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時收費3000的諮詢師,教給我的(結構化思維課)

1小時收費3000的諮詢師,教給我的(結構化思維課)

當我們在看偵探類型的電視時,我們沉迷於裡面精彩絕倫的推理過程,我們非常羨慕,甚至是嫉妒裡面主角那種條理清晰、富有邏輯的思考能力。我要告訴你的是,這種思維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我們普通人通過刻意練習,也可以擁有那種調理清晰、富有邏輯的思考能力。

今天要為您分享的就是孫園媛老師的《請停止無效努力》中關於“結構化思維”這部分,就會告訴你如何正確思考的方法。

第一、正確定義問題

第二、結構化思維

第三、打破思維定式

第四、獨立思考

1小時收費3000的諮詢師,教給我的(結構化思維課)

第一、正確定義問題

1、正確定義問題為什麼重要?

愛因斯坦曾經講過:“如果給我一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來弄清楚這道題到底是在問什麼。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分鐘足夠解答這個問題”。

(1)問題理解錯了,方向就錯了

當我們方向找錯了,我們哪怕很辛苦的忙了很久,我們也只有苦勞沒有功勞,對於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幫助。

(2)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真正的問題

我們看到或聽到的問題,其實只是表象問題,它根本不是真正的問題,真正的問題還需要我們去找出來。

表象問題與真正的問題往往會出現以下三種偏差:理解偏差、隱藏偏差和成因偏差。

a、理解偏差:常常出現在別人要你解決問題的時候,所以你需要提問,以確定你的理解是否是他要表達的意思。

b、隱藏偏差:常常出現在與他人產生衝突的時候,所以需要你挖掘,挖掘出別人內心真正的需求,從而找到真正的問題。

當出現衝突的時候,一個人有表層需求(就是他所聲稱的事情),有利益出發點(就是他為什麼聲稱的原因),還有內心真正的需求(就是必須要被滿足的),我們需要挖掘的就是他內心真正的需求。

c、成因偏差:常常出現在解決商業性問題的時候,所以需要你分析,分析出背後真正的原因。

(3)不是所有問題都值得被解決

我們用解決度、關鍵度兩個維度來評估一個問題,我們真正需要解決的是關鍵度高解決度也高的問題,其他問題都是干擾項,不用去耗費精力。

關鍵度高,解決度也高的問題就是高價值問題,我們的人生就應該集中在解決高價值問題上,提高人生效率。

2、如何快速找到有價值的問題

(1)澄清需求:我是否清楚該問題的背景、目的、關鍵利益方、可用資源、時間需求等?

(2)挖掘訴求:對方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他真正的訴求是什麼?這個訴求可以通過什麼方式實現?我可以怎麼幫助他實現?

(3)找準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了,事情就都會順利了?我解決的只是表象、還是真正的問題?

(4)確定關鍵:這個問題現在是否必須被解決?是否有其他更加重要的問題需要我去花時間?

(5)確定可行:

這個問題現在是否可以被解決?我解決這個問題大概需要多久?這個時間是否可以被接受?

(6)正確思考:這個問題我思量多久了?有沒有進展?繼續如此,是否有可能找到答案?

1小時收費3000的諮詢師,教給我的(結構化思維課)

第二、結構化思維

1、結構化思維的作用

(1)幫助我們更全面、更系統的思考,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2)方便我們與人溝通,讓他人能更好的理解我們的意思。

溝通能力差的本質是思維的問題,幾乎不存在思維清晰但是溝通不清的人,因為思維也是溝通的一部分。

(3)互聯網時代,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如果沒有結構化思維,信息就只是信息。

當我們有了結構化思維,我們就能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有利於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能輕鬆調用大腦中的相關信息。

2、如何培養結構化思維

(1)自上而下的找結構:思考一個框架,然後將信息或解決方案放入框架。

(2)自下而上的歸納總結成結構:

當你不清楚用什麼框架的時候,四種方式把信息結構化。

a、頭腦風暴

用一張A4紙,把腦海中關於這個問題的所以碎片想法都列出來。

b、連線分組

將類似的進行連線分組,總結一下每組的思想共性。

c、提煉結構

看一下這些分組,是否存在某種規律,比如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重要性順序等等

MECE分類原則:分組既要相互獨立,又要完全窮盡。

d、完善觀點

確定了結構之後,看每個結構之下是否還需要補充其他的信息,最後完善思路。還需要完善一下自己的主題。

1小時收費3000的諮詢師,教給我的(結構化思維課)

第三、打破思維定式

1、結構化思維還得搭配“水平思維”,才能無往不利

結構化思維能讓你條理清晰、更有邏輯,但是卻沒有創新和洞見,所以我們除了結構化思維外,害的結合發散性思維,提高創造力。

我們的結構化思維是屬於垂直型思維,我們需要培養“水平思維”加以補充。

2、如何提升創造力

(1)信:從觀念上、信息上做好創造的準備

a、改變觀念

我們要解決的不僅僅是湧現出來的現存問題,更要發現潛在問題並解決;任何變化、挫折、失敗都是創新的機會,而不是麻煩;隨時關注外部的變化和趨勢。

b、收集信息

特徵信息:該領域的好文案所具備的特徵,確保不會跑偏。

主題信息:關於待解決問題的方法論材料,確保方案的內容性。

對象信息:瞭解受眾的需求,確保方案接地氣。

(2)放:將自己的思維信馬由韁的放出去,打開腦洞

a、拓展問題:拿到一個問題時,用Who、What、Why、Where、When、How這六個問題來進行拓展。

b、重新表述問題:換種方式重新表述問題

c、反向問題:嘗試把問題反過來問,比如,你問一個女生喜歡什麼樣的男生,她可能說沒什麼要求;但是如果你問她討厭什麼樣的男生,她可以給你講一大堆。

d、用比喻:轉換成熟悉的問題

e、隨機輸入:隨手拿起一本書或隨便聽一首歌,強行將其與你的問題聯繫,迫使自己跳出定向思維

(3)慮:過濾掉那些不靠譜的想法

a、考慮各個想法的風險、影響、阻力

b、在此基礎上對方案進行比對和決策

(4)收:將思維收回來,進行整理歸納,形成方案,開始結構化思考

(5)行:執行和跟進

1小時收費3000的諮詢師,教給我的(結構化思維課)

第四、獨立思考

1、獨立思考為什麼很難

(1)獨立思考是反人性、反直覺的

獨立思考本質上是一種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考量我們自己的思維是否符合邏輯、是否符合好的標準。

(2)獨立思考的結果常常是讓人難過的

比如: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太差;有錢人往往不快樂等等,都是經不起推敲的。

(3)獨立思考受我們的教育所限制

我們所受的教育是,讓我們記住結論,至於結論完不完整,正不正確都是不可討論的。

2、如何培養獨立思考

(1)區分基本概念

a、區分描述性論題與規定性論題:

面對描述性議題,我們可以訴諸科學、領域專家,我們更應該關注最後的結論。

面對規定性議題,沒有正確答案,只有不同立場,我們更應該關注整個論證過程。

b、區分事實與觀點

描述性議題的結論是正確的,我們就稱之為事實。

規定性議題的結論,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們稱之為觀點。

(2)問問題,反思論述過程

a、常見的邏輯漏洞

人身攻擊:針對個人進行人身攻擊,而非直接陳述理由。

虛假的兩難選擇:明明有兩種以上的選擇,卻假設只有兩種解決方案。

相關當因果:先後發生或者存在相關關係的兩件事,被強行解釋為因果關係。

訴諸感情:使用強烈感情色彩的語言來分散注意力。

亂扣帽子:創造一個簡單的名詞,來概括和簡化複雜的事情。

b、隱藏了自己的某種價值觀假設

理所當然的認為一種價值觀凌駕於另一種價值觀之上。

c、事實是否有效支撐理由

d、是否存在故意隱藏或模糊不利證據

(3)從自己出發,提升獨立思考的能力

a、多審視自己的第一反應:避免先入為主,避免“我的就是比你的好”的錯誤陷阱。

b、多從正反兩面思考問題:不要輕易否定,也不要輕易肯定。

c、篩選需要批判性思考的問題:我們不需要對每句話都進行思考,篩選關鍵信息思考就好。

d、跟獨立思考的人相處:獨立思考的人,通常具有自主性、滿懷好奇心、為人謙恭有理、常常以理服人而不是人身攻擊。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最後為您總結一下:“結構化思維”能讓我們條理清晰、富有邏輯、思考得更全面、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但是也讓我們缺乏創新和洞見,我們可以培養“水平思維”對我們的“結構化思維”加以補充;我們還得努力培養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讓我們能更客觀的看待各種事物。

恭喜您,掌握了正確的思考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