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保險的套路都在這,沒看到要吃虧

相信每一位車主每年都會為愛車買保險,然而對同一個險種,即便是同一家保險公司,通過門店購買、網站購買或者電話車險購買都存在很大的保費差額。不同的保險公司報價也會有一定的差異,但我們相信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比方說我們要給愛車買個全險,保險公司A報價5千元,保險公司B報價3千元,那麼我們就要警惕了,尤其是後者,恐防以下幾個保險套路。

汽車保險的套路都在這,沒看到要吃虧

指定行駛區域、指定駕駛員

顧名思義,指定行駛區域和指定駕駛員是說投保車輛必須在特定的區域(比如本省市)和特定駕駛員(多數是車主)駕駛的前提下出險,保險公司才會賠付,否則不賠。這一現象多出現在價格很低的保險報價套路,很多車主以為價格便宜就行,殊不知到了外地或者把車借給別人開出險了,保險公司就有拒賠的理由了。所以,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條款說明,避免被坑。

汽車保險的套路都在這,沒看到要吃虧

注意涉水險賠付的前提條件

水淹車在國內是非常常見的,尤其是南非地區多暴雨,停放的車輛被淹和行進途中涉水導致發動機損壞的現象不勝枚舉,然而很多車主不知道情況以為買了全險就肆無忌憚的往水裡衝了。注意一下兩點就能避免涉水理賠陷阱:其一,停放中的車輛被洪水淹沒,車輛的賠付由車損險全部承擔,與有沒有買涉水險沒關係。其二,行進途中的車輛涉水熄火損壞發動機則由涉水險賠付,要獲得這部分賠償前提是要購買涉水險,同時在水中熄火不能第二次啟動發動機,否則也會遭遇保險公司拒賠。

汽車保險的套路都在這,沒看到要吃虧

注意不起眼的隱形條款

正如前面所說的涉水損失附加險就是車險全保當中一個典型的隱形條款,此外玻璃單獨破碎險是對前後擋風玻璃及四門車窗玻璃的保險,如果只買了車損險,一旦玻璃單獨破裂就得不到賠償了(交通事故連帶玻璃破了車損險可賠);除此之外,車身劃痕險也和玻璃單獨破碎險類似,要是車輛在停放當中被小孩劃傷,沒有買車身劃痕險就得不到賠付了。

汽車保險的套路都在這,沒看到要吃虧

警惕電話保險

各保險公司為了節省時間和降低獲客成本,電話車險應運而生,電話車險最大的優勢就是便宜,但其中也存在很多陷阱。一來可能會存在騙子公司,而來電話裡很難溝通到細節的條款,一旦出險很可能會有隱性免責條款。所以,面對電話車險,一定要核實保險公司的電話及其真實性,另外還要看清免責條款,對保險項目、額度進行確認,免得被騙。

汽車保險的套路都在這,沒看到要吃虧

未定損車輛直接開到修理廠或者4S修理

當然,現在很多責任明顯的小擦掛交通事故可以雙方拍照後,留下雙方聯繫方式後離開,與此同時要聯繫負全責一方的保險公司,與勘查員取得聯繫,並把照片發給他,這樣的做法是為了節省雙方的時間(尤其是高速上等待勘查員過來需要很長時間)。但要明確一點,車輛出險了切記要先報保險公司,等待勘查人員定損之後再開始修車,否則保險公司有可能拒賠。

在有收費的停車場或者修理廠內造成的損失不賠

在有收費的停車場或者修理廠內造成的車輛損失不賠也是保險公司定下的隱性條款。保險勘察員對涉事車輛定損後,那麼車輛的修理費用基本上就確定了。但若車輛在4S店或者修理廠修理期間發生了意外事故造成車輛損壞,則由修理廠方面負責賠償,保險公司是不負責的。

汽車保險的套路都在這,沒看到要吃虧

車險返點折扣不盡相同

通常情況下,買保險是能夠獲得折扣的,也可以看作是保險公司對買家的返點。如果自己和保險公司溝通,往往這一筆費用可以省不少,因此保險價格也相對較低。如果通過第三方渠道購買車險,那麼中間商就會賺取其中的差價,買車險不妨貨比三家。

小保險公司折扣大,但是服務差

除了我們常見的平安、太平洋、人保等幾家大型汽車保險公司之外,其實還有很多不知名的保險公司,它們為了獲取客源往往會報出很低的價格,雖然保險條款都一樣,看起來很有性價比,但是由於小公司人手不夠、網點不足等問題,會導致出險後勘查慢、理賠時間長等問題。

購買汽車保險的本意就是防止出現大的意外賠不起,把賠付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然而保險公司在售賣保險的時候也是花樣百出,車主們一定要看清楚保險的細則和免責條款,不要落入保險公司的套路,避免買了保險得不到賠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