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豆腐是漢朝淮南王劉安發明的,是真的嗎

關於豆腐的起源,種種說法,一般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起源於唐末宋初。在這之前的文字記載中,從來沒有“豆腐”這個字眼,或者類似這種食物的具體描述,包括《淮南子》和《齊民要術》。在宋朝的時候,豆腐才普遍的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並且花樣翻新

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起源自漢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也有出土文物證明,在東漢末年,民間製作豆腐已經有很成熟的工藝,在河南密縣打虎亭村出土的漢畫像石上,已清晰描繪了製作豆腐的泡豆、磨豆、過濾、點漿、整壓等流程。

《史記》裡有一篇《貨殖列傳》,對人們的飲食有一些記載。那時南北方的口味差異很大,跟現在一樣大。南方吃稻米,北方吃麥和粟。北方麥子種植面積很大,自然有各種麵食。麵食有統一的稱謂:餅。常見是燒餅、湯餅、蒸餅,燒餅和蒸餅好理解,湯餅其實就是現在的麵條。

黃豆在那時稱為菽,看現在的黃豆都是渾圓形狀的,其實中國原產的黃豆是腰形的,扁長,前些日子我去陝北,在綏德農村見到的黃豆依然是這種形狀。而陝北當地農村依然盛產糜與黍,這都是中國數千年來沿襲的食物。漢初沒有什麼吃豆子的好辦法,豆子要煮,直到三國時期,曹植“七步成詩”,還在寫“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煮熟了之後不怎麼好吃,並且會脹氣。所以豆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不是人們桌上的主要食品。

傳說豆腐是漢朝淮南王劉安發明的,是真的嗎

黍,葉子線形,子實淡黃色,去皮後叫黃米

到了明清時期,有人覺得“豆腐”這個詞不好聽,於是稱之為“菽乳”,然而這個詞太過文雅了,與豆腐的平民化屬性沒有關聯。

在中國曆朝歷代,政府最關注的都是農業,在漢朝已經有了《汜勝之書》等農學著作,指導人們耕種之道。同時,鐵器的大量應用,人們的耕作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單位產量增加不少。更令人讚歎的是,那時已經出現了溫室栽培技術,使人們有機會吃到反季節食物。張騫出使西域,東西方文化的交流,給餐桌帶來的最直觀的好處是:食物種類開始增加,他們從西方帶來種子,在當地種植,如今我們吃到的葡萄、石榴、核桃、芝麻、洋蔥、香菜、黃瓜等等都是漢代時候引進中國。

影響漢代人餐桌的不光是農業與作物,還有器具與氣候。漢代人的喪葬習俗給後來的考古者有許多方便,那時的人們會把生前使用的器具全部做成陶製品,隨死人下葬。漢代古墓挖掘出來,往往會有許多陶製品,當時的日常生活細節都隱藏在其中。那時已經有敞口大鐵鍋,稱之為鑊,這個字至今仍然是粵語系的常用字,說一盤炒菜好吃需要有“鑊氣”。當時的鑊主要用來煮食,但也開始出現了炒菜。“炒”這個動作最終完成了中國美食最完美的一次跨越。“炒”的出現,光有鍋不夠,還要有油,先秦時候沒有植物油,都是動物油,太過珍貴,不是尋常百姓家使用,到了漢代,植物油出現了。西漢時期的溫度普遍比現在溫暖,有利於農業發展,而到了東漢末年,剛好趕上一次寒季,連年的溫度偏低,農業自然無法發達,遂兵荒馬亂的年代開始了。

傳說豆腐是漢朝淮南王劉安發明的,是真的嗎

豆腐雖然不是劉安發明的,有一個卻是事實:劉安是個方術家,他召集方士三千,集體煉丹,集體修仙,促成了許多科技成果。比如“精氣神”,這三大要素就是《淮南子》提出的。其中也講養生,養生的最高目的是:“形若槁木,心若死灰……不學而知,不視而見……天澤焚而不能熱。河漢涸而不能寒也。……居而無容,處而無所,……此精神之所以能登假於道也。”

方術始於巫,中醫也是源於巫,他們不可分割,古代著名的中醫都是方士。中國古代的天文、歷數、醫藥、化學是和方術交織在一起。提及方術,不能不提的一個人是齊人鄒衍,這個人似乎不怎麼有名,但是他的理論大大的影響了如今的中國人。五行學說中國自古有之,鄒衍把它上升到理論層面,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終而復始,這幾乎成了後人的理論依據。萬物都有陰陽五行之說,這自然包含了食物。

食物之中有陰陽,凡是食物都有熱性和寒性之分,這也是現代人篤信的健康飲食原則。一提到大閘蟹,人們想到的總是“性寒”,需要搭配一些熱性的姜醋,或者黃酒;一提羊肉,就會說“溫補”,性熱。“寒熱溫平”這四字真言幾乎成了食物的靈魂分辨書。

傳說豆腐是漢朝淮南王劉安發明的,是真的嗎

最補不過一碗羊肉湯

所有這一切,都是在漢朝時期才得以確立的,而確立者,正是這些方士。

中醫的形成是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西醫的形成則是以四行體液學說為基礎。四行體液學說的四行,即 水、火、土、氣,所謂四原性,乃寒與熱、燥與溼四大屬性(涼與溫、干與潤亦為四性,只程度不同);四體液是指血液、粘液、黃膽汁、黑膽汁。四行體液學說強調“體液”的重要性,體液與四原性的不同配伍決定了人體的生理特點與疾病性質。而古印度的吠陀醫學也是地水風火四行理論。誰影響了誰,沒有定論,我看過一種說法,印度醫學理論隨著漢朝佛學傳入中國而進入中國,食物中的“寒熱溫平”這四行是脫胎於印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