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先知道:下半年最有潛力的藥材品種有哪些?

搶先知道:下半年最有潛力的藥材品種有哪些?

1. 金銀花

金銀花既是涼茶的主要原料,又是防治流感疫情的人氣品種,具有清熱解毒、溫病發熱、增強免疫力等作用。目前金銀花的需求量大約1.3萬噸左右,其中涼茶保健品年用量約6500噸,中成藥年用量大約5500噸,藥妝、獸藥等年用量在1000噸。

搶先知道:下半年最有潛力的藥材品種有哪些?

由於近年價低階段藥農疏於管理,主要產區部分金銀花樹出現老化不再更新的現象,導致今年金銀花新貨產量不大,相比正常產能仍然減產,且目前市場存量較為薄弱,商家關注度較高,行情持續火爆,且為剛需品種,銷路有一定保障,綠化和藥用兩不誤。當前山東產區二茬金銀花采摘進入收尾,行情居高不下。烘乾特級青花270-280元,一級青花250-260元,二級青花230-240元。曬花特級260-270元,曬花一級230-250元,曬花二級210-220元。

2. 太子參

太子參生長週期為1-2年左右,生產多以塊根留地繁殖。由於栽培種差異加上生態氣候的不同,貴州施秉的太子參品質最佳,內外皆黃,而福建柘榮貨外皮偏白、安徽宣城貨外黃內白,品質較次。

太子參是氣陰雙補藥,被列為保健品原料用品種,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潤肺之功效。目前國內年需求量在5500噸以上,其中中藥飲片需求2200噸,佔總需求40%;用於藥廠生產中成藥1950噸,佔比35%;用於保健品原料約850噸,佔比16%;食材需求在500噸,佔比9%。

搶先知道:下半年最有潛力的藥材品種有哪些?

近期貴州施秉、福建柘榮和安徽宣城三大產區的太子參,因太子參受到今年高溫天氣影響,部分太子參葉片萎黃枯死等病變,部分植株出現葉片萎黃枯死,甚至根部腐爛等病害,平均發病率在20%-30%,其中貴州產區的太子參受災最嚴重,核心產地據說病害嚴重,生產力退化。估計今年太子參單產量較去年減產,目前產地貨源走銷較快,太子參價格有所反彈。

3. 連翹

連翹的主要中成藥有抗病毒口服液、抗病毒顆粒、維C銀翹片、雙黃連口服液、雙黃連注射液、雙黃連膠囊、小兒肺熱咳喘顆粒和銀翹傷風膠囊等等。目前我國連翹的需求量大約為8000-9000噸左右,其中青翹正常年用量6000-7000噸,黃翹年用量1500-2000噸左右。另外飲片配方與出口年用量是1000-1500噸,以黃翹居多。

山西、河南、陝西等產區的連翹臨近產新,今年4月主要產地受到“寒潮”霜凍影響,導致長勢不佳,商家關注力度不斷增強,近日市場和產地貨源走動都有明顯好轉,隨著需求的不斷拉動行情逐漸上漲。

搶先知道:下半年最有潛力的藥材品種有哪些?

受野生分佈條件惡劣,近十年來,連翹也曾多次發生受災減產的情況,特別是2010年、2011年和2013年均出現受凍災減產的情況,其中2013年連翹遭遇雪災,受災面積最為嚴重,全國青翹產量大約為2100噸,產不足需。當年河南青翹生曬統貨價格,從年初25元上升至年末43元,漲幅超過70%,但連翹由於野生連片較多,人工栽培較少,篩選出適合高密栽培的高產連翹,目前河南盧氏縣發展較快。

4. 丹參

搶先知道:下半年最有潛力的藥材品種有哪些?

丹參生長週期為一年,投資成本低,畝產量為250-400公斤之間,種植效益1750-4000元/畝。2018年丹參行情不錯,種植面積與往年差不多,加上多年重茬影響,導致單產量下降,未來一段時間內,丹參行情可能繼續保持上漲趨勢。

5. 重樓

重樓作為重要的中藥抗病毒品種,屬於剛性需求,主要用於中成藥生產,少量用於飲片。目前重樓需求量在1800-2000噸左右,其中各類大小工業企業年需求量約1400-1600噸,中藥飲片年需求約300-400噸。

野生重樓採挖量在200-400噸之間,家種(正品)採挖量大約500噸左右,而依賴國外進口(非正品重樓佔絕大數)以及國內的華重樓等習用品達1000噸以上,合計供給量1700-1900噸。

搶先知道:下半年最有潛力的藥材品種有哪些?

目前重樓繁殖技術還沒得到質的突破,家種成本高居不下,而且週期比較長,需要5-6年,甚至7-8年;進口重樓品種混亂,多數為劣質的膠質重樓甚至水重樓,符合正品要求的較少。在家種尚未大規模採挖時,重樓行情仍將持續在高價位上運行,按此規模發展,重樓種苗需求仍盛行,種苗的發展仍前途,但3-4年後會出現成品大量上市的局面。

6. 蒼朮

搶先知道:下半年最有潛力的藥材品種有哪些?

茅蒼朮家種成本偏高,因此家種技術並未得到大面積推廣;關蒼朮種植技術較為成熟,但種植成本頗高,而且需求量不多,種植面積較少。北蒼朮家種品種植已經在推廣,但根據目前種植區域效果來看,種植情況不盡如意,例如北蒼朮生長條件比較苛刻,其種子室溫下儲藏只能存放6個月,而且種子的發芽對溫度要求較高,最適宜的溫度為10~15℃。因此,蒼朮受到種植成本、地域、土壤、氣候等方面的因素限制而未能大規模推廣。

野生品已經進入採挖產新期,產地和市場來貨量不多,時下產區庫存已不豐,行情持續堅挺。

目前來看,主要是北蒼朮種植技術尚未成熟,而且種植成本高,但隨著野生資源匱乏,種植和投資前景依然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