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新型診所經營報告

2018中国新型诊所经营报告

從頂層設計開始,醫生開辦診所的政策約束已被逐步解除,未來診所也會以每年6000~7000家的速度增長。診所究竟是不是一門好生意?建一個診所難不難?運營一個診所難不難?連鎖化的最大問題是什麼?應該做高端還是低端?選擇居民區還是商業區?

相信診所的運營者在進入這個行業之前,都會提出很多相關的問題。但是無論問題有多少,都無法阻擋醫生創業,無法阻擋民營資本進入診所領域。診所作為基層醫療執業場所,投資小,運營相對簡單。

但是據調查,中國新型診所盈利難的問題仍是一個普遍現象,那麼診所的出路究竟在哪裡?

動脈網訪問過幾十家新型診所的負責人,同時蛋殼研究院研究員在2個月的時間裡,對超過200家不同類型的診所進行數據收集,對超過80家包括業內著名的新型診所在內進行了實地走訪,並對創始人、管理者進行面對面的訪談,完成了這份《2018年中國新型診所經營報告》。

訪談過程中,蛋殼研究院設計了30個多個維度和診所運營相關的調研問券,並對數據進行了詳細分析和研究。

本報告將從目前我國新型診所的發展現狀、診所配置、經營狀況以及經營策略幾個主要方面進行剖析,相信蛋殼研究院在診所領域的洞見、遠見,都會因為“數據”而更加精準、有力。

一、行業洞察

診所,處於我國醫療網絡的最末端,它的特點是高度分散、數量眾多、層次偏低。但是,這並不阻礙診所在現階段成為一門非常受資本關注的熱門生意,多方勢力開始加大對診所的投入和建設。診所的開業潮正在興起。

醫生在走向市場開始創業的時候,診所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小本經營,風險自擔。

而診所的投資則小很多,市場容量大,不少互聯網醫療公司佈局線下醫療的主要方式也是診所。除此之外,大V醫生、外資醫療機構、上市公司等都在近兩年紛紛投資佈局診所。

診所投資者的多元化,也帶來了診所形態和類型的升級。大量在社區附近新出現的診所,已經逐步從我們印象中的小而差,升級為小而美。

新型診所無論是從診所的環境、服務水平、服務能力,還是就醫的便捷性,相比傳統診所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動脈網蛋殼研究院在2個月的時間裡,對超過200家不同類型的診所進行了數據收集,並對超過80家業內著名的診所進行了實地走訪,和創始人、管理者進行面對面的訪談,完成了這份《2018年中國新型診所經營報告》。

本報告將從目前我國新型診所的發展現狀、診所配置、經營狀況以及經營策略幾個主要方面進行調研,最後將這些經驗呈現給大家。

二、新型診所迎來最好的發展階段

2.1興辦診所的相關政策正在全面放開

在深化醫改的大背景下,鼓勵社會辦醫已成為醫療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醫療服務體系提升效率和質量的關鍵在於推進分級診療,從資源配置方面調整醫療服務的供給。

國家對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領域的准入政策經歷了從宏觀到微觀,不斷深化和細化的過程。

2018中国新型诊所经营报告

2.2政策推動社會資本進入診所領域

2018中国新型诊所经营报告

第一,大力推動社會辦醫,引入民營資本。國家一直在大力支持社會辦醫,民營資本進入醫療領域的限制越來越小。2010年11月的《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明確指出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領域。

隨後推出的若干政策,逐步放開了非公醫療機構的區域和領域。通過這樣的舉措,可以打造一大批有較強服務競爭力的社會辦醫療機構,形成若干具有影響力的特色健康服務產業集聚區,服務供給基本滿足國內需求,逐步形成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新格局。

2017年5月,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中,從市場準入、審批服務、投資合作、對外開放等方面給出了醫療服務機構對社會資本開放的具體意見。支持社會辦醫療機構引入戰略投資與合作方,吸引境外投資者通過合資合作方式來華舉辦高水平醫療機構。

第二,放開診所審批限制。醫療機構的設置非常複雜,許多情況下需要舉辦人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適當的放開審批條件和縮減審批環節,對民營資本來說非常重要。同時,政策也在放開醫生開辦全科診所的准入、醫保的准入等各種條件,放開診所開辦時的規劃限制、科室設置限制等,讓診所的興辦難度大大減小。

2015年3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其中明確提出個體診所的設置不受規劃佈局限制。

2017年5月,《關於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再次強調,凡符合規劃條件和准入資質的民營醫療機構,主管部門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同時精簡、整合審批環節。對社會辦醫療機構配置大型醫用設備可合理放寬規劃預留空間。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佈局限制。

改變最大的還屬2017年12月公佈的《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新政規定舉辦中醫診所的,將診所的名稱、地址、診療範圍、人員配備情況等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中醫藥主管部門備案後即可開展執業活動。

傳統診所審批制度需要經過申請、公示、設置批准、環保、消防、驗收、發證等7個環節,流程複雜,耗時長,門檻高。中醫診所由審批制變為備案制後,如今只需申請和發證兩個環節,一次就能完成。

第三,鼓勵人才流動,放開限制。醫療行業是一個服務行業,需要專業技術人才。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推進,近年來國家層面對於醫生舉辦私人診所和多點執業乃至自由執業的限制,正在逐漸放寬。政策從行政編制上解放醫生成為社會人,並給予多點執業支持,讓更多高水平的醫生進入到社區。

在頂層設計已經逐步放開的背景下,相信在未來幾年內,各地的衛生政策會逐步落實,醫生開診所的政策藩籬正在被逐漸拆除!診所將逐步加大在醫療服務體系中的比重。

2.3從數據看我國診所發展

2.3.1診所數量每年增加6000家

2018中国新型诊所经营报告

根據衛健委公佈的公開數據,2009年新醫改以來,診所數量以每年6000~7000家的數量在快速增長。《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2017》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診所已經達到了169367家。

其中,城市診所的增速遠高於農村。六年間,農村的診所複合增長率僅有1.48%,而城市診所的複合增長率為5.07%。

2018中国新型诊所经营报告
2018中国新型诊所经营报告

在診所的所屬類別中,絕大部分屬於非公立的民營診所。以2016年的數據為例,非公立診所的比例佔到了96.8%,所以診所一般代指民營或者私人診所。公立診所的數量一直在逐步減少,逐步被民辦診所取代。

2.3.2診所行業的市場增量在哪裡?

個體診所雖多,但質量不高,而且面臨經營模式單一、利潤增長點少、經營成本高、競爭壓力大等問題,單打獨鬥的診所生存變得異常困難,這給診所連鎖化提供了成長的土壤。而要吸引到更多的患者就診,診所需要擺脫以往單一化、小型化的形象,通過優質、專業的服務吸引患者。

2018中国新型诊所经营报告

從數據來看,診所、門診部的患者就診增長比例要低於診所的增速。也就是說,未來大量新型診所誕生後,想辦法通過優質的醫療服務、市場推廣活動來擴大客流量是第一關鍵要素。

2018中国新型诊所经营报告

2016年總的醫療機構診療人次為793170萬人次,基層醫療機構就診人次436663.3萬人次,超過了50%。其中,選擇到診所和門診部的總就診人次為60107.6萬次,其實僅佔到基層醫療機構就診人次的16.12%,佔總就診人次的8.88%。

未來,到診所就診的患者比例還將持續上升。國家密集的政策落地,有望對基層醫療的相關產業形成拉動,顯著加大診所的投資機遇。

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到2050年有將近1/4的人口超65歲。中國的社會發展階段和人口結構的變化決定了基層醫療領域改革將康復護理、慢性病防治、醫養結合納入重點。

診所客源的第二個增量,來自於醫療服務可及性提升後,更好、更快、解決居民的常見病需求。

根據普華永道的《新進入者與新醫療經濟》調研報告中的調研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內38%的消費者當有醫療需求時卻放棄了醫療服務,除了症狀緩解的主要原因外,工作時間衝突、家庭事務時間衝突、經濟條件的考慮分別佔了51%、35%與28%的比例。

診所的市場增量的第三個來源,是針對中高端人群的醫療服務。這類診所是市場新且高速增長的重要力量,通過高大上的就醫環境、有溫度的醫護服務來吸引患者。

這種診所能夠更好地體現醫生的服務價值和醫療人文關懷,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隨著消費升級大潮和資本的追捧,新型診所的就診熱潮一直在大城市中蔓延。

三、15座城市,200家診所,數萬條數據,新型診所自畫像

諸如美國的梅奧、香港的康健、新加坡的百匯醫療,都是從一個診所開始發展起來的。優質的醫療服務和長時間的堅守,使得這些診所從小到大,最後成為業內知名的醫療服務機構。

近年來,我國民營診所的發展遇到了最好的機遇。那我們應該如何提升內力,去抓住機遇?在細節方面,診所的選址佈局應如何考慮、診所的經營模式如何創新、如何獲取更多的客源、如何吸引醫生,這都是運營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蛋殼研究院在國內選擇了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深圳、重慶、成都、烏魯木齊、天津、合肥、長沙、昆明、無錫、福州、杭州十五個城市,實際走訪了超過80家診所,收集了超過200家診所的數據。並對創始人、管理者進行了面對面的訪談,根據調研數據和訪談內容進行的梳理,總結出新型診所發展過程中的管理之道。

以下數據分析基於蛋殼研究院所收集到的診所運營數據,訪談的80家診所中包含了超過20家國內著名的中高端連鎖診所,完成了數萬字的診所生態真實記錄。(部分數據維度在調研中未能100%獲取,所以數據的展示以百分比形式出現)

3.1大數據展示新型診所發展趨勢

本次調研主要考察的是定位較高的新型診所和連鎖診所,而不是數量比例最大的個體私人診所。新型診所和中高端診所的運營經驗、運營狀況更值得我們參考,而這類診所主要在一線城市聚集。

下表是本次新型診所調研主要走訪和數據收集的前六大城市診所數量,北京最多,調研了53家診所,其他城市的調研診所數量在10家以內。

2018中国新型诊所经营报告

3.1.1 診所的規模偏大,以門診部為主

2018中国新型诊所经营报告

以往我們都以診所來統稱這類醫療機構,但從調查來看,很多診所,特別是新型診所因為設置規模較大、科室較多,所以幾乎都是以門診部屬性進行登記的。只是門診部的名稱略拗口,大家更願意採用診所的叫法。

在美國,clinic的直譯就是診所,有如一分鐘診所這樣的小店叫診所,也有如梅奧診所、克里夫蘭診所這樣的龐然大物也叫診所。所以,名字如何,並不影響醫療機構的發展和壯大。我們也期待,能從我們所調研的這些診所中,走出我們的梅奧和克里夫蘭。

3.1.2有1/3的診所面積在500平米以上

2018中国新型诊所经营报告

面積小於100平米的診所,全部是定位於社區醫療服務的個體診所,這類診所的競爭力差,在蛋殼研究院調研診所中佔到了18%。

1000平米以上的中大型診所,合計佔到了調研診所的25%,這類診所一般設置的科室較多,能夠為患者提供比較全面的醫療服務。

診所的面積較大,能夠佈置的空間也更多,在等候區、留觀區的裝修設計也會更漂亮。

3.1.3連鎖診所的佔比超過八成

2018中国新型诊所经营报告

民營醫療機構,一定會往連鎖化、規模化發展,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中國的醫療市場中的連鎖診所、血透中心、第三方醫學檢驗等醫療機構的連鎖化、規模化都和美國市場有較大的差距。

從我們的調研數據分析,新型診所的連鎖化率超過八成。不過,這個數據不是反應的整體診所市場,而以中高端新型連鎖診所為主的診所市場。

3.1.4近兩年出現第三次中高端診所建設潮

2018中国新型诊所经营报告

本次調研的診所中,有1/3的診所定位於社區基層醫療服務,2/3定位於中高端醫療服務。診所通常解決的是社區的基礎醫療服務,完成居民的常見病、多發病診治。

目前中國有16.9萬家診所和1.45萬家門診部。他們當中的大部分都定位於社區的基礎醫療服務。

本次報告,我們只選擇了小部分定位中低端的社區診所和個體診所參與數據調研,原因是這類診所運營思路單一,服務能力較弱。

大部分在品牌運營、產品設計、服務能力、經營水平上突出的新型診所,定位都偏向於中高端,所以我們的調研對象也偏重於新型診所。

2018中国新型诊所经营报告

通過這些診所的註冊時間進行統計,我們發現了中高端新型診所的三波發展浪潮。

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90年代末期經濟飛速發展,北京作為中國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相當多外企進入中國,來京外籍人士增多。

這一批高端診所多有外資背景,引入雙語醫療專家或外籍醫生,為在京的外籍人士提供國際化的醫療服務。也讓部分中國的高收入人群體驗到了和中國就醫環境完全不同的高端醫療服務,積累了不錯的口碑。

第二波中高端診所主要成立於2008年前後。隨著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中國的富裕人群越來越多。

最早市場化的一些綜合門診、連鎖口腔、醫美等專科門診在這段時間開始擴張連鎖店。

最近一波中高端診所熱潮,是從2016年至今。前兩個時期的中高端診所熱潮主要偏向高端,這一時期建立的診所定位則更親民一些,商業健康險和自費成為這類診所的主要支付手段。

第三波中高端診所和前兩次發展的區別在於,除了小部分綜合類門診外,用戶需求逐漸細化,口腔科、兒科、中醫科等細分科室的中高端專科診所大量出現。

目標客戶群體除了需要差異化的醫療服務的中高端人群之外,一些世界500強企業或大型央企也是新型診所服務的購買者。

3.1.5中高端診所集中在一線城市

2018中国新型诊所经营报告

在我們調研診所數量最多的六個城市中,通過診所的定位進行分類。可以看到中高端診所幾乎在一線城市集中,主要分佈在北京、上海和深圳。

上一段的分析中,已經提到了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成為中高端診所落地的最佳選擇。

但是20年之後的今天,中高端診所仍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深圳。

第一,一線城市聚集了中國絕大多數的精英人群和外籍人士,對高端的醫療服務有強烈的需求。第二,一線城市收入較高,對高端醫療的接受度高。第三,作為中高端診所重要客戶源和收入源的商業健康險,目前只在一線城市落地。二線城市的中高端診所不但需要降低診費迎合市場,而且沒有商業險的支撐,可能長期無法盈利。

3.1.6口腔科、兒科、中醫科是設置最多的科室

2018中国新型诊所经营报告

蛋殼研究院對調研診所的科室設置進行了統計。統計時,以《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中的一級科室作為統計項目,如診療科目為二級科目婦科的,統計為婦產科,診療科目為二級科目中醫兒科的,統計為中醫科。

最後的數據彙總後發現,口腔科、兒科、中醫科這三大科室是診所的最愛。

口腔科是屬於市場化、成熟度非常高的垂直消費醫療領域,高值耗材多,利潤高,診所數量多、分佈廣,也誕生了諸多大型連鎖機構。

以兒童保健和疾病預防為特色、裝修童趣十足、接納了體制內醫生資源的私立兒科診所正在迎來爆發。

隨著國家大力發展中醫事業,中醫在辦醫、人才培養過程中都得到了大量政策的扶持,中醫診所也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中醫科的發展前景被看好,不僅是中醫專科診所大量出現,很多高端外資診所也設立了中醫科。

四、新型診所運營之道

究竟什麼是新型診所?新型診所的服務不應該是由漂亮的裝修和昂貴的收費體現出來的,更多應該是專業醫療服務的體現。

患者在就診過程中間有沒有得到尊重,有沒有參與到醫療決策中來,以及醫生是不是具備先進的理念、現代的醫學學識。

新型診所代表了以醫療服務為導向的新型診療模式,但是究竟在實際中應該如何運營?這一章,我們通過訪談的數據的整理,破解診所經營之道,從標準化管理、經營方式、團隊建設、連鎖模式四個方面進行詳細解讀。

2018中国新型诊所经营报告

轉自動脈網

財智說

2018中国新型诊所经营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