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鱸魚的幾種釣法介紹(釣餌、釣位、釣法)

海鱸魚的幾種釣法介紹(釣餌、釣位、釣法)

海鱸魚

海鱸魚的美味相信大家都知道,它肉質細膩,刺少味鮮,多少人為之著迷。

海鱸春季在江河與淺海交界之海口產卵,5月開始沿河逆水而上,在江河湖庫生活5個月左右。10月份天氣轉冷則又集群順流而下入海越冬。海鱸個體普遍較大,小鱸多為數千克,大者十數千克,最大者可達四五十千克。海鱸體大力大抗爭力大,釣鱸的手感特棒,與鱸搏鬥,刺激而有趣。

一、釣餌的選擇

海鱸系肉食性魚類,以魚蝦為食,善捕活餌,尤喜食軟體小動物。其食量很大且極為貪食,容易釣取。現介紹幾種常用釣鱸佳餌:

1)沙丁魚

體色銀白,肉細味美,體長10~25釐米,漲潮時集群遊弋於近海索食。釣捕後可以活魚為餌。掛鉤方法,雙鉤分別橫穿背鰭前後基部,露出鉤尖倒刺。適用於長手竿釣邊釣礁,不適於海竿拋投,原因是大力投擲餌魚極易脫落。無活魚亦可用罐頭之沙丁。

2)活蝦

可以是九節蝦,也可以是普通的明蝦,活躍性越高越好,一般來說九節蝦比普通蝦好。

3)紅蟲

海邊人都知道紅蟲,狀色如陸生紅蚯蚓,粗細也差不多。海灘淤泥中的軟體動物,體長8~12釐米,味特腥,黑暗中能發出磷光誘魚,夜釣尤佳。整條掛鉤釣小魚,多條掛鉤形成紅蟲束(團),為釣大鱸佳餌,適用於手竿、海竿、手線等各種釣法。

4)沙蟲(非沙蠶)

即方格星蟲,產於海邊沙灘,狀如北方沙蠶,略細,營養豐富,味極鮮美,且濃度高,素有“天然味精”之譽,全國很多灘塗皆產。使用方法和適用範圍與赤蟲相同。

5)大蠔

即牡蠣,軟體動物,兩個貝殼一大一小,肉鮮可食,能制蠔油,其肉、殼、油皆可入藥。有“海中牛奶”之稱,蛋白質含量高,鮮肉曬乾為蠔豉幹,暢銷國內外,蠔豉製成蠔油為高級蘸料。釣用取其嫩肉掛鉤或將蠔豉幹以蠔油浸軟穿鉤使用。此外尚有泥蟲、蝦、蟹、竹蟶、海鱟、海蜈蚣、海蟑螂等20餘種,限於篇幅在此不贅述。

二、釣點選擇

鱸魚多棲遊於石底深水區(20米以下),常遊弋於數米十數米深的礁叢、草灘覓食。喜水質清純或清濁交匯的海流(急流、緩流、迴流)水域。海鱸喜清潔,怕汙染。這便為我們選擇釣位提供了依據:

1)淺海礁叢

礁石巖隙多巖蟲、海蟑螂和螺貝類等可食之物而成為海鱸就餐的天然大食堂,且這裡多小魚,自然誘鱸前來捕食。

2)淺海草灘

為多小魚和海、陸生昆蟲等活餌之地,海鱸亦常光顧獵食。

3)江河人海口

常常是河、海魚交匯之處,且江河流水夾帶大量昆蟲入海,便引誘海鱸追捕獵取,同時江河流水的輸氧作用,至使海鱸非常興奮活躍。

4)海堤、防浪牆等石塊水泥建築物的根基部,這些地方多螺貝類軟體動物,亦常見海鱸的蹤影。

5)海港碼頭、海灣漁(船)排及附近水域,亦是海鱸遊弋索食之地。

6)深海島礁、淺海較深的海溝、海坑

為海鱸經常棲息的老窩或巡遊覓食的魚道,魚多且多大魚。選準釣點釣位何愁釣不到魚!

海鱸釣法有多種:手竿釣、海竿釣、擬餌釣、插竿釣、手線船釣、圍礁釣等。現簡要介紹數種如下。

三、海鱸魚的釣法

1、海鱸魚的手竿釣法

釣組:以5.4-7.2米硬調中長手竿為宜。竿短,鉤餌送不到海鱸棲遊的深水域釣位;竿長又操作不便。主線為6號強力線,腦線3.5號。懸墜、臥墜均可,臥墜更穩。如懸墜釣法,腦線應為20釐米;臥墜釣法,腦線應為8~10釐米。鉤是中號長柄雙鉤,伊勢尼、挪威8~10號即可。使用長柄鉤的目的是減少海鱸中鉤後用利齒咬斷釣線而逃脫的幾率。浮漂為立式長漂。釣點應選在港灣、碼頭、泊船等緩流或穩水區。具體釣法:

1)底釣:

將鉤餌投入釣點(漂點水深:近岸為3~4米,遠岸為5~7米),靜候魚訊。如浮漂上下點頭,則說明有魚就餌,繼而色環徐徐或驀然入水,即表明鉤餌入口。此時須猛提釣竿,使釣鉤刺深或穿透魚嘴,再遛魚上岸。

2)浮釣:

海鱸底棲而浮游於水體中上層獵食。依此習性,浮釣應以串鉤釣法為佳。鉤前大鉛珠臥底定位,墜上每40釐米結一鉤,3~5只鉤為宜。腦線長為15~18釐米。浮漂以棒形或球棒形稍大者為佳。鱸魚中鉤的漂相多為悶(沉)漂。

3)抖釣:

雙鉤鉤餌入水50~80釐米,如無魚就餌,釣手需不斷將竿線提起、放下,以誘魚發現目標而上鉤。為方便省力計,釣手可事先於岸邊水中插牢一根“丫”形鐵(木)支架,以支撐竿體中後部,也有人把鉤餌上下點動變為左右側移,但效果不如前者。

4)漂釣(走釣):

這是一種在江河下游至人海口或江、海岸邊水體流動水域(諸如橋、涵洞口、堤壩閘門出水口等)的一種釣效頗佳的釣法。釣者手執一竿邊釣邊走,做短距離往返式尋魚下鉤。鉤餌位於流動水體上層40~60釐米,令其順水漂流浮釣,此法多為手感獲取魚訊,也可加略大點的浮漂(球形)施釣。

2、海鱸魚的海竿釣法

釣組:2.1-3.6米海竿,所用鉤線與手竿一樣。所不同的是墜——10~25克重的鉤前活墜,適用於臥鉤底釣和串鉤懸釣(傾斜式)。具體釣法如下:

1)定點底釣:

適用於緩(回)流水域或相對而言的靜水區。具體做法是將雙鉤餌投至釣點後,搖輪緊線、掛鈴、等待魚訊。如竿梢點動或輕微鈴聲,則表明海鱸正在追餌或觸餌;當竿梢大彎,鈴聲響起,則說明海鱸已將鉤餌吞入口中,此時提竿十拿九穩。

2)提拉底釣:

此法適用於急流深水區,例如礁叢、磯石、堤壩底根部或海溝、海汀等水域。將雙鉤餌投入釣點水底,搖輪緊線,使釣線抻直。數分鐘後,如無魚就餌,則應提竿點動逗鉤誘魚。此時鉤餌已被近移一兩米,釣手要隨時緊線回收餘線。如此反覆多次,至鉤餌近岸時提起換餌重拋。如手感沉重,有魚中鉤,則應及時剎鉤遛魚網獲。此法拖鉤找魚,主動積極,以擴大搜索麵而提高上魚率。缺點是釣者只能手執一竿,反覆操作免不了忙碌之苦。同時釣礁叢磯底極易掛鉤卡墜,丟鉤失墜是常事,故而要備足鉤墜及時補換。儘管如此,多數海釣者還是樂此不疲,因其釣效頗佳。

3)提拉浮釣:

此法適用於江河下游段和人海口流動水體,或海岸的湧洞、閘門口等流水水域。將串鉤鉤餌投入上游方向釣點,使鉤餌距水面50~80釐米。鉤餌入水後搖輪收線,令鉤餌位於水體上中層。當海鱸發現遊動的鉤餌,必急追捕食而中鉤。釣者手感有魚上鉤應立即收線取魚。如無魚問津,要收線再投。如此反覆直至上魚。此法依據鱸魚多在水體中上層遊弋索食習性而設計。以上為真餌釣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