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護膚品:管用的是瓶子

每次和老婆討論護膚品的問題,理論上我都贏,但實踐中我都輸,家裡各種大瓶小瓶還是不斷更新,每次出境讓買什麼進口護膚品也得乖乖從命。有很多男士也和我一樣,為了家庭和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總結女士們對護膚品和護膚品廠家的辯護,大致分為兩類“就是”:就是喜歡,和就是管用。如果是前者,那麼本人無話可說,後面的也不用看了;但如果是認為護膚品就是管用,尤其是認為名牌奢侈品就是管用,那道理還是要講一講。

一說護膚品宣傳的功效沒用,很多女士會用親身和她人的體會來反駁:自己的體會用和不用就是不一樣,用貴的就是比用便宜的好;有的還會對比,誰常年不用護膚品,皮膚就很差,誰經常用皮膚就很好。這種體會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討論一個東西有沒有用,不能單靠一個人的體會。畢竟還有很多人,不用護膚,至少不用昂貴的護膚品,皮膚也很好,很多人經常用昂貴的護膚品皮膚照樣很差。而且,日常生活中女士們的皮膚觀感是一個謎,這個就不用多解釋了。此外,這種粗暴的對比還存在很大的缺陷,熱衷於護膚的人可能經濟條件更好,更關注外在形象,體力和戶外勞動更少,或者本來皮膚就好所以更加熱衷於保養。總之,這種個人體會很難作為護膚品有用的證據。

使用護膚品的另一個目的是延緩皮膚的衰老,有的衰老是大自然的規律,不可能違抗,就像人不可能長生不老。這方面存在一定的基因差異,這也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人為能夠干預的只能是外界環境因素,比如日曬、衛生環境、疾病、勞累、心理壓力等等。針對各種對皮膚的損害因素,應該針對這些因素去處理,比如防曬就是最重要的護膚手段之一。而護膚品和這些主要的損傷因素沒有多大關聯,有些原理根本沒有科學依據,比如號稱可以通過塗抹補充的各種營養、細胞因子等等。人的皮膚結構決定了,這些東西不可能通過皮膚吸收,也就不可能有用。

不過如果說護膚完全沒有用也是不對的,畢竟每天早晚在臉上花那麼多時間,就算是用水洗臉也比男人們匆匆沖洗一把清潔的更徹底。而女人們更傾向於把自己清潔的功勞歸到護膚品廠家那裡,尤其是騙更多錢的廠家。這不是我個人的猜測,而是有據可查。

2007年瑞典研究人員找來了80位35-64歲之間的女性,把她們隨機分成三組:A組用某奢侈護膚品的瓶子,裡面也確實裝的這個牌子的護膚品;B組也是用奢侈品瓶子,但裡面裝的是很普通的便宜護膚品;C組用的一個普通瓶子,但裡面裝的是名牌護膚品。一共用六週,然後讓參與者和專業人員評價護膚的效果。在評價皮膚是否光滑,皺紋是否減少,是不是更顯年輕和漂亮方面,不管是主觀還是他人評價都沒有什麼差別。唯一的不同是A組和B組的護膚更規律,相比C組用的更多一些。大概是覺得奢侈品更加不能浪費。

也許有人會說我不是皮膚病專業人員,觀點沒有代表性和權威性。且不說這不是我個人的觀點,我所接觸的皮膚病專業醫生,日常比較頭痛的就是被諮詢那個牌子的護膚品更好。不是他們不知道哪個牌子好,而是認為這些護膚品所宣傳的功效在他們看來沒有一個能站得住腳,充其量是廣告用語。不僅護膚品廠家所宣傳的功效不可靠,連他們所描述的注意事項也沒有多大意義。有些護膚品廠家會在商品標籤上標明“適用於敏感皮膚”、“低過敏性”、“不含香料”,貌似高大上,但美國皮膚病學會調查發現這些也不過是些宣傳用語,為了顯示與眾不同,刺激人們的購買慾望而已,並沒有任何醫學保障。

也有師妹告訴我護膚品在女人們那裡基本和玄學類似,相信的人聽不進科學。事實也是如此,市場上的護膚品基本是一種時尚消費品的存在,與時裝、美髮、箱包、首飾等商品並列。但與時裝等不同的是,護膚品經常冒用生物和醫學概念,把自己包裝成高科技產品,就算有再多人甘心情願掏錢,也難掩騙人的本質。

本文首發科學貓頭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