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迷信表面,选购音响的四个误区

对于不太懂得欣赏音乐的人来说,往往说不出莫扎特和海顿的音乐风格差异在哪里,也不需要了解的刘德华的音域和徐小凤的音域区别在哪,但是我们需要体会到音乐给我们带来的轻松愉悦感,我们没必要了解音响或是音乐的派别,但是我们都应该有一套合适的音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休闲和放松。

但是我们在选择音响的时候,往往很容易陷入到一些误区当中,理解这些误区能够让我们在选购音响的时候避免少走些弯路。

误区一、盲目的迷信功率

功率这个参数,其实也是衡量有源音箱或是功放性能的一个比较基础的参数,但是因为一些厂商会有意的回避,所以很多的产品说明上功率也成为了厂商玩文字游戏的地方,经常会变成一个没有实质含义的参数。

不要迷信表面,选购音响的四个误区

额定输出功率(RMS)

RMS功率也可以说是在所有功率标注方法中真正有意义的,它主要指的是功放电路在额定失真范围之内,能够持续性的输出最大的功率,也称之为“有效功率”,不论我们推荐有源低音炮或是功放所指的功率一般指的也都是额定的输出功率。

峰值音乐输出功率(PMPO)

这指的是在完全不考虑失真的情况下,功放的最大输出功率值,峰值功率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因为它所谓的瞬间往往是无法分辨的几毫秒时间。

误区二、喇叭的尺寸越大越好

低音喇叭口径大了,在听感方面,低音显然会更有力度,量感也会更多,下潜也比较深,低音有更强的冲击力。如果小尺寸的喇叭,声音方面调校不到位,驱动功率不足,低音是很容易模糊一片,比如密集的鼓声。

小口径的喇叭低音虽然表现的比较干净利落,瞬态响应比较好,不过低音截止很快,不太适合大动态的作品以及表现气势宏大的场面,简而言之,就是低音没有震撼感。

不要迷信表面,选购音响的四个误区

同时大的单元对于功放的搭配也有比较高的要求,没有良好的控制力,声音力度是很难出来的,速度受不住,这还不如使用小单元舒服。

另外,如果你的听音房间面积较小,大尺寸单元的优势也是体现不出来的。与其花钱在尺寸上,不如选择整体升级更优秀,和听音环境相匹配尺寸的音箱。

误区三:外观好看的就是好的。

不要迷信表面,选购音响的四个误区

其实好的器材不一定外形多华丽,反倒好的音箱很简练,不弄虚的东西,对于音质提升没作用的功能能省就省,不过制作工艺一定要好。好看并不等于声音就好听。对于外表,HIFI器材一般都会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征:1、外形简单,不夸张,不会将汽车喷漆、高级桃木等各类装饰(20W以上的器材另说)

越高档的器材往往也就越朴实无华,而且传统大厂的公里不仅是外观,在箱体结构、内部加强材料以及材质工艺方面对声音的关键因素有影响的都会下很大的工夫,这些也抖不是外表能够轻易看出来的。

误区四:重价格轻搭配

在音响器材方面,价格往往不能完全的反映出其素质,一万的器材当然会比一千块钱的器材好很多,但是五千的器材就不一定比四千五的好,当次接近的器材就是这样,因为每个厂商的设计水平不同,元件使用的不同,进货渠道不同,成本控制水平不同,广告投入、销售渠道等等,都会造成水平接近的产品往往市场的价格差距很大,所以价格是个考量的因素,但也不要盲目的迷信。

音响是科技的产物,不过也抖是人工制品,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作品,设计的方向是有所区别的,成本花的地方也不同,如果在外观上花费太多工夫,必然会再音质方面缩减成本。

同时,不同地区出品的音响,也是会受到当地历史文化以及工业基础影响的,或多或少都会携带独有的个性和走向,产品的声音特色自然也会有偏向,在选择搭配产品方面,选择合适的产品才是能够出优质声音的关键。

如果自身的经验并不是很足,或是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选择专业的影音集成公司帮您选择,这样能够保证你买到的东西都是正品,而且他们也会为你搭配出比较优质的影音系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