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丰台:从“开墙打洞”治理延伸到“背街小巷”整治 给居民一个宜居有序的生活环境

北京丰台:从“开墙打洞”治理延伸到“背街小巷”整治 给居民一个宜居有序的生活环境

丰台街道近园路整治后的街貌。

北京市于去年发布《首都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2017—2019年)行动方案》,提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是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标尺”,今年以来,丰台区在环境整治工作上持续发力,将“开墙打洞”整治工作同治理“背街小巷”、打造精品大街、老旧小区改造一同推进,持续改善区域居民生活环境。

“开墙打洞”治理后的“新风景”

站在位于丰台街道的看丹路北侧,一排高大靓丽的墙体映入眼帘。平整的墙面上绘着雅致的梅兰竹菊和传统美德宣传画,过路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以前这里环境很杂乱,很多店铺游商,街道从去年开始改造,现在这儿变得干净整洁,墙面还有这么美丽的画,大家都特别高兴。”南开西里社区居民黄芝梅说道。

在去年11月之前,看丹路北侧还是一片拥挤杂乱,由于历史原因,这里长期存在店外经营、垃圾满地、乱停车的现象。与此同时,该处的冠京隆市场原有经营商户31家,很多商户把原来的窗户开成门、把小门扩大成大门占道经营,并且把门前区域出租给游商,造成交通拥堵。为此,丰台街道启动“开墙打洞”治理工作,彻底解决环境问题,同时聘请园林设计师傅纯手工绘制墙面,于6月4日完成了冠京隆大门两侧共245米25处的墙体绘画。“街道依据丰台区‘开墙打洞’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中有关待提升点位美化提升的要求,结合居民诉求、街巷整体风格以及周边主体元素特征,在征询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开展了特色美化工作。提升工作完成以来,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也为街道后续环境美化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丰台街道综治办主任柏华说道。如今,彩钢板房、违法建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富有传统中国风、以国画绘制的文化墙,街面整洁有序,冠京隆市场内部也焕然一新。

“背街小巷”整治与环境提升同步

据纪家庙村绿化和保洁工作负责人张淑军说,这次纪家庙村决定分三步彻底解决一揽子问题。第一步,清理乱停车辆和游商,安装隔离交通设施。此次共清理乱停车辆100多辆,游商23户,封堵“开墙打洞”商户4户。同时安装交通隔离柱430根,避免发生交通剐蹭。第二步就是进行环境美化,不仅修复了两侧十几处破损的便道,粉刷两侧墙面2000余平方米,同时还在道路西侧建设了559米长的道路绿化景观,每隔10米安装一个立体防腐木花坛,每个花坛都由1棵铁树,40盆海棠、绣球、勋章菊组成。第三步就是加强日常的巡视管理和维护。村内交通协管24小时巡视,绿化队每天对花坛进行维护,避免出现反弹。

环境治理既讲“面子”也要有“里子”

市委书记蔡奇针对“背街小巷”整治工作强调,“背街小巷”既是城市的“里子”,也是城市的“面子”,关系百姓生活,关系人居环境,关系首都形象。“背街小巷”整治是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生态重塑,胡同之小在空间,胡同之大在生活。我们要把“背街小巷”整治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抓好,作为疏解整治促提升的重要任务抓好,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下一步,丰台区将加大精治、共治、法治力度,进一步突出疏解整治的效果导向,规范秩序,加强管理,合理布局便民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品质,让丰台的“面子”和“里子”都靓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