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理赔引入“陪审团”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理赔的产物!

“保险观察”说过多次,国内的保险业正在向

金融科技转型,谁能抓住科技的内在驱动力,谁就能在未来的保险领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这一点,现在的支付宝做的很不错,借助其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云计算的技术优势,支付宝走出了和传统保险公司不一样的道路,发展势头迅猛。

最近,支付宝又搞出了一些保险创新动作,引入了理赔“陪审团”制度

保险理赔引入“陪审团”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理赔的产物!

源于英美的陪审团制度

一直以来,国内保险业总给大家留有“理赔难”的印象。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不能全部赖到保险公司身上,根本原因在于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国内民众对保险的认知度并不高,很多人对保险缺乏最基本的认知,总结下来造成“理赔难”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 没有正确区分寿险、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的不同,错误认为买了保险,发生任何问题保险公司都要理赔。比如买了理财型,得了大病以为也能得到理赔。

  • 业务员不专业,未向投保人准确阐述保险产品信息,或者进行误导宣传,令投保人产生了错误理解。

  • 投保人对健康告知问题未进行如实告知,隐瞒了既往病史或住院史信息。

保险理赔引入“陪审团”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理赔的产物!

理赔难是国内保险业痛点

从理性角度来看,除去销售误导原因之外,投保人自身原因导致最后理赔难,责任是在投保人自己身上。

但从感性角度来看,投保人有时候并非故意隐瞒不告知既往史,而是因为保险知识的匮乏造成疏忽,交了多年保费,最后无法获得理赔,从感情上难以接受。

保险价值的最大体现在于赔付,如果最后没有得到赔付,不管是谁的对错,投保人都会无法接受,而大众本能的都会站在投保人一边,因为投保人是同一群体,会有感同身受的感觉,而难以理性地看待问题,这就是羊群效应。

而保险公司也感觉冤呀,明明是投保人未如实告知,首先违背了如实告知的最大诚信原则,为何不理赔却要被大家骂呢?冤啊!

因此,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的这一矛盾一直以来成为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此次,支付宝在和信美相互人寿合作的宝贝守护计划产品中,引入了“陪审团”制度,为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实属极为不易的保险金融创新举措。

保险理赔引入“陪审团”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理赔的产物!

支付宝上可以用积分购买的某产品

“陪审团”制度目前仅仅在支付宝的宝贝守护计划上试运行,这是一款一年期的重疾险产品,由信美相互人寿推出,这个产品可以用蚂蚁积分兑换,保障期限1个月可以免费领取,保障期限1年则需要用4389积分兑换。

传统的理赔流程中,被保人一旦出险,需要向保险公司提交相关的理赔资料,保险公司核赔部门会对该案件进行调查,主要调查是否有既往病史,是否未如实告知病情。如果发现被保人有严重不如实告知的情况,并且不如实告知的病情与出险疾病相关,则很可能下达拒赔赔付通知书。

当碰到这种情况,投保人、被保人如果不能接受,能选择的方式就是和保险公司进行协商通融赔付,协商不成就只能起诉了。

而支付宝在宝贝守护计划上引入的“陪审团”制度,则将是否理赔的选择权交到了各行各业的5000余名“陪审员”手中

当然,由于保险理赔的专业性,不能让对保险没有一点了解的人来做陪审员,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在赔审员的征集过程中,共有12万余名父母报名,最终2万余名通过在线考试获得赔审员资质认证。

保险理赔引入“陪审团”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理赔的产物!

保险“陪审团”制度

保险理赔“陪审团”制度已经真真切切地启动了两次,两次都是信美人寿给出拒绝赔付的通知书后,被保人启动了陪审团审议流程。

  • 其中一次陪审团以59%:41%做出了给予赔付的结论;

  • 而另一次则是以24%:76%做出了不予理赔的结论。

最后信美人寿完全遵照陪审团审议结果,对其中一案进行了赔付。

保险理赔引入“陪审团”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理赔的产物!

依据陪审团意见做出赔付的案例

这一制度的引入,让客户有机会站在保险公司的立场上来看待理赔案件,而不是总站在保险公司的对立面。当真正看到了相关的病历和调查记录后,广大投保人也会理解保险公司做出拒赔结论的苦衷,拉近了投保人和保险公司之间的距离。

但是,如何利用好保险理赔的“陪审团”制度,不让他背离初衷,越走越歪呢?

通过这两起实际应用案例,“保险观察”发现还是有明显的问题在内的。

首先,是制度的根本性问题,保险理赔是专业性极高的工作,2万余名陪审员均是不从事保险工作的普通父母,尽管通过了简单的在线考试,是否就应赋予做出是否理赔的权利?陪审员的资质更应从严考核

其次,该制度类似闲鱼上的“仲裁”制度,当买卖双方发生纠纷时,可以申请仲裁,闲鱼会推送给其他用户来对案件做出支持买方还是卖方的决定。用过闲鱼的就知道,其他用户来仲裁其实就是来“打酱油”的,最后支持谁完全看谁理由写的好。

那么,保险理赔陪审团制度,是否会演变成闲鱼仲裁制度一样呢?目前,陪审团审议流程完全由被保人发起,文字内容完全由被保人书写,在这一过程中,被保人是否会二次进行不如实告知呢?

保险理赔引入“陪审团”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理赔的产物!

最终获赔案例的申诉全文

但是在经过陪审团的审议之后,保险公司进行了赔付,

这是“人治”的进步,却是“法治”的退步。长期以来,保险公司发生过很多“不该赔却赔付”的案例,经过法院诉讼,90%以上的保险纠纷案件,最终都要判决保险公司进行赔付或者通融赔付,这是国内保险法对投保人的保护,但却有违合同契约精神和最大诚信原则。

国内保险法对投保人的倾向性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法院判决过程中往往会趋于保护“弱者”的思想,做出与法理并不完全相符的判决。这点“保险观察”也比较矛盾,这类保护虽与理不符,容易助长不如实告知的风气,但却给予了消费者更大的保障权力,好像又是一件好事,很具中国特色!

支付宝上宝贝守护计划首推的“陪审团”制度是一个创新,不应完全否定,但是也希望能够完善存在的问题之后再推广至其他保险产品之上,避免好的制度走了歪路。

我是保险观察,一个客观、专业、有温度、有态度的保险自媒体。请关注我,让我把专业带给你!如果有任何保险问题,欢迎咨询!

你是否支持这种理赔陪审团制度? (单选)
0
0%
支持,老百姓可以决定理赔结果了
0
0%
不支持,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
0
0%
不好说,继续观望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