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槽尼瑪別嚇人!一群精神病的變態狂想曲!

(如果你能看到這篇文章,真的是隨緣,能審核過是人性的進步!)

絕大多數普通人一輩子在這社會上穿行,到頭也算是活得風平浪靜。

作為冒牌心理學愛好者的我而言,在心理學的世界裡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什麼畸形、變態沒讀過?

但當真有些事情可能出現在自己身邊,也難免心裡堵得發慌。

以前找另一半不要找太窮的,太醜的。今後希望加一條:不要找有人格障礙、心理畸形、精神疾病的戀屍癖和吃人肉的變態!

...

以下內容可能引起不適。,我配一些輕鬆愉快的圖,減輕大家的不適。

之所以引起不適的東西我還拿出來說,是希望大家明白:不管你是出於自身防範還是出於獵奇,以下這種人是精神病患者!務必小心!絕非危言聳聽。

臥槽尼瑪別嚇人!一群精神病的變態狂想曲!

提起姦屍、吃人肉,地球上 99% 的人別說看到,聽到就想吐了。

很多人認為著都是獵奇小說、恐怖電影例如《沉默的羔羊》才會出現的東西,但這些卻在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

近日翻到一篇文章大致講的:一對情侶,女孩無意間看到男友電腦裡存著 30G 的屍體圖片,問網友該怎麼辦。

無論這件事情的真假,網友們很積極的給她出主意,幫她擺脫困境。

同時,‘冰戀’‘秀色’這樣的詞進入我的視線。

  1. 冰戀:就是指戀屍癖、姦屍癖,這個奇葩的圈子內稱‘生死之交’。

  2. 秀色:就是渴望被人吃掉,或者吃掉別人。是!真!吃!人!肉!

看完這些介紹是不是會想:

臥槽!這麼唯美的名字和這麼噁心的詞關聯?!

尼瑪!讓我以後怎麼面對秀色可餐?!

這都是什麼鬼東西?這麼辣眼睛!

但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

臥槽尼瑪別嚇人!一群精神病的變態狂想曲!

1981 年日本出現了一位名叫‘佐川一政’的食人魔,他將女同學誘騙到家殘忍殺害並且吃掉。

1988~1989 日本一位名叫‘宮崎勤’的變態,誘騙並殺害 4 名女童、吃掉。

然而,這只是世界範圍內對於食人魔描述的冰山一角。

前者佐川一政讀人文學並拿下碩士學位,當年事發後其父親將他從法國引渡回日本,終再證據不足情況下為其開罪。後來他還出書、拍電影... 逍遙至今。

後者宮崎勤患有先天性撓骨尺骨不全症雙手因此無法舉高,雖成績優異,但一直被人嘲笑。觸發變態誘因的是 88 年爺爺去世,他自己堅信吃掉女童屍體能讓爺爺復活 (沒文化真可怕)。

由此可見這類變態癖好和行為並不是只在某個特定群體出現,任何人可能因為某些誘因或者環境、人群影響成為這樣的變態。再全世界多個國家都曾發生類似轟動的案件。

臥槽尼瑪別嚇人!一群精神病的變態狂想曲!

相對於戀屍、吃人這種變態行為我個人並不是很關注。我更想知道的是為什麼它們會被包裝成‘秀色’‘冰戀’這種比較文藝的稱呼方式。

翻閱為數不多國內外相關信息後,得知所謂‘秀色’‘冰戀’的稱呼並非國際通用,而僅限於我們國內。至於為什麼起這樣的名字,想來想去,其實也和這個群體有關係 (結論在文末)。

戀屍癖在心理學或者醫學領域,只是眾多奇葩行為之一。

但對於普通人而言,戀屍癖是在小說、電影,獵奇新聞最常見的驚悚癖好之一。

國際心理學和醫學對此早就有了定義,並有明確的分類和報告。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由美國精神病學協會 (Apa) 主導,由心理學、醫學、社會科學、製藥機構等全球多方專業人士共同參與編撰。裡面對於戀屍癖有詳細的科學分析和記載:

臥槽尼瑪別嚇人!一群精神病的變態狂想曲!

  • 角色戀屍:正常情侶性愛中假裝對方已死亡或是一具屍體。

  • 親屬戀屍:伴侶離世,卻渴望通過屍體與伴侶‘在一起’。

  • 幻想戀屍:幻想與屍體發生性行為,但卻沒有真正實質性發生。

  • 觸覺戀屍:通過觸摸屍體而達到性高潮。

  • 戀物戀屍:有目的的拿走屍體衣物飾品、部分肢體,而不發生性行為。

  • 自慰戀屍:面對屍體自慰達到性高潮,而不發生性行為。

  • 機會戀屍:通常不確定是否戀屍的人,在見到屍體時產生的行為。

  • 規律戀屍:與屍體發生直接性行為。

  • 殺人戀屍:侵害她人生命後對屍體進行性行為。

  • 排他戀屍:對單一屍體有獨鍾性行為。

以上是我結合國內譯本修改的白話版,方便大家能看懂。

臥槽尼瑪別嚇人!一群精神病的變態狂想曲!

1989 年,

「美國精神病學和法律學會」刊登了一則來自全球取樣 122 例的戀屍癖樣本。

樣本分為真戀屍者和假戀屍者,他們的行為多是出於機緣巧合、施虐成性或一時興起。

其中 92% 男性,8% 女性。122 例樣本中 57% 的真戀屍者能夠在工作中接觸屍體,停屍房、墓園管理、火葬場這幾個工種最為常見。研究人員推測,以下任何一種情況都可能是戀屍癖的前兆:

戀屍癖大多缺乏自尊自信,或人生中經歷重大關於兩性情感或性行為的磨難與損失。

  • 害怕被人拒絕,希望得到一個不會拒絕的伴侶。

  • 他們害怕屍體,但他們克服害怕的方式是幻想與屍體發生性行為,由此從恐懼轉變為慾望。

報告人還指出,在真戀屍者樣本中:

  • 68% 是出於想要得到不會抵抗、不會拒絕的伴侶。

  • 21% 是想要通過戀屍與曾經的伴侶重聚。

  • 15% 是認為屍體更具有性吸引力。

  • 15% 是出於走出孤獨與擺脫孤立的渴望。

  • 12% 是通過對屍體的佔有來補救自己並不完整的人格與自尊心。

智商方面數據有限,但並非異常低。大約一半的樣本存在人格障礙,11% 的真戀屍者是精神病患者。

報告提交人得出的結論是:一般戀屍癖具有精神病史或潛在精神病,或智力缺陷,或因在感情中失意導致人格與性取向扭曲。

所以,當有人給你大談戀屍癖或者所謂的‘冰戀’,記得躲遠點:

因為這種人就是精!神!病!

臥槽尼瑪別嚇人!一群精神病的變態狂想曲!

這群精神病只是在這一方面有問題,並不是完全瘋了傻了。所以他們對大多數事物都有常人的認知能力,這類人存在於社會的各個層面。

他們這群變態怎麼可能說自己是‘戀屍癖’或者‘食人魔’呢?那還不把別人嚇尿?所以取一個相對文雅的叫法。

但在這文雅的叫法下,依然無法磨滅他們是一群精神病患者的事實。在國內貼吧、知乎等地,我還能看到 14 年、15 年,這個群體裡的人因為自己這樣行為而引以為豪。

其中‘食人魔’中的被食傾向者,甚至認為自己心甘情願被對方吃,是愛對方的表現。是和對方的靈魂與肉體合為一體。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有人能把屎的形成形容得如此清新脫俗。

其實當我看到‘冰戀’‘秀色’這種詞的時候潛意識就想去搜索看個究竟,我分析了一下原因:

  1. 相比於戀屍癖、食人魔這種驚悚的詞。冰戀、秀色更容易被不瞭解的人記住與一探究竟。

  2. 有些自稱文藝的虎逼看到這種有點裝逼的詞就腦補各種詩情畫意。

  3. 把整個噁心、病態、驚悚的事件包裝成小清新,能夠引誘更多涉世未深的人加入他們這個變態的圈子裡。

現在明白為什麼有‘冰戀’‘秀色’這樣的稱呼了吧,因為他們真他媽有病!

遠離變態,人人有責!

臥槽尼瑪別嚇人!一群精神病的變態狂想曲!

本文權威信息來自:

美國精神病學和法律學會

維基百科等國內外專業學術機構文獻

在此致謝

題外話:

國內外對於人性陰暗面的內容太少,很多都被屏蔽。

當然最根本的目的是怕有智商不高的蠢貨看了以後就去跟著學。

不過在我看來,我認為我是在傳播科普內容,讓更多不瞭解的人瞭解到,讓她們在今後的人生中有所警示和提防。

人生匆匆數十年,長一些見識,避免踏入深淵,學會保護自己,保護身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