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天路英雄

——慕生忠将军和天路

有一个名字和青藏公路有着不解之缘,他就是“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64年前,慕生忠将军作为一个平凡的军人,率领两千军民的筑路大军,靠着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一铁锤一铁锹,历时七个月零四天的时间,修建了长达几千公里的青藏公路。在叮叮咚咚的筑路声中,我跟随着慕生忠将军筑路的脚步回到了1954年……

1954年春节刚过,慕生忠将军就率领西藏运输总队,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格尔木河畔。高原上的早春依旧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有人问道:“格尔木到底在哪里?”将军指了指脚下“别找了,格尔木就在脚下!”从此,一顶顶帐篷像盛开的雪莲花,洒在了格尔木河畔的沙滩上,可是大家面对着即将进藏的路却犯了愁。向西藏运输粮食的骆驼因不堪寒冷和难以适应高海拔的气候,大量死在了唐古拉山上的一个峡谷里。没有路,怎么为进藏部队运输粮食呢?于是,慕生忠将军决定,要用双手在这世界屋脊上修筑一条平坦的大道!

1954年5月11日,慕生忠将军带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藏族同胞组成的筑路大军开始了艰难的筑路工程。修路时,慕生忠曾在铁锹把上刻下“慕生忠之墓”。他说,如果我死在这条路上了,这就是我的墓碑。路修到哪里,就把我埋在哪里,头冲着拉萨的方向。于是,慕生忠将军身体力行,在当时只能用简单的木头架起一座桥的情况下,自己驾车实验桥的牢固,在这座桥上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很多时候,为了勘探前方的道路,慕生忠不顾大家的阻拦,自己在腰间系上绳子,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探路。筑路的过程越来越艰难,随着海拔的上升气候愈加恶劣,慕生忠将军和筑路大军们克服了气温低、空气稀薄、食物严重短缺等种种困难。缺氧不缺精神,他们不辞劳累、不畏艰辛,同年10月筑路队伍就挺近了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山,跨越了当雄草原,打通天险羊八井石峡,终于到达了青藏公路终点-拉萨!1954年12月25日青藏公路通车典礼在日光城拉萨举行。筑路大部队开着车进了拉萨城,藏族同胞们高兴的热泪盈眶。这一天,是西藏交通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天。这条天路似一条洁白的哈达,带给青藏人民无限的便利和巨大的财富。

如今,64年的光阴早已随风沙匆匆流逝,青藏公路的每一处都散发着慕生忠将军和筑路大军熠熠生辉的光芒。这里的每一棵草、每一粒沙、每一座雪山都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青藏公路结束了西藏人民千百年来用人背畜驮的落后交通方式,开创了西藏交通事业的新篇章。现在,每到旅游旺季,青藏公路上总是行驶着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私家车和骑行者,他们选择青藏公路不仅仅是因为青藏公路的路况好,更是因为很多人都想在这条路上感受那种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因为在这里,历史的痕迹让青藏公路的光芒愈加耀眼。

后来,满头银发的慕生忠将军再次回到格尔木,面对青藏公路,他庄重地说:“我找到了安睡的地方,等我死了以后,就把我埋葬在青藏公路沿线的昆仑山顶上,听着滚滚不断的车轮声,我才能幸福地长眠。”1994年慕生忠将军与世长辞,按照他的遗愿,他的后人将他的骨灰撒向莽莽昆仑。从此,将军的英魂伴着青藏公路长眠,与天路融为一体。

慕生忠将军和他带领的筑路大军用血肉筑成了这条“天路”,他们胸怀革命理想,不畏艰难险阻,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铸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精神,他们的精神将继续世世代代守护着青藏高原,在这里开花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