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作者 | 唐砚 主播 | 羽洋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姐说,最近被儿子小山包气坏了。

快考试了,小山包还是回家就打开pad玩玩玩。

堂姐劝他,先写好作业再玩。

小山包顶了回去:

为什么我不能先玩再写作业?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第二天英语模拟考,小山包考了一堆叉叉,很简单的词错了好几个。

堂姐很生气,没想到小山包更有「骨气」:

-你怎么回事呀,这些单词都能错。

-我觉得考得还可以。

-错成这样还可以,你昨天到底背没背单词?

-我背了!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堂姐更火大了,小山包也嚷起来:

-胡说!背了怎么错成这样?

-你问我背了没有,又没问我记住没有。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堂姐跟我说,这会儿他还小,将来到了青春期,会不会被他气死?

父母一生气,就容易冲孩子发火。

孩子偏偏不像父母想象的,乖乖认错道歉,反而喜欢顶嘴,张口就是:

为什么我必须听你的?

你不让看电视,自己怎么看手机呢?

你怎么知道是我干的?

……

结果孩子一顶嘴,父母更生气,就陷入了「顶嘴怪圈」,开始为了吵架而吵架。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顶嘴的孩子就像个小刺猬。

我们碰他一下,他就竖起一身刺来还击。说他一句,他有十句等在那里。

孩子顶嘴,我们就忍不住也想还击。

但亲子战争中从来没有胜利者,在「话赶话」里,大家都会说出一些伤人的话,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我们忍不住幻想,如果孩子不顶嘴该有多好!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孩子不顶嘴,确实是幻想。

美国一项儿童发展的统计显示,爱顶嘴的孩子约占70%。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他们为什么要顶嘴?

有时候,孩子顶嘴是为了「尊严」。

顶嘴,本质上是用语言反击。既然是反击,自然是先感受到了「攻击」。

有一次去闺蜜家,她正生气地唠叨儿子:

房间太乱,像个小猪窝,每次都是自己看不下去,帮他收拾。

小家伙气鼓鼓地「反击」:

我觉得乱挺好,谁要你收拾了?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娘俩吵了半天,最后小男孩哭着说:

我知道房间乱,但我就是不喜欢妈妈说我!

当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即使说的全是事实,孩子也会感受到贬低和攻击:

妈妈觉得我错了,我不好。

而那些安全感好点的孩子,才会顶嘴:

妈妈我没有不好,你才不好。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有时候,孩子顶嘴是为了「权力」。

妈妈们都知道,一团香甜的小婴儿是不会顶嘴的。

只有到了三四岁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才会顶嘴。

孩子逐渐从父母的精神世界里分离出去,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他有独立的见解,独立的意愿,并且拼命秀给父母看。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一个冬天的早晨,他的儿子要穿短裤去上学。

他大惊失色:

你必须穿长裤,我是你爸,听我的。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小男孩不肯,眼睛里含满了泪。

他讲道理:

不穿长裤腿会冻裂。

小男孩说,

这是我的腿,我不介意它们被冻裂。

万般无奈的老爸同意了,因为孩子的「顶嘴」有道理。

老爸打电话征求学校的同意……校长觉得这个小男孩很酷,决定以后他的生日,是学校的「短裤短裙日」。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从某种角度看,孩子争夺「权力」的努力,确实很酷。

因为这是他成长的勋章。

如美国著名喜剧演员宋飞所说的那句话:

我们要明白孩子们为什么会出现——他们是来取代我们的。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孩子喜欢顶嘴,但父母讨厌孩子顶嘴。

搜狐曾做过一项调查,孩子慢慢长大后,你最讨厌他哪种行为,75%的父母选择了顶嘴。

为什么?

孩子顶嘴,我们会有一种被冒犯的生气和伤心。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美国作家帕梅拉.李在她的育儿畅销书里说道:

在很多人看来,孩子顶嘴就是和自己作对。

但其实,这不过是我们对「失去权威」对一种尴尬。

孩子的成长,往往意味着父母的「失去」。

失去软萌小宝宝全身心的依赖。

失去权威。

我们在他的世界里,影响越来越小,从神一样的存在,缩成平平无奇的两个点。

这是为人父母的真相,只是我们很难接受。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我们生气的背后还有伤心。

我是为你好,为什么你不但不「感恩」,还粗鲁地把我推开,视我为敌人?

如果我们要的感恩,不是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爱,而是绝对的服从,那孩子是给不起的。

孩子不是我们珍贵的玩具,他是另外一个人。

保护自己的独立人格,对别人的「侵略」反感,这是人的天性。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如果孩子从不顶嘴,像小绵羊一样对父母言听计从,那我们反而更要担心,孩子是心理能力发展不足,还是一直在自我牺牲?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我们接受了孩子爱顶嘴,并不意味着,就此欣喜地放任自流。

因为「顶嘴」是一个基础,它会发展到不同方向。

有的孩子在「顶嘴」基础上,形成会思考、有主见、敢表达的品质。

有的孩子沉溺在一句话噎死人的快乐里,变成一个人见人躲的杠精。

我们应该引导孩子,用合理的方式说「不」,有强大的说服力,又有温暖的态度,而不仅仅是「顶嘴」。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具体该怎么做呢?

为孩子做出倾听的榜样

孩子拿了一张全C的卷子回家,如果我们真正放下自己,去倾听孩子,也许他会说,我很难过,考得很差,很丢脸。

如果我们一顿骂,孩子可能会立刻顶嘴:

C怎么了,还有人考D呢!

智者苏格拉底说,自然赋予我们人类一张嘴,两只耳朵,也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

只有耐心倾听,我们才会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才能说出合适的回应。

更重要的是,这对孩子是一种示范。

孩子慢慢学会,「顶嘴」之前,要先听完别人的真实想法。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鼓励冷静平等的争辩

弗吉尼亚大学做过一项研究:

让150个13岁的孩子描述他们和父母之间的一场矛盾。两年之后对比他们与父母的争吵方式和与同事的相处方式。

研究发现:

在家跟父母经常争论但能保持冷静的孩子,更能够轻松应对外界的意见分歧。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在争辩时,孩子必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还要说服父母。

这对孩子的思维、表达都是磨练,而且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也很重要。

汉堡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说:

争执能帮助儿童变得自信和独立。

在对抗中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知道怎样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事

父母爱孩子,不愿意孩子走一点点弯路,所以总想把自己的人生智慧塞给孩子。

但孩子一点也不领情。

小侄女在学新概念,每天背单词很不情愿。

妈妈天天催,她天天顶嘴。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后来妈妈决定让她自己负责这件事。

后果是灾难性的,不但课外班的成绩直线下滑,连学校的英语考试都连着几次考到B和C。

但终于有一天,小侄女主动说,妈妈,我得学英语了。

妈妈都泪奔了。

对父母来说,看着孩子犯错不出手,简直是对抗自己的天性。

虽然很难,但我们得承认,这是孩子自己的人生。

我们与其抓着「权力」不给他,不如放手,让他慢慢练习,如何用好这份权力。

一个孩子,能对自己负责,敢于表达自己,又懂得尊重别人的时候,才是作为父母真正的欣慰。

孩子顶嘴气死人,这是好事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