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為什麼在位不到一年,評價卻非常高?

寂寞的小太陽

太子(世子)監國是古制,即在皇帝因事外出時,由儲君鎮根本之地,代理政務。此制秦漢已然,經歷歷朝發展,在明已臻成熟。明代太子監國並不罕見,在朱高熾之前有朱標、朱允炆監國,之後諸朝亦均有監國之制實行。


朱高熾

朱高熾的第一次具有監國性質的活動是靖難間他作為燕王世子居守北平(燕王未稱帝,不能稱監國,不過燕王已事實上與建文中央敵對,朱高熾在北平也與明軍作戰)。朱高熾是洪武二十八年被冊立為燕王世子,靖難四年,姚廣孝、郭資、顧成輔佐朱高熾居守北平。朱高熾在這次居守中展現出了高明的領導力,一方面面對勢大的朝廷討逆軍隊堅守住北平城,保住根本之地不失。另一方面巧妙調度,為燕王提供了靖難之役需要的大量物資,支援了前線的戰鬥。這次居守對朱高熾意義重大,既促成了靖難的成功,又使得北平系官員緊密的團結在了他的身邊,為之後他在儲位競爭中獲取了優勢。

朱棣

永樂二年,朱高熾被冊立為太子。這一行為與祖制不合,按道理朱高熾為嫡長子,應在朱棣即位後即被冊立,而朱棣卻令其仍居守北平,直到次年才命其前來南京,冊立為太子。這很難說沒有朱棣私意更喜愛二子朱高煦。高煦隨成祖戎馬倥惚,武功頗盛,遂為朱棣所喜,而高熾因天生肥胖,身體不好,成祖害怕他因身體原因不能秉政,所以在冊立問題上頗有猶豫。於是拖延到第二年才冊立高熾為太子,且其高熾太子一直處境尷尬(成祖遲遲未令高煦就藩,漢王府也團結了一批靖難武臣)。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本來正常的太子監國對於朱高熾來說既是對他太子身份的肯定,是一種特殊的權力,另一方面,監國的朱高熾如坐針氈,既怕無所作為,引得朝臣詬病,又怕處事專斷,給漢王制造機會,挑起朱棣的猜忌。

漢王朱高煦

朱高熾為太子後一共監國六次,算是監國比較多的太子。主要是因為成祖多次北征漠北,出征在外,另外為遷都北京,朱棣也常巡狩北平,這些時候都是朱高熾留守南京。朱高熾的六次監國處事基本適當,引得了群臣之心。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胡一舟

以上是我的回答,請老師及朋友們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張廷玉:《明史》

《明實錄》

柳旦超:《明朝監國制度探究》


季我努學社

朱高熾的在位時間是所有“仁宗”皇帝中最短的,只有十個月,但這並不妨礙到他成為一代英主。

《明史》對朱高熾的評價是:在位時間不足一年,用人行政,善不勝書。假使老天能讓他多活幾年,涵濡休養,德化興盛,絕對可以與漢朝“文景”之治相媲美。

說起來,朱高熾的“仁”,似乎是與生俱來的。

朱高熾的父親是明成祖朱棣,母親是明朝開國第一大將徐達之女徐氏。

按理說,父親是武功赫赫、能征慣戰的剽悍帝王,母親又是將門之女,朱高熾多少會遺傳上一些尚武的因素。

朱高熾在兒童時代,除了接受正統的儒家學術教育外,也按父親的要求練習武術和箭術,《明史》記:“稍長習射,發無不中”,箭術是很高明的。

但朱高熾生性端重沉靜,對武學沒什麼興趣,只專心致志於經籍和文學。

明太祖朱元璋的眾多兒子中,統兵能力最出色的是燕王朱棣。

明太祖由此對燕王幾個兒子的統兵能力特別感興趣。

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熾被冊為燕世子,明太祖讓他和秦、晉、周等另外三個世子在某天清晨一起去檢閱軍隊。


朱高熾回來得很遲。明太祖非常奇怪,問其原因。

朱高熾回答說,清晨太冷,我讓士兵們吃完早飯後再檢閱,所以回遲了。

明太祖是個飽經戰火、無數次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開國皇帝,對士兵很有感情,聽到這句話,一下子就被感動到了。

真是個好孩子!明太祖對這個溫和、沉靜的少年好感陡生。

沒過幾天,明太祖有意要考察這個少年的處政能力,讓他分閱奏章。

朱高熾慧眼獨具,很快就從中挑選出了那些有關軍民利弊的奏章來進行表述。明太祖聽得頻頻聽頭。

明太祖有留意到,凡是奏章上的文字錯誤,朱高熾都有意迴避不作奏述。就不客氣地指出來,問:“這些地方明顯有錯誤,你是不是疏忽了?”

朱高熾臉色平靜,如實回答說:“沒有疏忽,只是覺得小過失不足以驚動皇上。”

明太祖滿意地笑了,又問:“堯、湯時,水、旱災頻繁,百姓依賴什麼生存?”

朱高熾想也不想,回答說:“依靠聖人有撫卹百姓的政策。”


明太祖喜形於色地說:“這孩子有做聖人的潛質啊。”

朱高熾有做聖人的潛質、有善心,、懂得施行仁政的道理,但並不代表他毫無武略。

朱棣起兵靖難,朱高熾留守北京。

建文帝的大將李景隆一度領五十萬大軍殺到了北京城下。

形勢危急,朱高熾並不慌亂,迅速組織起城內僅餘一萬多人的軍隊,以堅忍不拔之志阻擋住了李景隆的進攻,保住了北京城。


這場北京城保衛戰對靖難局勢的走向有決定性的意義,該戰也是朱高熾在武略表現上最光輝的一筆。

朱棣即帝位後,有很多時間都花在北征上,朝中政務主要由朱高熾打理。朱高熾也不負聖望,把朝政處理得井井有條。

此外,朱高熾也藉此機會來推行自己政策,為自己後來的即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從某個角度上說,朱高熾享位時間雖然不長,但當政時間卻也不短。

而當朱高熾終於登上帝位,他便雷厲風行地開始了一系列改革,力圖糾正永樂時期司法的弊病,赦免了建文帝舊臣和永樂時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並允許他們返回原處,又平反冤獄,使得許多冤案得以昭雪。

朱高熾認為,很多被判死刑的人可能是捏造的罪名的受害者。由此,他命令內閣會同司法官員務必複查每一個判定有死刑的案件。他還頒佈一份詔令,告誡司法當局,所有刑罰都要根據法律判決,且在宣判前要複查對犯人的指控。此外,又明確禁止對犯人濫用肉刑,並儘量避免株連犯人的親屬。

朱高熾對父親耗費巨大的種種計劃很不以為然,連接頒佈了幾道詔令,取消皇帝徵用木材和金銀等商品的做法,停止寶船下西洋,停止皇家的採辦珠寶等等。


朱高熾還積極選用賢臣,削汰冗官,將可有可無的官員被解職,派監察御史到全國各地去調查官員的政績,併為官僚機構的任命尋求合適的人選。

總之,朱高熾處處以仁君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修明綱紀,愛民如子,不斷下令減免賦稅,對於受災的地區無償給以賑濟,開放山澤,供農民漁獵。

朱高熾的做法,讓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養生息,為後來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礎。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熾猝死於宮內欽安殿,終年47歲。廟號仁宗,諡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葬於十三陵獻陵。

值得一提的是,十三陵中,獻陵的修建是最儉樸的。

朱高熾臨終前留遺詔稱:“朕既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這句話的大意是,我做皇帝也沒幾天,沒給人民帶來什麼恩澤,不要為我的喪事加重人民的負擔,請一切從儉。

宣宗朱瞻基即位後,遵照了朱高熾遺詔,也秉承朱高熾的遺志,把國家治理得繁榮富強、蒸蒸日上。

後世史學家因此評價明仁宗、宣宗父子說“明有仁宣,猶如周有成康;漢有文景”。


颯說

向敬之

朱高熾在位時間短,僅僅十月,但留給歷史的政績可圈可點。清朝官方所修的《明史》,給他評價甚高:“當靖難師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濟師。其後成祖乘輿,歲出北征,東宮監國,朝無廢事。然中遘媒孽,瀕於危疑者屢矣,而終以誠敬獲全。善乎其告人曰‘吾知儘子職而已,不知有讒人也’,是可為萬世子臣之法矣。在位一載。用人行政,善不勝書。使天假之年,涵濡休養,德化之盛,豈不與文、景比隆哉。”

後朝充分肯定他的政績不遜色於漢代的文帝、景帝,著實不易。他開啟了“仁宣之治”,為大明王朝的強盛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登基第一天,就將因反對永樂帝第三次遠征蒙古而被囚禁的前戶部尚書夏原吉,官復原職。夏元吉是大明王朝的第一理財高手。

二、兩次恕免忠於建文帝被永樂帝處死齊泰、黃子澄等官員的家屬,緩和了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更顯其仁懷。

明仁宗朱高熾

三、改組內閣,起用先帝貶黜的能臣進行集體領導。內閣不再是諮詢機構,大學士參加決策,實行集團領導。

四、任賢選能,任命楊榮、楊士奇、楊溥三人輔政,削汰冗官,推行普通官員70歲退休。

五、廣開言路,善於納諫,要求大臣直言不諱,不必擔心報復,不包庇貴族及皇族的枉法行為,如其激動時訓斥或懲處少數官員,常常後悔並要求原諒。

六、一改永樂帝耗費巨大的種種計劃所引起的黎民百姓的財政困境,連續頒佈了幾道詔令,取消皇帝徵用木材和金銀等專享商品購買,代之以一種公平購買的制度。

七、減免賦稅,改貸為賑,減輕農民負擔。他專門頒發詔令,要逃亡者重返故里,承諾免除他們所欠的稅,在所在地登記後,還免除兩年賦稅和勞役,為宣宗實施減稅打下了基礎。

八、他在京城思善門外建弘文館,常與儒臣終日談論經史。他的許多政策措施,反映了儒家的王道。

九、改良科舉制度,顧及南北合理取士。為了保證北方人可以考中進士,朱高熾規定八股取士的比例“南六十、北四十”,被明、清兩朝沿用。

十、取消宮刑,慎用株連,限制皇帝法外用刑。皇帝有至高無上的最終裁定權,但朱高熾為限制自己法外用刑,給刑部下正式詔令“或朕過於嫉惡,法外用刑,法司執奏。五奏不允,同三公、大臣執奏,必允乃已”,以備有章可查。

十月短帝,在位建樹不止十件。這樣的皇帝,被後世尊為仁宗,實至名歸,也是一種難得。


以禮觀書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但其廟號是仁宗,足以見歷史對其評價非常高。

生說以為,朱高熾的評價高有其個人作為燕王世子,太子,較為仁厚,在監國期間政績較為出色有不小關係。同時,登上皇位後,朱高熾廢除了朱棣留下的高壓政策,緩和了君臣矛盾和社會矛盾。

因為他的性格較為仁厚,不同於祖父朱元璋,不同於父親朱棣,也不同於在靖難之役中立下汗馬功勞,意欲與他奪嫡的弟弟朱高煦,所以備受文官們青睞。

朱高熾雖然較為肥胖,且有腿瘸的毛病,其外在條件與弟弟相比相形見絀,不討朱棣喜歡。但在靖難之役中守衛北京城這座後方大本營,作為太子,經常監國,政績較為出色,也體現出他的能力和情商高。朱高熾在位時間雖然短,但實際當燕王世子和太子的時間卻很長。

作為不討父親喜歡的嫡長子,能夠在不利條件下得到大多數朝臣的支持,兢兢業業,最終熬到接班,沒有能力是斷斷不行的。加上自己生了個被稱為好聖孫的兒子朱瞻基,和兒子一起開創仁宣之治。

所以,雖然在位時間短,朱高熾卻能得到很高的評價,也不足為奇了。


生說

因為朱棣常年北征,在南京監國的是朱高熾,代理皇帝攝行政事,文臣已享受太子執政風格,朱棣崩後,黃淮出獄,任明朝內閣制首任首輔,三楊皆蕭規曹隨,仁宣中興成為事實。評價高是因為對永樂虐政進行改革,為後來文官制度奠定了基礎。


victor35000

一個"仁″字的廟號和立明君朱瞻基上位,這兩件事奠定了"仁宣之治″的格局,雖僅執政十個月,但評價很高。最著名的是廢除宮庭后妃陪葬制度,另外就是對老爸朱棣搞的冤假錯案予以評反,對方孝儒等"奸臣″後代予以關照,實行輕瑤薄賦休養生息的寬鬆惠民政策等。


腳踏一枝梅

那是因為朱棣的底子打的好。

首先,內政方面:留的輔政大臣都是有才幹的。朱棣在的時候避免皇室內鬥把二兒子安排妥當,所依附的黨羽也一掃而空從而留了一個乾淨的王朝。

其次,戰事方面:安南被打服了,雖有叛亂但張輔在肯定壓的住。蒙古被打尿了自顧不暇爭相向明朝靠攏力求報大腿打擊對手。日本因為貿易關係也服服帖帖的清剿國內海盜。國內白蓮教起義被撲滅唐賽兒生死不明。一句話國內外無戰事四方小國來朝。

再說說不好的。朱高熾把收文官影響嚴重儒家思想入骨缺乏進取心,停了下西洋(下西洋賺錢但是錢都被皇家賺了沿海官吏利益受損眼紅 但是朱棣太強勢不敢鬧),還準備把國都遷回南京。總結:守成有餘而進取不足。柔弱沒有抗爭精神極容易受文官擺佈。


長犄角的大尾魚

朱高熾一上臺,首先赦免了前朝建文帝時期一些被定罪的官員家屬,給他們留了一條活路,這是他實施仁政的第一步;第二就是頒佈政法減輕了百姓的賦稅勞役,鼓勵農民從事農務勞作,很快,明朝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最令人意外的是,這些改變差不多都是在一年之內完成的,影響深遠,不愧他仁宗的稱號

朱高熾(仁宗)即位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百姓得到了充分的休養生息,生產力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大明朝自此進入了一個穩定、強盛的時期,也就是史稱的“仁宣之治”的開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