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驕傲的靈魂,他們也曾蒼蠅館子過

一年一度的成都蒼蠅館子50強評選又開始了,那些藏在咔咔角角的好味道正在逐漸進入我們的視野。很期待7月最終榜單的發佈。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成都人對吃的包容性特別強,成都的餐廳也是花樣百出,為什麼是蒼蠅館子成為成都美食的代言詞?比如下面這張圖片,已經在成都城市形象推文中露臉N次。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

上了我們去年“蒼蠅館子50強”的紅社火鍋店

你一定看見過它的身影

今年我們打算用一系列文章來理解這個問題。第一篇是7個從蒼蠅館子崛起的老闆的故事,毫無疑問,成都蒼蠅館子正是因為不斷有像他們這樣的人進入、創新,才生生不息。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從傳統中誕生,但不止步於傳統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在成都有很多存活年限超過20年的蒼蠅館子,它們也許不乏人流和口碑,卻始終難以做大做強,這麼多年了也只能在熟悉的社區圈子裡存活。究其原因,一是老闆鬥志不高,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止步於傳統,環境髒亂差,十足本色。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在袁太婆牆角串串香、雄起火鍋兔等老一輩蒼蠅館子依然堅持傳統蒼蠅館子破爛門面的噱頭時,已經有新的年輕人開始了對環境的思索,他們準備重新給蒼蠅館子下一個定義。雖然依然延續老一輩的路走,卻有了自己獨特的想法在其中。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江俠 / 蜀大俠創始人

拍攝地 / 蜀大俠總府路店

像現在大紅的蜀大俠火鍋的第一家門店,脫離了社區型消費經濟,開在了西玉龍街,隨著地鐵4號線的竣工,成功成為2015年底火鍋界的黑馬。創始人江俠賦予了傳統火鍋以“武俠”的主題,並且在原有風格的基礎上新店越開越大,直到新品牌【大俠行江湖】以“豪擲2000萬裝修”的傳聞震驚業界。在江俠的心中,蜀大俠第一家店依然是傳統的蒼蠅館子,只不過人賦予了它更多趣味性,讓它在傳統的蒼蠅館子基礎上長出了新生命。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去年開始大火的 馬路邊邊麻辣燙,則是“修舊如舊”地在環境創新上走出了獨有的蒼蠅館子路數。吃客一到馬路邊邊,映入眼簾的是店鋪特有的上個世紀懷舊情懷。印花瓷杯,童年零食,已經消失的老成都地標建築繪畫和一些復古擺設,讓人一下子就親近起來。這就是馬路邊邊老闆小馬哥聰明的地方,知道你要的只是老成都蒼蠅館子的感覺,但絕不要髒亂差的環境。所以,馬路邊邊開一家火一家。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小馬哥 / 馬路邊邊創始人

拍攝地 / 馬路邊邊建設路店

//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真的過去了

蒼蠅館子需要營銷嗎?當然需要,現在是一條抖音瞬間可以達到上千萬人點擊觀看的互聯網時代。相對於一些大爺嬢嬢們開的老店來說,具有策劃性、營銷力的年輕蒼蠅館子老闆們更容易取得較大曝光量。

如從玉林生活廣場一家小店起步,現在非常出名的大龍燚火鍋,創始人之一雷星背後擁有一支優秀的營銷隊伍,能夠迅速抓住城市熱點進行品牌推廣。它是雙流機場巨幅廣告牌迎來的第一家本地餐飲,也是范冰冰、權志龍、黃曉明等巨星來成都指名道姓要吃的火鍋店。種種舉措,令大龍燚的品牌屬性迅速增值,在全國甚至海外分店都是遍地開花。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雷星 / 大龍燚聯合創始人

拍攝地 / 牛華八婆麻辣燙春熙路店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吳海江 / 成都吃客創始人

拍攝地 / 成都吃客奎星樓店

成都作為一座旅遊城市,每年大批入蓉的外地遊客是成都餐飲持續紅火發熱的一大因素,也催生了“網紅餐廳”這個概念。所謂的網紅餐廳,不一定多麼高大上,一家老小區的水餃或者深夜路邊攤都可能成為網紅店,被眾多食客推崇。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很多蒼蠅館子老闆看見它的走紅,不禁也會反思,自己這麼些年的路子走對了嗎?是否可以換個方向和顧客做朋友?是否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強大流量包裝一下模式化的店鋪形象?看,這就是優秀案例帶來的後續影響。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菲比和侯宇翔 / 冒椒火辣創始人

拍攝地 / 冒椒火辣奎星樓店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一家成功的蒼蠅館子,註定不走平凡路

差不多在6、7年前吧,成都的蒼蠅館子售賣的菜品還較為傳統,以明婷飯店、雨田飯店為首的蒸燉爆炒川菜老三樣是當時的流行趨勢,一些賣甜不辣、手提串串、滷菜的小店也能持續攬客。所以三哥田螺、龍蝦一絕就以特色勝出,一紅十幾年。後來賣冷鍋串串的康二姐因為寒冬臘月太冷串串冰欠放了3個月寒假,牛B慘了。但誰也沒想到,只能開張大半年的小龍蝦店現在也是蒼蠅館子中的佼佼者。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5年前,當袁燁在清水河公園邊上掛出“霸王蝦”的招牌時,沒有意識到那是他人生轉運的時刻。相比市面上常見的將小龍蝦去頭留尾一頓猛火爆炒的地攤做法,霸王蝦以一道“極品漢皇蝦”撬開了成都市場,只做8錢以上的小龍蝦的噱頭也讓成都人學會了掀開頭蓋先吸蝦黃的吃蝦儀式。以至於有幾年間沒有蝦黃(膏)的小龍蝦都不好意思出來混了。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袁燁 /霸王蝦創始人

拍攝地 / 霸王蝦九眼橋店

其實相比創新,袁老闆的為人也反映出蒼蠅館子最重要的生存之道,便是和氣生財、互利共贏。以謙和禮讓之心做生意,才能將攤子玩轉、局面做大。迄今為止,不管是老食客還是接觸過的媒體人,對袁老闆這方面的為人處事都是讚不絕口。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同樣個人魅力十足的蒼蠅館子老闆,還有電臺巷火鍋的唐一。不少人都知道唐一“十年磨一劍”的勵志故事,也經常看見他在店門口認真炒料的胖身姿。一個踏實、執著、用心的老闆沒有理由不成功,何況電臺巷自帶“網紅體質”——不賣鴛鴦鍋、下午4點才開門、油碟不提供香菜蔥花、招牌蛋煎餈粑,每樣都可以炒成話題製造爆點,讓電臺巷火鍋時推時新。粉絲以能夠排隊吃到電臺巷火鍋而自豪,雖然又愛又恨,但是依然會變成“自來水”,不斷向周圍朋友安利它家。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唐一 / 電臺巷火鍋創始人

拍攝地 / 電臺巷火鍋科華店

餐飲之本在人,既在經營者,也在於圍繞著它的食客。想從一家可有可無的蒼蠅館子成為餐飲界傳奇,並不是簡單輕鬆笑談就可以做到。成都正是因為擁有了這麼多傑出的蒼蠅館子傳承人,傳統才能在優勝劣汰的洪流中如魚得水並散發出獨一無二的時代光芒。

在一年一度的“成都蒼蠅館子50強榜單”來臨之際

我們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取景蒼蠅館子,拍攝“成都吃相”

首屆“成都吃相”攝影展正在籌備中

//敬請期待//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 唯怡 |

源於1990年

28年堅果飲品倡導者。

它活躍在你我的餐桌上,

存在成都的大小蒼蠅館子裡

最熟悉的味道,

最家喻戶曉的童年飲品。

END

————

圖 | 曹銳 齊飛翔

排版 | 劉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