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怎麼唱才能好聽?怎麼才能變聲?

沐陽丨

我是來自日本的宮下匠規。是個音樂人。

我最近也一直想著這個問題。

怎麼樣才能把聲音變得好聽一些。

我告訴你我研究出來的一個秘訣。


(↑這是我)

秘訣就是“聲音中的空氣量的比率和控制”。

你比較過亞洲人和歐洲人的說話的聲音嗎?

看下連續劇或電影。歐洲人的聲音中有一點沙啞的感覺。就是聲音沒有特別清澈。帶著那種小小的雜音。那個是歐洲人嗓門的一個特性。

哈氣沒有百分之百的變聲音,能聽出來小小的空氣的聲音。

亞洲人的聲音是偏向於百分之百的實聲。就是沒有空氣的那種“灑————”的聲音。

這是因為亞洲人的聲音的分辨率比較高。嗓子是比較緊張的狀態下說話或唱歌的。

可以想像 唱青藏高原。那種是百分之百的實聲。聲音聽起來很亮很銳。

唱民族風的話可以那樣唱。

但是唱通俗的話,需要歌聲中帶著空氣的聲音是最好的。那樣聽起來有空氣感,韻味。跟樂器和起來的時候很容易融洽。

想一下發 he 的音的時候的 h 。

發 h 的時候是不是 嗓子有“灑———”的小小的空氣聲? 用這個感覺。

歐洲人不用刻意去想這個事情。因為他們說話時候已經帶著空氣聲。

亞洲的歌首有的說話的感覺和唱歌的感覺不一樣。是因為他們唱歌時故意地把空氣聲加進來唱歌。所以聲音就會變。聽起來很好聽。

周杰倫 聲音聽起來很脆弱,但是用空氣聲。所以很好聽。

聽一下陶喆的 沙灘的現場版。空無一人 這片沙灘〜 你能聽出來聲音帶著空氣聲。

其實 歌手錄音的時候 錄兩次同樣的旋律。

比如第一次百分之百的實聲唱了之後,

第二次像呼吸聲一樣 空氣聲多一些唱歌。

然後混音的時候合起來。那樣才能好聽。

現場的時候是用話筒和各種效果器來加一些空氣聲。裡面有技術衡量的。

所以你如果平時練的話,不要太用力唱。像呼吸一樣,放鬆,慢慢把自己的呼吸裡面加聲音。一定要錄音。錄一次聽一次。

你要確定實聲和空氣的比率多少是聽起來比較好聽。

有的日本歌手,喝酒抽菸故意做出這種聲音。不過你不用那麼極端。

平時多唱歌。能練出來。

希望你能發出你自己最滿意的聲音。


宮下匠規JAPAN

沒有想到吧,肥貓不但是個歷史達人,時事評論員,書法愛好者,還是個聲樂理論家呢!

今天就和大家討論一下唱歌問題。

為什麼有些人唱歌好聽,有些人卻不堪入耳呢?



一、音準和節奏

音準就是不跑調,能和原曲搭配準確。某個音的發聲高一key和低一key,給聽眾的感受那是大不相同的。人家做曲是有聲音美學的規則的,你破壞了這個規律,當然就難聽了。

節奏就是合拍子。每個曲子都有固定的節拍,長長短短,節奏美就體現了,你唱歌不嚴格,該長的時候短了,該短的時候長了,都會破壞這個節奏美,自然也難聽。

簡單地說:你的歌唱要與原曲的配樂搭配準確。

音準和節奏需要一定的天賦。但是,絕大多數人是能通過練習進行提高的。

在這方面,大多數老資格的歌手都把握得很好,自己多聽,多體會。練習的時候要嚴格要求,這個絕對不能將就和馬虎。



二、整體感

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在一首完整的歌曲中,你的各項把握,比如情感基調,發聲方式,層次遞進都能很好地維持一個整體,段與段,句與句,字與字之間要保持聯繫和共性,有機結合。你不能這一句用這種唱法,下一句又換另一種方式,雜亂無章。

整體感是一首歌曲好壞的重要指標,這個你必須要認真對待。



三、層次感

這個是對練習唱歌的朋友進一步的要求了。

文似看山不喜平。像寫文章,畫山水畫一樣,你音準節奏達到了,也有了基本上的整體概念,但是沒有層次感,就如同一幅山水畫沒有立體感,遠山近水區別不開,感覺非常平淡。這也是初學歌唱的朋友容易犯下的通病。

要想唱出層次感來,就需要有對樂曲有一定的理解深度和掌握能力。你必要認真體會音樂和歌詞所要體現的內涵,準確把握遞進關係。

隨便舉個例子,現在比較簡單的歌曲,通常會見到這樣個模式:A1段――A2段――B段

A1段就是主歌第一段,A2段就是主歌第二段,和第一段的節奏和音樂大體上相同,歌詞變了,B段就是副歌結束,往往是整個樂曲的高潮。

假設你唱第一段,比較完美地完成了。

但第二段,你就不能再那麼一模一樣的複製粘貼,你應該思考一下,這一段主要是向結尾的哪一種感情過渡?是奮進,是憂傷,還是憤怒?找到了這個表達點,你就在其中某些字句上加以強調,或者改變部分發聲,比如採取一兩個半假聲,或怒音,或嘶吼,或沙啞,或顫音,把這個意思強調出來。

然後到最後B段副歌,你的歌曲就上下聯繫起來,還波瀾起伏,立體感就出來了。



四、發聲

這個專門放到最後講,是因為大多數朋友感覺上最難的一部分。

出題人說是“變聲”,其實一般我們稱之為“換聲”。大概很多人想了解這個發聲,是為了對付高音吧😄?

由於篇幅問題,也沒有辦法搞成教學貼,就大概地說一下,同時給大家推出一些代表人物,瞭解瞭解。

唱出高音來的發聲有很多種,一般有以下幾類:

①真聲(聲帶圈形閉合,聲帶整體呈面型振動)

就是咱們平常說話交流的聲音,聲音結實,也通常用在歌唱中。代表人物:張雨生

②假聲(聲帶分裂,聲帶邊緣呈線型振動)

這種聲音比較柔婉,代表人物是阿寶。還有一種美聲高音,也是假音。



③半假聲(聲帶圈形閉合,聲帶邊緣呈線型振動)

這種發聲比較空靈,代表人物是林志炫。

④混聲(聲帶圈形閉合,聲帶局部呈面型振動)

這種發聲有一定的結實度,也有一定的空曠度,代表人物是楊培安。

⑤海豚音

不太準確的說法,因為這種發聲也有好幾種,維塔斯是海豚音,還有人是另外一種,比如瑪麗亞凱麗,是屬於咽音發聲。

阿寶的高音屬於假聲,又是民歌唱法,大多數人很難掌握。而且,適用性也不大。

美聲高音也是假音,咱們普通歌唱愛好者也沒有幾個願意去玩那個花腔。

海豚音我不會。



那麼,大家的選擇就主要集中在林志炫代表的半假聲和楊培安的混聲上,這兩種方式,咱們普通人經過訓練,是完全可以達到的。

愛聽歌的人知道,林志炫的高音和低音發聲方式是有區別的,大約在A調以上,他那個聲音就變得比較柔婉了。就有點類似於那個手動檔駕駛,換了一個檔,依然平順,但是這個換檔如何能自然而平滑地從低檔位過渡到高檔位,而令人難以察覺,則需要長期的練習和體會。

楊培安這種發聲,就有點像無極變速的手動檔汽車,這是自動換檔的,從發聲原理上,就是聲帶逐步閉合,局部振動面積越來越小,這對氣息的把握和聲帶的精準控制需要很高的要求。也必需有長時間的磨練和習慣。



五、幾個有益的練習

氣息:①穩定性,拿一張紙活貼在牆上,發U音的同時,吐氣吹紙,使其不下落,練習氣息的綿長穩定和效率,②彈動小腹,讓氣流快出慢進,練習腹式呼吸,③發聲由大漸漸變小,再由小變大,體會氣息對聲帶的影響和掌握。

發聲:①一點點吐氣泡音,體會聲帶的發聲點,併發長音②半呵欠吸氣時停住,張口發聲,體會放鬆狀態下的發聲,③唇顫音打嘟嚕,磨換聲點,④把這種聲音用到某句歌唱中,體會和習慣,⑤用這種聲音去唸讀一些話語,逐步習慣和運用。

如果需要進一步的求知,那就去高音吧,那裡還是頗有一些高人的,還有些自制的教程,都很適合練習。



最後,再說一下,無論學的是哪一個方式,都不要瞧不起別的流派,唱歌是個系統工程,水平高低在於應用得當,表現合理。一鱗半爪的技能不值得洋洋得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