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我叫祁楒媛,彝族,

今天我想給大家講講,

我們一家的故事。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 祁楒媛

我的家鄉,

是大理州永平縣廠街鄉瓦畔村,

有著大片的原生農作森林,

人跡罕至,植被茂密,

有最原始、最原生的山區農作物

有最生態的自然環境和最溫潤的氣候,

這裡是一片腳踏雲彩的地方,

一年四季,擁有大山特別的美。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我們守護著其中的600畝山林,

那裡有我們精心養育的老品種核桃樹,

有父親和母親故土難離的心,

有著我不能割捨的故鄉的雲……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這裡自古就是雲南優質核桃產地。

曾經這一帶大山深密,

農業發展極為落後,

交通和經濟都處於與世隔絕狀態,

直至90年代初,

這裡家家戶戶才通上了電,

用起了電燈,

運輸也處於人背馬馱的狀態。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我的爸爸祁正生,

1947年出生在雲南省大理州永平縣,

廠街鄉瓦畔村一個窮苦家庭,

少年時期曾腳穿草鞋翻山越嶺,

步行一週到大理州民族師範學校求學。

1964年應徵入伍,

23年部隊軍旅生涯,

轉業後在雲南曲靖市從事金融工作,

曾獲得省級勞模,

他是一個熱愛家鄉、熱愛勞動的人,

他和媽媽始終用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這一點從我記事起一直沒變過。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年輕時的父親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年輕時的父親和母親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當勞模的父親

1998年底,

永平縣政府鼓勵號召在外地工作人員,

回鄉購買荒山發展家鄉建設。

爸爸積極響應,

他說:

故土難離,

家鄉太窮,

我退休後要回到我的家鄉,

和鄉親們一起把家鄉建設好。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於是爸爸和媽媽商量,

用夫妻倆的工資和少量積蓄,

購買了600畝的荒山山林,

種植原生老品種核桃樹。

2003年,

我媽媽退休後也隨爸爸回到這裡,

步入了另一個天地。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起初山裡不通公路,


下車後要走十公里的山路,

才能到海拔2100米的核桃種植基地。

他們倆硬是靠人背馬馱,

把種植核桃所需物資運上山,

用壘土錘出簡易房,

組織人力鋤草開荒,

挖塘種樹,

從幾百米外山溝挑水澆樹,

解決生活用水;

沒有電,

晚上就點松明子照明。

山高路遠,

老兩口生活飲食不方便,

山裡有一水潭可以養魚,

就從縣城買來魚苗,

請人輪換挑四對桶,

用兩小時,

才把放有魚苗的水桶挑到水塘邊,

自種糧食,

養起豬、雞,

種上小菜,

解決了日常生活所需問題。

我們種植原生老品種的核桃樹,

不是早熟早產的品種,

一般需種植十年幾以上,

才進入豐產掛果期。

其特點就是晚熟,

果實優質,

果大、殼薄、仁白、味香、含油量高。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 老品種的大麻子核桃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由於投入時間長,

成本運作高,

當地人也只在自家田間地頭種植,

成規模的不多,

導致年年種樹不見樹,

人們的積極性並不高。

爸爸親自到大理州林業部門,

還有云南省林業部門,

請教種植經驗。

他的核桃種植經驗,

為全縣種植核桃起了示範帶頭作用,

永平縣政府曾召開三級幹部會議,

到他的林地召開現場會議,

總結出成功的種植經驗在全縣推廣,

全縣種植成活率,

從不到百分之四十提高到百分之九十。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 永不停歇的父親

為了促進當地的原生核桃種植發展,

父親把近千株核桃樹苗,

無償提供給部分村民;

出資修通了汽車便道,

無償的供村民通行;

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使部分群眾告別了人背馬馱的歷史。

近些年,

農業科技發展迅猛,

各種新品種核桃種苗推薦者絡繹不絕,

爸爸卻始終不為所動,

他常常教導我:

原生農業週期長,

收益低,種植不容易,

要保護好這有上百年曆史的老品種。

不要讓外來物種破壞了本地的環境,

我們這個地方的特產就是大麻子核桃,

這是我們這個地方的根植所在。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 山溝溝裡的核桃樹

作為爸爸的女兒,

我也是原生種植農業的一員,

堅持原生種植,

立志和爸爸一樣,

成為一個種植百年老品種的新農人。

我還在曲靖開了一家小店,

推廣銷售我們自己種的核桃和山貨。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 我的小店

由於回鄉創業,

戶口不在當地,

無法享受到當地的惠農政策,

全家可以說是省吃儉用,

爸爸媽媽的退休金,

加上我的小店的銷售收入,

竭盡所有投入到了核桃林的建設中……

三分種植,七分管理,

我們這裡水土養分足,

陡坡深溝的核桃樹坡度達45度

基本就是天生天養,

房前屋後的核桃樹有時候撒點雞糞,

因為這裡的物種多樣性,

樹很少得病,

我們只是冬季在核桃樹腳刷石灰。

經過二十年生態種植的摸索和實踐,

現在從防蟲、治病、施農家肥、剪枝、

採收、傳統烘烤等

爸爸都總結出一套完善的生態技術,

保證了核桃林品質。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 刷石灰防蟲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白露過後,

核桃成熟了,

很多已經是熟透開裂了,

採摘的工人爬到樹上竹竿輕輕一打,

果實就自動脫落,

一部分人在下面撿果,

裝車回家剝青皮。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 撿果

有人問我們為什麼要打果,

而不是等著都成熟落地了撿拾回去。

因為每一顆核桃從母樹脫落的時間不是統一的,

自動脫落的核桃,

青皮已經沒有生命力,

褐色素就會侵入到核桃殼上,

時間長沒有被撿拾起來,

核桃就會被自己的青皮捂壞了,

桃仁是黑的,

烘烤出來顏色也比手工剝離的深。

大家都知道新鮮嫩核桃能賣出好價錢,

但我們從事原生核桃種植二十年,

從未在市場上賣過新鮮果。

拒絕機器水洗脫殼、

拒絕藥水侵泡脫殼、

拒絕硫磺燻蒸,

從採收到烘製,

一直採用最原始的手作方式。

現在推廣青皮水洗脫皮機,

速度快,

烤出來的果也白,

但是損傷果子厲害,

後期存放時間不長,

所以我們家一直堅持使用人工。

去完青皮的核桃,

會馬上進上下左右都通風烤房,

放在距離炭火2米左右的竹笆上,

均勻散鋪開,

每一撥進去烤房的核桃,

都要烘烤3天3夜,

烤制中途還要給核桃用耙數次翻翻身,

直至水分透幹。

果子排隊去皮有先後,

後點的自身青皮褐色素上色就深一些,

所以果子的顏色會有差別,

但味道不會變。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 核桃的烤房和曬場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就這樣在艱苦的環境中,

我們靠決心和信心年復一年的走過來,

現在核桃種植基地漸漸的完善,

基地的規模和環境,

比起以前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換,

政府已經把棠石路修到了家門口,

農村電網已通村村戶戶,

自己出資十萬元修建的汽車便道,

已通所有林地。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這裡除了樹木的年輪在變,

舌尖上的美味讓時間還停留小時候,

味蕾依舊能嚐出的食物的真香,

我將家鄉的樸實山貨,

土蜂蜜、無飼料臘肉、山花椒、野生珍菌、會飛土雞等,

帶回到城裡,

大家品嚐後都說我們的東西物廉價美,

山裡的食物吃起來是真有滋味!

從此我有了一個心願,

讓更多孩子嚐到食物的本味,

自古以來的味。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土蜂蜜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 臘肉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雞樅菌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土雞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野香菇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花椒

傳統農業並非落後於創新農業,

不忘初心,

讓我們的孩子及後代,

能夠繼續生態與自然的平衡,

讓森林與城市的共融,

是我們堅守的動力!

瓦畔·大理雲舍,

是我正在註冊的產品品牌商標,

我的小店也叫這個名字,

歡迎大家來我們瓦畔的山林,

歡迎大家來品嚐我們的核桃和山貨。

瓦畔·大理雲舍:父女兩代人守護600畝原生森林,只種老品種核桃

我叫祁楒媛,

我愛我的爸爸媽媽,

我愛我雲端的故鄉,

我愛這片壯闊美麗的山林,

我願意做一個新農人,

傳承父母的初心理念,

守護著故鄉這片沃土,

讓這山裡的珍寶被更多人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