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周長脂肪粒?護膚品不背這個鍋

本文概要

1、長脂肪粒真的跟護膚品無關;

2、脂肪粒只能預防;

3、去掉脂肪粒,建議選專業醫美機構針清,別太把希望寄託在單純依靠護膚品解決。

很多人都以為眼睛下面的脂肪球是因為擦了油膩的眼霜造成的,甚至有一些美妝博主也都言之鑿鑿的加以肯定,說脂肪粒就是因為眼霜過於油潤,活活悶出來的。可是,你們知道嗎?有些出生不久的小baby也會長脂肪粒,難道這也是眼霜的錯?既然是闢謠帖,老牛自然要有理有據的為護膚品洗清冤屈。

脂肪粒到底是什麼

確切的來說,在皮膚科學中,脂肪粒是一種叫做milia的囊腫,也有將其稱為粟丘疹(為了便於閱讀,文章後面提到的脂肪粒皆用粟丘疹替代),通常是黃色或者白色,有顆粒感,挑破之後可以擠出一些白色物質,一般不會發癢或令人痛苦,當然,因為它的存在而影響容貌,造成心裡感覺上的不舒服除外。常常出現在臉頰、鼻子、眼瞼附近,且有時候會群體出現。

眼周長脂肪粒?護膚品不背這個鍋

脂肪粒的成因是什麼

一般來說,導致粟丘疹的成因有兩大類情況,分別是基因遺傳性疾病、皮膚表面創傷。

基因和遺傳性疾病

粟丘疹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出現在嬰兒或者兒童身上的大多是跟基因和遺傳性疾病有關。根據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統計,約有40%的新生兒會出現粟丘疹,但這種情況一般會在幾周之後自行好轉。

眼周長脂肪粒?護膚品不背這個鍋

皮膚表面創傷

成年人或者年齡大點的兒童出現粟丘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皮膚表面受到了某種程度的損傷。

容易導致粟丘疹出現的表面損傷包括:

嚴重的,諸如皮膚燒傷、起泡,或者激光磨皮,皮膚表面修復手術等。

輕微的,諸如清潔過度導致的皮膚屏障受損,紫外線曬傷或長期使用激素類產品等等,這些小傷口肉眼幾乎是看不到,但不代表不存在。

我們都知道,皮膚受損之後,它會自我療愈,大部分情況下,它都自我修復的不錯,但偶爾也會用力過猛。所謂用力過猛的意思就是,本來或許只要幾個角蛋白(皮膚角質層的重要組成成分)可以填的傷口,一下子聚集了四五十,然後這些小傢伙接二連三的堵在原來小傷口的地方,加上又衝不破皮膚表面還有一層的薄薄角質層,然後就鼓起了小顆粒,就是所說的粟粒疹,俗稱“脂肪粒”。

P.s:角蛋白中的角蛋白16是表皮角質形成細胞主要的結構蛋白之一,在維持細胞功能及皮膚屏障功能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感興趣的姑娘們,可以直接查詢《國際皮膚性病學雜誌》2016年1月第42卷第1期。

老牛科普:汗管瘤和粟粒疹

老牛經常會在自媒體後臺收到一些同協的盛世美顏照,然後留言諮詢說自己眼周的脂肪粒怎麼辦?結果一看是汗管瘤。先來看一下汗管瘤長什麼樣。

眼周長脂肪粒?護膚品不背這個鍋

不仔細分辨,看著真的跟粟丘疹還挺像,但是即便是雙胞胎,總有不同的地方吧。汗管瘤是因汗管細胞過度分化造成的良性腫瘤,通常左右對稱生長,沒有白色顆粒感,是挑不出什麼東西來的。不過,它是除了長得醜,影響美感之外,其實也沒有多大危害。因為,本篇主要講粟粒疹,就不展開講它的成因了,簡單說一下,搞定它的辦法就是藉助醫美手段,諸如鐳射。再度強調,請選擇正規有醫療資質的機構,聽取專業醫生建議。

老牛闢謠:請還護膚品清白

前面已經分析了導致粟粒疹的原因,肯定有的同協還是會說:可是我用了某某眼霜,使用時脂肪粒就長出來了,不使用就沒了;又或者說,我就是用了某某眼霜才長的,以前都沒有的。

很好,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老牛表示給你一個贊。不過,我說了今天是來洗刷護膚品會致脂肪粒的汙名,就一定要說到做到,否則護膚品會鄙視我。

使用某某眼霜時有,停用就沒有的原因也許是:肌膚不耐受

眼周肌膚有肉眼看不到的小傷口,正處於炎症狀態,偏偏這個時候你還用了滲透力很強的眼部產品,拜託,人家正生著病呢,你非要用“猛藥”,就好比敏感肌皮膚屏障受損,你非要強迫用高濃度成分的功效類保養品,不是作死,請問是什麼。

以前沒有,使用了某某眼部產品就有了的原因,可能是:長期使用激素類產品

前文有提,長期使用激素類產品也是導致粟粒疹的原因之一。有的不合規的護膚品中會添加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之類的東西,從而造成了“偽脂肪粒”的出現,而事實這些是痤瘡(痘痘)。

有關痘痘的成因以及解決方法,不在該篇文章裡面細說了,感興趣的同協可以點擊《都是成年人,長痘還說正青春?別鬧》這裡要說的是激素會對痤瘡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激素是隻消炎不殺菌的,因此細菌還是會在毛孔裡狂歡,而原來被調集過來消滅細菌和對抗異物的增援部隊都被激素給遣散了,所以

就沒有紅腫了,於是你好像有了“脂肪粒”,實際上這些“脂肪粒”的下面,是一堆手足舞蹈的細菌。

所以,不是護膚品讓你長了脂肪粒,真正的原因是皮膚屏障受損,你沒有引起重視。

2、 鐳射(激光),使用小而聚焦的激光來破壞囊腫;

(文中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不做商業用途)

如果你覺得有用,發送給朋友們吧。

微博關注:牛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