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NTT DoCoMo試驗5G技術,IAB技術讓華為奪得主動權?

摘要:

日本電信運營商NTT DoCoMo和華為已經展示瞭如何使用集成訪問回程技術來提高5G毫米波的覆蓋範圍和容量。

NTT DoCoMo宣佈與中國電信設備巨頭公司華為完成5G集成訪問回程(IAB)技術的測試,該技術提高了毫米波(mmWave)頻譜的無線覆蓋範圍。

華為和NTT DoCoMo試驗5G技術,IAB技術讓華為奪得主動權?

據日本航空公司介紹,毫米波信號通常會受到障礙物干擾的影響。IAB技術通過使用一種“由超材料製成的緊湊型焦距透鏡天線”來實現先進的波束形成,它集中了無線電波的遠距離方向。

NTT DoCoMo稱,這減少了干擾,並允許在同一頻率上同時進行數據傳輸。

現場試驗使用了39GHz頻段,並在日本橫濱CBD Minato Mirai 21進行,測試了IAB發射體5G基站和IAB或5G中繼節點之間的無線回程,後者能夠與移動用戶設備進行無線連接。

NTT DoCoMo表示:“該試驗表明IAB可以顯著提高毫米波覆蓋範圍和容量,超出基站範圍的用戶設備可實現吞吐量超過650Mbps,延遲時間低至1.6ms。”

“IAB試驗系統表明,IAB技術顯著提高了毫米波的覆蓋範圍和容量,同時也證明了IAB有助於在高層建築、孤立島嶼上或鋪設光纖存在問題的山區中使用高速、低延遲的5G通信“。

NTT DoCoMo表示,3GPP目前正在考慮將IAB技術作為其5G新無線通信(5G NR)標準化過程的一部分。

華為和NTT DoCoMo早在2016年就在橫濱的Minato Mirai 21區測試了5G,在現場試用期間實現了11.29Gbps的吞吐速度和不到0.5ms的延遲。

該試驗使用了4.5GHz頻段,以及一個帶有一個基站和23個用戶設備。

華為當時表示,“據測試,用戶總吞吐量達到了11.29Gbps,共有24層,每個用戶接收兩層。”

華為和NTT DoCoMo於2014年12月簽署了諒解備忘錄(MOU),同時也看到華為在中國成都進行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MIMO)室外試驗。

日本電信巨頭本月早些時候還宣佈與NEC公司達成5G設備供應協議,NTT DoCoMo計劃在2020年推出其新的移動網絡。

根據協議,NEC將為5G基站提供控制單元,並使用軟件升級來確保NTT DoCoMo現有的基站和電信設備與5G兼容。

“與NEC的這項協議符合該政策,我們預計它將為我們的5G服務做出重大貢獻。展望未來,DoCoMo會加速與垂直行業合作伙伴共同創造新服務和業務。”NTT DoCoMo首席技術官Hiroshi Nakamura談到。

根據NEC執行副總裁Awuo Kawamura的說法,該公司還將向NTT DoCoMo提供“將5G與最新ICT相結合的遠程診斷和高安全性的解決方案”。

NEC在二月份移動世界大會(MWC)2018年宣佈,它將在橫須賀研究園和NEC玉川工廠與NTT DoCoMo一起開展關於5G無線技術的驗證實驗。

NTT DoCoMo、NEC公司和華為在12月對5G NR規格進行標準化後,與愛立信、英特爾、諾基亞、三星等公司一起宣佈開始全面開發5G NR,包括大規模試驗和商業部署。參與5G NR研發的公司還有 AT&T、英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德國電信、富士通、KT、LG電子、LG Uplus、聯發科、Orange、高通、SK電訊、索尼移動通信、Sprint、TIM、西班牙電信、Telia公司、T - 美國手機、Verizon、沃達豐和中興。

此外,NTT DoCoMo也參與了愛立信和諾基亞的5G測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