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豐臺:從“開牆打洞”治理延伸到“背街小巷”整治 給居民一個宜居有序的生活環境

北京豐臺:從“開牆打洞”治理延伸到“背街小巷”整治 給居民一個宜居有序的生活環境

豐臺街道近園路整治後的街貌。

北京市於去年發佈《首都核心區“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三年(2017—2019年)行動方案》,提出“‘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是城市精細化管理和服務的重要標尺”,今年以來,豐臺區在環境整治工作上持續發力,將“開牆打洞”整治工作同治理“背街小巷”、打造精品大街、老舊小區改造一同推進,持續改善區域居民生活環境。

“開牆打洞”治理後的“新風景”

站在位於豐臺街道的看丹路北側,一排高大靚麗的牆體映入眼簾。平整的牆面上繪著雅緻的梅蘭竹菊和傳統美德宣傳畫,過路行人紛紛駐足觀看。“以前這裡環境很雜亂,很多店鋪遊商,街道從去年開始改造,現在這兒變得乾淨整潔,牆面還有這麼美麗的畫,大家都特別高興。”南開西里社區居民黃芝梅說道。

在去年11月之前,看丹路北側還是一片擁擠雜亂,由於歷史原因,這裡長期存在店外經營、垃圾滿地、亂停車的現象。與此同時,該處的冠京隆市場原有經營商戶31家,很多商戶把原來的窗戶開成門、把小門擴大成大門佔道經營,並且把門前區域出租給遊商,造成交通擁堵。為此,豐臺街道啟動“開牆打洞”治理工作,徹底解決環境問題,同時聘請園林設計師傅純手工繪製牆面,於6月4日完成了冠京隆大門兩側共245米25處的牆體繪畫。“街道依據豐臺區‘開牆打洞’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中有關待提升點位美化提升的要求,結合居民訴求、街巷整體風格以及周邊主體元素特徵,在徵詢各方意見的基礎上開展了特色美化工作。提升工作完成以來,得到了廣大居民的認可,也為街道後續環境美化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鑑。”豐臺街道綜治辦主任柏華說道。如今,彩鋼板房、違法建設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富有傳統中國風、以國畫繪製的文化牆,街面整潔有序,冠京隆市場內部也煥然一新。

“背街小巷”整治與環境提升同步

據紀家廟村綠化和保潔工作負責人張淑軍說,這次紀家廟村決定分三步徹底解決一攬子問題。第一步,清理亂停車輛和遊商,安裝隔離交通設施。此次共清理亂停車輛100多輛,遊商23戶,封堵“開牆打洞”商戶4戶。同時安裝交通隔離柱430根,避免發生交通剮蹭。第二步就是進行環境美化,不僅修復了兩側十幾處破損的便道,粉刷兩側牆面2000餘平方米,同時還在道路西側建設了559米長的道路綠化景觀,每隔10米安裝一個立體防腐木花壇,每個花壇都由1棵鐵樹,40盆海棠、繡球、勳章菊組成。第三步就是加強日常的巡視管理和維護。村內交通協管24小時巡視,綠化隊每天對花壇進行維護,避免出現反彈。

環境治理既講“面子”也要有“裡子”

市委書記蔡奇針對“背街小巷”整治工作強調,“背街小巷”既是城市的“裡子”,也是城市的“面子”,關係百姓生活,關係人居環境,關係首都形象。“背街小巷”整治是以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為目標的生態重塑,衚衕之小在空間,衚衕之大在生活。我們要把“背街小巷”整治作為重要民生工程抓好,作為疏解整治促提升的重要任務抓好,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下一步,豐臺區將加大精治、共治、法治力度,進一步突出疏解整治的效果導向,規範秩序,加強管理,合理佈局便民服務設施,提升城市品質,讓豐臺的“面子”和“裡子”都靚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