至烏昌輔道。

但大多數狹義劃分為,蘇州路以北一直到城北主幹道,或者延伸至安寧渠的大片區域。而這些年,城北真正發展起來的核心區其實有限,個人理解應該重點集中在鯉魚山北路、長春南路、中路和四平路南段(四平路與喀什東路交匯處朝北,發展的很不好)。目前,發展最快速,變化最大的在長春南路至長春中路的上海大廈位置。這一片區是城北變化最大地方,建有友好時尚購物中心,集大型餐飲、購物為一體(下圖)。

烏魯木齊城北變化大,卻為何遲遲發展不起來?六大原因制約發展

烏魯木齊城北變化大,卻為何遲遲發展不起來?六大原因制約發展
烏魯木齊城北變化大,卻為何遲遲發展不起來?六大原因制約發展​​​

長春路周邊小區發達,商業成熟,一路向北,穿越河南東路,向北延伸,最終在長春中路行成了澳龍廣場、新世界廣場、上海大廈、長春路超高層等城北超高樓層(新世界、上海大廈、長春路超高層綜合樓都超過150米,為城北最高樓)大樓和城市綜合體。

烏魯木齊城北變化大,卻為何遲遲發展不起來?六大原因制約發展

烏魯木齊城北變化大,卻為何遲遲發展不起來?六大原因制約發展烏魯木齊城北變化大,卻為何遲遲發展不起來?六大原因制約發展​​​

澳龍廣場、新世界廣場、上海大廈​​​ ​

尤其是澳龍廣場和神華的幾棟樓,豪華大氣,是城北最漂亮,也最接地氣的大樓,是城北新區的兩個核心點(另一個為長春南路的友好時尚購物中心),完全一派大都市味道。

不管是澳龍廣場,還是新世界廣場,都是一個集大型商業、中高檔寫字樓、酒店式公寓、大型時尚連鎖百貨、大型生活超市、時尚國際影城、數碼電器、量販式KTV、娛樂會所、時尚電玩城、特色餐飲、及室內商業步行街等多種業態組成的大型城市綜合體,跟長春南路的友好時尚購物中心一樣。

長春路城市綜合體和四平路的創新廣場投用,給城北新區的滕飛提供了動力,也是城北新區這些年變化巨大的具體體現。

目前在建的長春萬達廣場,紅星美凱龍等,都意味著,城北有很大發展空間。

很多人都說,城北新區這些年變化大,其實不是說這裡的教育交通出行變化,而是說在長春路,附帶四平路建起了一大批城市綜合體和美食街、大型小區等。

但城北這些年變化雖然大,卻沒有實質進展,沒有行成較高的人氣,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原因在於:

1、交通出行單一成城北城市發展瓶頸。經過這裡,除了少數比較偏僻的公交車線外,既沒有BRT,也沒有主要公交線路。之前開工建設的地鐵3號線,要經過城北,但目前也停掉,經過四平路的BRT6號線支線,車站都建好了,也停了,這都成了城北未來交通的短板。要致富,先修路,要發展,先發展交通,城北要發展,路必須儘快修好,BRT、地鐵需開通。

2、綠化比較差。城北除了天津北路和喀什路綠化還不錯,其他地段,整體綠化都不好,沒啥樹,人行道也沒有規劃建設好,部分道路狹窄,堵車嚴重。綠化以及城市規劃,須儘快完善好。

3、城市綜合體一直沒有開起來。雖然澳龍廣場已經投用了好幾年,但入駐的商鋪比較少,沒有行成人氣,新世界廣場也投用了,但現在招商困難,難以行成較好的人氣,如果這些問題解決不了,還是會影響城北的雄起。

4、老城區改造推進緩慢。 城北大片的居民自建房(長春路、四平路片區)說要拆遷,進行老城區改造,但也沒有了動靜,這必然會阻礙城北向現代化、都市化新區發展的步伐。

5、雖然有入駐的學校,但不是名校。以前說要建13中分校,卻泡湯了,成了130中學,坑了不少衝著名校學區房價格去買房子的業主。而且,目前那邊不管是小學,還是中學、高中,學校整體較少,且沒啥像樣好學校,教育資源匱乏,與高鐵片區的名校相比,還差一大截。

應該說,在烏魯木齊三大最有發展前景的片區(新區)中,城北新區是發展最不好的區域,交通、城市綠化、教育、居住環境等沒法跟另外兩個片區相比,所以,城北新區要做的,還有很多方面需要跟會展片區、高鐵片區學習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