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一年一度的成都苍蝇馆子50强评选又开始了,那些藏在咔咔角角的好味道正在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很期待7月最终榜单的发布。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成都人对吃的包容性特别强,成都的餐厅也是花样百出,为什么是苍蝇馆子成为成都美食的代言词?比如下面这张图片,已经在成都城市形象推文中露脸N次。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

上了我们去年“苍蝇馆子50强”的红社火锅店

你一定看见过它的身影

今年我们打算用一系列文章来理解这个问题。第一篇是7个从苍蝇馆子崛起的老板的故事,毫无疑问,成都苍蝇馆子正是因为不断有像他们这样的人进入、创新,才生生不息。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从传统中诞生,但不止步于传统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在成都有很多存活年限超过20年的苍蝇馆子,它们也许不乏人流和口碑,却始终难以做大做强,这么多年了也只能在熟悉的社区圈子里存活。究其原因,一是老板斗志不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止步于传统,环境脏乱差,十足本色。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在袁太婆墙角串串香、雄起火锅兔等老一辈苍蝇馆子依然坚持传统苍蝇馆子破烂门面的噱头时,已经有新的年轻人开始了对环境的思索,他们准备重新给苍蝇馆子下一个定义。虽然依然延续老一辈的路走,却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在其中。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江侠 / 蜀大侠创始人

拍摄地 / 蜀大侠总府路店

像现在大红的蜀大侠火锅的第一家门店,脱离了社区型消费经济,开在了西玉龙街,随着地铁4号线的竣工,成功成为2015年底火锅界的黑马。创始人江侠赋予了传统火锅以“武侠”的主题,并且在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新店越开越大,直到新品牌【大侠行江湖】以“豪掷2000万装修”的传闻震惊业界。在江侠的心中,蜀大侠第一家店依然是传统的苍蝇馆子,只不过人赋予了它更多趣味性,让它在传统的苍蝇馆子基础上长出了新生命。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去年开始大火的 马路边边麻辣烫,则是“修旧如旧”地在环境创新上走出了独有的苍蝇馆子路数。吃客一到马路边边,映入眼帘的是店铺特有的上个世纪怀旧情怀。印花瓷杯,童年零食,已经消失的老成都地标建筑绘画和一些复古摆设,让人一下子就亲近起来。这就是马路边边老板小马哥聪明的地方,知道你要的只是老成都苍蝇馆子的感觉,但绝不要脏乱差的环境。所以,马路边边开一家火一家。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小马哥 / 马路边边创始人

拍摄地 / 马路边边建设路店

//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真的过去了

苍蝇馆子需要营销吗?当然需要,现在是一条抖音瞬间可以达到上千万人点击观看的互联网时代。相对于一些大爷嬢嬢们开的老店来说,具有策划性、营销力的年轻苍蝇馆子老板们更容易取得较大曝光量。

如从玉林生活广场一家小店起步,现在非常出名的大龙燚火锅,创始人之一雷星背后拥有一支优秀的营销队伍,能够迅速抓住城市热点进行品牌推广。它是双流机场巨幅广告牌迎来的第一家本地餐饮,也是范冰冰、权志龙、黄晓明等巨星来成都指名道姓要吃的火锅店。种种举措,令大龙燚的品牌属性迅速增值,在全国甚至海外分店都是遍地开花。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雷星 / 大龙燚联合创始人

拍摄地 / 牛华八婆麻辣烫春熙路店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吴海江 / 成都吃客创始人

拍摄地 / 成都吃客奎星楼店

成都作为一座旅游城市,每年大批入蓉的外地游客是成都餐饮持续红火发热的一大因素,也催生了“网红餐厅”这个概念。所谓的网红餐厅,不一定多么高大上,一家老小区的水饺或者深夜路边摊都可能成为网红店,被众多食客推崇。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很多苍蝇馆子老板看见它的走红,不禁也会反思,自己这么些年的路子走对了吗?是否可以换个方向和顾客做朋友?是否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强大流量包装一下模式化的店铺形象?看,这就是优秀案例带来的后续影响。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菲比和侯宇翔 / 冒椒火辣创始人

拍摄地 / 冒椒火辣奎星楼店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一家成功的苍蝇馆子,注定不走平凡路

差不多在6、7年前吧,成都的苍蝇馆子售卖的菜品还较为传统,以明婷饭店、雨田饭店为首的蒸炖爆炒川菜老三样是当时的流行趋势,一些卖甜不辣、手提串串、卤菜的小店也能持续揽客。所以三哥田螺、龙虾一绝就以特色胜出,一红十几年。后来卖冷锅串串的康二姐因为寒冬腊月太冷串串冰欠放了3个月寒假,牛B惨了。但谁也没想到,只能开张大半年的小龙虾店现在也是苍蝇馆子中的佼佼者。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5年前,当袁烨在清水河公园边上挂出“霸王虾”的招牌时,没有意识到那是他人生转运的时刻。相比市面上常见的将小龙虾去头留尾一顿猛火爆炒的地摊做法,霸王虾以一道“极品汉皇虾”撬开了成都市场,只做8钱以上的小龙虾的噱头也让成都人学会了掀开头盖先吸虾黄的吃虾仪式。以至于有几年间没有虾黄(膏)的小龙虾都不好意思出来混了。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袁烨 /霸王虾创始人

拍摄地 / 霸王虾九眼桥店

其实相比创新,袁老板的为人也反映出苍蝇馆子最重要的生存之道,便是和气生财、互利共赢。以谦和礼让之心做生意,才能将摊子玩转、局面做大。迄今为止,不管是老食客还是接触过的媒体人,对袁老板这方面的为人处事都是赞不绝口。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同样个人魅力十足的苍蝇馆子老板,还有电台巷火锅的唐一。不少人都知道唐一“十年磨一剑”的励志故事,也经常看见他在店门口认真炒料的胖身姿。一个踏实、执着、用心的老板没有理由不成功,何况电台巷自带“网红体质”——不卖鸳鸯锅、下午4点才开门、油碟不提供香菜葱花、招牌蛋煎糍粑,每样都可以炒成话题制造爆点,让电台巷火锅时推时新。粉丝以能够排队吃到电台巷火锅而自豪,虽然又爱又恨,但是依然会变成“自来水”,不断向周围朋友安利它家。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唐一 / 电台巷火锅创始人

拍摄地 / 电台巷火锅科华店

餐饮之本在人,既在经营者,也在于围绕着它的食客。想从一家可有可无的苍蝇馆子成为餐饮界传奇,并不是简单轻松笑谈就可以做到。成都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么多杰出的苍蝇馆子传承人,传统才能在优胜劣汰的洪流中如鱼得水并散发出独一无二的时代光芒。

在一年一度的“成都苍蝇馆子50强榜单”来临之际

我们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取景苍蝇馆子,拍摄“成都吃相”

首届“成都吃相”摄影展正在筹备中

//敬请期待//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这些骄傲的灵魂,他们也曾苍蝇馆子过

| 唯怡 |

源于1990年

28年坚果饮品倡导者。

它活跃在你我的餐桌上,

存在成都的大小苍蝇馆子里

最熟悉的味道,

最家喻户晓的童年饮品。

END

————

图 | 曹锐 齐飞翔

排版 | 刘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