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開始實施,這些車迎來致命打擊!

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開始實施,這些車迎來致命打擊!

2018年新能源補貼標準新政自6月12日開始實施。補貼新政進一步劃分續航區間,通過提升高續航、降低中續航、取消對低續航的補貼手段,來進一步引導新能源汽車健康秩序的發展。受政策影響,沒有補貼之後的廉價低續航車型或將退市。

新政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將以續航里程300km為臨界點,300km以上車型補貼額度上調、300km以下車型補貼下調;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補貼額度下調0.2萬元。具體請看下錶:

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開始實施,這些車迎來致命打擊!

除了續航里程作為補貼標準劃分重要指標,搭載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水平也決定了補貼額度。

新的政策要求: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不低於105-120Wh/kg的車型按0.6倍補貼、120-140Wh/kg的車型按1倍補貼、140-160Wh/kg的車型按1.1倍補貼、160Wh/kg及以上的車型按1.2倍補貼。

根據新政策,對於續航里程在200-300公里新能源車型,其國家補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縮水幅度從1萬到2.1萬不等。而15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汽車將取消補貼。這與2017年2萬元的補貼金額相比,縮水幅度100%。

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開始實施,這些車迎來致命打擊!

一部分不再補貼,一部分補貼更高,補貼政策引導方向明確清楚,就是鼓勵和支持新能源汽車廠商加快產品升級步伐,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向前有序的發展。

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開始實施,這些車迎來致命打擊!

事實上,補貼新政的退坡也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扼制這種“騙補”的市場亂象,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之初,政府為了扶持和鼓勵採用補貼的方式來幫助其發展。

但是由於補貼細分不夠精準,以及行業自身發展和大環境下的影響,一些車企採用大規模出售低續航低價的的車型來進行“騙補”,長遠來看無疑是不利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對新舊政策可發現,補貼新政更傾向於高續航里程、高能量密度車型,這意味著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已經從“普惠制”轉向“擇優制”。車企為能拿到更高標準的補貼,也將努力跟隨政策導向,推出高續航里程產品給消費者。

今年五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銷售同比增長114.5%;新能源商用車同比增長192.7%,均出現大幅上漲。

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開始實施,這些車迎來致命打擊!

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新能源乘用車的累計銷量達到了27.5萬臺,同比增長147%。那麼,補貼新政出臺後,新能源車的銷售是否會受影響?車企又將如何應對變化呢?

補貼少了,汽車廠家為彌補這部分的損失,無外乎會採用這幾種辦法,一是漲價,以當前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誰也不敢輕易言漲價的;二是深挖內潛;三是降低採購成本,壓低供應商的價格。

根據新政策,對於續航里程在200-300公里新能源車型,其國家補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縮水幅度從1萬到2.1萬不等。而15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汽車將取消補貼。這與2017年2萬元的補貼金額相比,縮水幅度100%。

無疑,新政實施後,衝擊最大的就是續航里程在150公里的A00級車型,是企業首先要消化掉的庫存。目前大部分新能源A00級車型基本已經消化掉。如:北汽EC180、奇瑞eQ、長安奔奔EV等車型基本已銷完。

續航里程在200-300km的新能源汽車的庫存情況,不同品牌的經銷商情況不同。北汽新能源汽車的經銷商動手較早,動作較快,像2016款EV160、EC180,2017款EX260、EV260,這些在300km以下的車型都已經沒有了。

有些車企日子難過。像奇瑞2018款eQ1,長安奔奔2018款,江淮的iEV7S等車型都均有庫存,而這些車型續航里程都低於300km。對廠商來說,除了打折促銷趕緊出手,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辦法。

再說幾句

新政的實施,市場上現存的低續航新能源車型在本月或將會迎來最後的狂歡。此後,車企為佔領市場獲取不同生產的低價、低續航的電動車將逐漸退市。業內人士對此表示稱,新政將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使新能源汽車製造企業更加重視技術的提升和積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