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文人用印有素章與鈕章之分,各具特色的印鈕或生動活潑或古樸厚重,常使文人雅士愛不釋手。

古獸作為占主導地位的印鈕門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印鈕最初是王侯將相、達官顯貴的專用品,印鈕的鈕飾與材料根據使用者的權位與官銜不同有嚴格的等級制度。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至清代時期印鈕更多則具有文人意味,書畫作品強調書、畫、印三者相結合,成為抒情達意時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他們把反映自己內心世界的語句,通過篆刻、雕刻的印章,與賞玩的書法繪畫相結合,從而達到其藝術追求的理想境界。而賞玩的印鈕則成為不少人對人生追求和思想情趣的載體。

方曉的雕刻作品,多為古獸、印鈕,其風格穩健,耐品,造型渾厚中不乏細膩,收藏或把玩、或置於案頭再適宜不過。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太獅少獅》 老性芙蓉石 方曉

太獅少獅鈕方章,凍透潤澤,質感細膩凝潤,印章為老性芙蓉石所制,其色渾厚凝重,質地瑩潤緻密、凝若脂玉,十分脂凝且蠟性十足。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古獸乾淨十足,通體呈黃金黃色,濃郁純正,幽然古樸,發出燦燦葆光。

雕刻師毫不惜材,將質地如此完美的芙蓉石切割成長方形,配以圓雕的太獅少獅鈕,極盡奢華。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獅自古就是民間喜聞樂見的題材,母子獅有“子嗣昌盛”之意,亦有借諧音“太師少師”,寓高官厚祿。此印鈕雕刻傳神,獅子造型飽滿,鬃毛與尾毛刻畫精巧,開絲勻整細密。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太獅站立,略微回首,神情威嚴而慈愛;幼獅雙爪緊貼於母獅背部,攀爬戲耍,頑皮可愛。太獅少獅的鈕頭與田黃石方章的尊貴大氣相呼應,古樸中見靈巧,真趣裡藏精神。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此方章精工雕琢,印鈕雙獅採取圓雕手法,細膩中見得剛勁。太獅神態慈祥,側身回望,少獅於太獅旁邊玩耍,滿臉稚氣,溫順乖巧的神態令人喜愛。觀此印鈕時,則能體會刻者作此印時悠然自得之心態。實為不可多得的文房佳品,為難得的案頭小品。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母子情深》 金沙地月尾 方曉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全料帶金沙的月尾紫,無白糕,難得的純淨大料。章體碩大,材質精良,通體純紫色,滿金沙,殊不易得。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小獸正頑皮的趴在母親的身上嬉鬧,神態憨然,而母親正昂頭享受這天倫之樂。母子古獸體態端正,比例適中,動作各異,畫面感強,表情誇張,指爪毛髮畢現,可謂雄放中能見精微。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作品在保證氛圍溫馨的情況下又不顯過於厚重。母魚與子魚形神兼備,活靈活現,似靜似動。彷彿在我們面前不是一枚靜物,而是一副活生生的畫面,母子之情自然流露。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小獸之首巧色雕琢,天人合一,匠心獨運。整件作品料美工好,造型考究,富有靈韻。雕刻家賦予了它們新的生命,美質、性老,大材、良工,非常難得。令人愛不釋手,石不能言最可人。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滿金沙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方曉古獸鈕 印鈕——文人雅士繞不開的話題

方曉,福建福州人。自幼愛好美術,師從工藝美術師周鴻,學習印鈕、人物等雕刻,喜愛學習素描、書法。從藝期間曾得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黃功耕指導,博採眾家之長,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現為福州壽山石行業協會會員,福州壽山石文化藝術產權交易所特聘雕刻師。《涅槃》榮獲2015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會優秀作品評比(金獎)《戰馬》榮獲2015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莆田)評比銀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