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年味,濃濃的鄉愁——記憶裡的過年蘸紅燭

——懷念已近失傳的手工紅燭製作工藝

“臘八祭灶,年下來到。”這是河南人老少皆知的順口溜。

喝罷臘八粥,再過半個月,日子就到了二十三“祭灶官”這一天。打這天起,人們就真正進入了“忙年”的節奏。在這天家家戶戶不但要及時的“送走”灶王爺,而且還得恭敬的“請回”各位先祖。

消逝的年味,濃濃的鄉愁——記憶裡的過年蘸紅燭

堂上紅燭明,恭迎祖先回

也是從這天開始,鎮上就會不隔天的逢集,人們都紛紛擁到集市上置辦年貨,年前這幾天也是一年來最熱鬧的時候。

河南人過年的習俗和講究頗多,但總的來講以下三點最具特色:一是響(放火鞭),二是紅(貼春聯),三是火(點燈守歲)。

所以說,過年前置辦年貨時,鞭炮、春聯和蠟燭這三樣東西都是必備之物。

集上有各式各樣、用途不同的蠟燭出售,有除夕守歲用的,有初一照明用的,還有祭祀上墳用的……不管是幹什麼用的,過年用的蠟燭都必須是紅的。一大堆紅燭堆在小攤上、擺在竹籃裡,頭大尾細,一根根就像修長的胡蘿蔔一樣整齊的排列在冬日清冽的寒風裡等待著人們的挑選與“迎請”。

過去河南人過年用的蠟燭可不是現在我們點的蠟燭。

消逝的年味,濃濃的鄉愁——記憶裡的過年蘸紅燭

現代工藝製作的漂亮蠟燭。

本人有幸在上小學的時候目睹過一回傳統蠟燭的製作過程,因為當時已經是上個世紀90年代了,市場上現代工藝製作的蠟燭已經完全取代了傳統蠟燭,所以說那是一次很難得的經歷,從那以後,我再也沒見過有人用這種方法制作蠟燭了。

傳統蠟燭的製作工藝複雜,程序繁瑣。其中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蘸”,所以過年用的傳統紅燭的製作過程又稱之為手工蘸紅燭。

手工蘸紅燭的第一步是製作燈芯。先選取筆直的蘆葦,剝去層層葦葉,然後裁成長短一致的小段,之後在葦杆上均勻的纏上一層薄薄的棉絮,這樣燈芯基本上就算做好了。

消逝的年味,濃濃的鄉愁——記憶裡的過年蘸紅燭

傳統紅燭製作第一步——先做燈芯。

下一步就是熬製蠟油了,蘸紅燭用的一般都是牛油。因為牛油容易取得,而且它的熔點高,在常溫下通常為固體,所以它就成了製作蠟燭的首選原料。把大塊的牛油融化為液體然後置於木桶裡不停攪動保持溫度,待牛油稍微凝結後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操作了。

消逝的年味,濃濃的鄉愁——記憶裡的過年蘸紅燭

現在幾乎見不到這種蘸紅燭的製作方法了。

緊接著就是最關鍵的一步了,用做好的葦杆燈芯為骨幹,一根根的插入油桶中依次蘸上牛油,每蘸一次都需要等待一會兒使燈芯上的蠟油凝固,然後再進行下一次的蘸蠟,這樣一根燈芯需要一二十次的蘸蠟才初具蠟燭的雛形,接下來還需要醮上紅色的蠟油,謂之上色。

消逝的年味,濃濃的鄉愁——記憶裡的過年蘸紅燭

古代的燭臺大致是這個樣子的,用葦杆做成的燈芯正好可以插在燭臺頂端長長的針上。

經過以上步驟蘸好的蠟燭,還需要掛起來晾乾,然後再進行下一步的剪切、整理、包裝等工序,有的還會在蠟燭上描金刻字,寫上吉祥的話語等,以使這些過年用的紅燭看起來更加漂亮喜慶。

消逝的年味,濃濃的鄉愁——記憶裡的過年蘸紅燭

刻字描金,吉祥如意。

經過以上步驟,做好的蠟燭就可以上市銷售了。

這些色彩漂亮、飽滿有型的紅燭曾經給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憶。每當除夕守歲時我的祖母都會燃起一根紅燭,然後在跳躍的火苗下給我們講過去的故事,伴隨著牆上、地上各種影子不斷的變化,不知不覺間就迎來了新的一年。

這根紅燭可以從舊年一直燃到新年。

消逝的年味,濃濃的鄉愁——記憶裡的過年蘸紅燭

古裝劇裡侍女們舉著的“現代蠟燭”應該算是穿幫吧?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子時一過,我們一群小孩子都會在紅彤彤的燭焰上引燃一根香,然後隨著大人們到門外去放鞭炮,興高采烈的慶祝新年。

佳節期間,堂上點起兩根紅燭,立馬就會烘托出充盈的喜慶氣氛。一家男女老少團聚在溫馨的燭光裡,守歲拜年,相互祝福,共度佳節,歡快而喜樂,這才是真正的過年呢。

消逝的年味,濃濃的鄉愁——記憶裡的過年蘸紅燭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傳統紅燭的燈芯並不能完全燃燒,每隔一段時間需要把殘餘的燈芯剪下。

正是在這忽明忽暗的燭光照耀下,我們迎來了一個又一個新年,恍惚間自己也長大成人。新舊交替中變換了許多歲月。如今,傳統的紅燭早已被各種現代化的照明燈具所代替,可是兒時過年的那種氛圍仍時常縈繞在我的腦海裡,隨著越來越淡的年味,這種記憶卻愈加清晰起來。這記憶早已化作了濃濃的鄉愁,讓人在幸福的感覺裡入夢,卻又在淡淡的憂傷中醒來。

恰似夢,終如夢。

消逝的年味,濃濃的鄉愁——記憶裡的過年蘸紅燭

唐人韓翃在《寒食》中寫道: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說明在唐時蠟燭還是非常珍貴的物品,只有皇宮大臣家才有,普通百姓是用不起的。

文中圖片皆選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